2021年,江门台山抢抓“十四五”开局之年发展机遇,围绕国家全域旅游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以文旅融合为主线,锐意进取、担当有为、狠抓落实,推动全域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助力侨都赋能。
强化顶层设计引领,提升全域示范格局
台山坚持“龙头带动、精品串联、打响品牌”的发展思路,把全域旅游发展与《台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等顶层设计有机结合,组织编制《台山市文化旅游体育“十四五”发展规划》《川山群岛旅游概念发展规划》《台山滨海全域旅游运营服务体系总体策划》《台山市农村公路与全域旅游融合发展工作方案》等规划方案,做到景区、公园、城区、古墟、村庄等优质资源有效串联,深化“多规合一”,努力构建“一龙头两廊道八品牌”的全域旅游新格局。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带动产业稳步发展
台山坚持“大项目促大发展”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川山群岛的龙头带动效应,以打造国际性海洋旅游集聚地为目标,加大沿海镇域的文旅招商力度,组建旅游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及多个重点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着力解决项目招商、落地和建设过程中存在各种难题,成功推动台山滨海文旅、川岛·浪漫海岸两大滨海文旅项目动工建设,稳步推进深井盘皇岛、北陡海豚湾、汶村神灶温泉、海丝史迹考古遗址公园等文旅项目建设进度,旅游产业规模和综合竞争力在不断提升,台山市成功入选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市名单。
创新文化传承展示,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台山通过深挖历史文化资源,创新建立“四馆合一”文博场所管理机制,完成了首批华侨家庭文化体验馆、广海古城考古勘探工作及首期环境整治工程、李凌生平事迹展陈馆等项目建设,设立江门首家非国有博物馆——台山市南洋归侨文化博物馆,成功举办“中国文化名人胜利大营救”纪念系列活动,推动成立全国第一个银信文化研究社会团体——台山市银信文化研究会,筹建排球文化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展示馆、东滘口“胜利大营救”纪念地,举办3场次的非遗进景区、高雅艺术进景区的文旅融合活动,全力打响台山市华侨、银信、海丝、红色、排球、非遗六大文化品牌。
促进景区提质升档,激发资源要素活力
台山坚持构建“一镇一品一景”的基础目标,通过“以创促进”大力推动全市景区和旅游乡村提质升档,实现规范化发展和管理。2021年,川山群岛入选省级旅游度假区、省级旅游风情小镇,海宴镇五丰村、都斛镇林基路红色教育基地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那琴半岛地质海洋公园、康桥温泉高质量通过4A景区复核,望岗碉楼民宿、四九书院、侨居文宿、玄潭原舍4家民宿入选首批广东省乡村民宿示范点,“台山侨墟商埠游径”入选第二批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名录,端芬镇、海宴镇南丰村分别被评为江门市乡村旅游示范镇、示范村,启动打造38公里的“多彩台山,魅力侨乡”乡村振兴示范带,全市各类特色资源的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实现串点成线、串珠成链、串联古今,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新景象。
完善旅游公共配套,优化综合服务水平
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台山市不断优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一是完善服务设施,新建成2座粤书吧、1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与旅游服务中心融合试点及3座旅游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二是夯实基础设施,完成“华侨建筑游迳”“产业特色路”2条“四好农村路”示范路、34.2公里碧道、三合温泉圩一河两岸等提质工程;三是提升服务效能,江门首个省级旅游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下川岛旅游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高分通过省检查组中期验收,成立23人台山市侨乡文化志愿讲解员,其中,台山市在江门市“红色讲解员”大赛决赛中勇夺3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及1个三等奖的优异成绩,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红色讲解服务。
实施多样交流活动,开拓文旅客源市场
以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平台为契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台山市积极实施“内联外拓”的市场策略,一是完善载体建设,成功设立归侨博物馆(江门“侨梦苑”核心区归侨文创示范基地)、广东省排球协会台山训练基地和粤港澳大湾区排球促进会等平台载体,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间的文化、旅游、体育领域交流合作;二是加强对外宣传,组织文旅企业参加了广东旅博会、深圳文博会等大型展会,与成都市有关代表就川山群岛“海岛+康养”旅游基地战略合作签订了框架协议,与澳门江门青年会、澳门台山青年会签订青年合作发展协议,协调探讨加强区域各领域宣传合作;三是举办多样活动,依托侨博馆、侨创中心及各镇(街)的特色资源,举办了播火者——中共党史学科奠基人何干之生平事迹展、心动台山—2021粤澳青年文创节、三合镇一河两岸国庆墟市等30多场特色文化旅游活动,扩大台山文旅品牌影响力。
加强旅游行业监管,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台山市坚持以日常动态巡查和错峰检查加强对旅游行业的监管。一是加强安全检查工作,认真开展旅游行业的安全生产、市场秩序、服务质量及疫情防控的监督检查,全年共出动检查人员2058人次,与相关职能部门联合检查15次,组织安全知识培训和演练2次,确保旅游市场平安稳定;二是筑牢疫情防控防线,毫不放松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不动摇,全年共出动检查人员2540人次,并及时处理因疫情而产生旅游投诉、信访等事项,严防舆情事件的发生,全市旅游行业取得抗疫的阶段性效果;三是营造规范有序环境,累计完成41家民宿的备案登记,占江门地区民宿总数的70%以上,并已全部接入省“粤商通”民宿管理系统,进一步规范民宿经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