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细心的市民会发现,
江门市区院士路上的
院士铜像陆续换上了全新的介绍铭牌。
新铭牌设计大气、庄重、简约,
上边还印刻了每位院士的“专属”二维码,
市民通过扫码
即可以文、图、视频等形式
了解院士成长经历
和所取得的成就等有关信息。
扫一扫二维码,市民即可以文、图、视频等形式了解到院士成长经历和所取得的成就等有关信息。郭永乐 摄
江门是著名的“院士之乡”,已孕育了陈垣、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等34位院士,数量排名全省第一,在国内也名列前茅。为纪念五邑籍院士的杰出贡献,表达家乡对院士们的敬意,江门市于2004年在市区最为繁华且充满活力的区域建成了长约2.7公里的院士路,并在五邑华侨广场前长约200米的路段两侧为五邑籍院士树立了铜像,打造侨都的一张亮丽名片。
为进一步擦亮江门“院士之乡”招牌,赋予铜像更多内涵,让市民更方便、直观地了解院士的生平、科研攻关故事和所取得的科创成就等信息,江门市科技局于2022年3月启动了院士铜像铭牌升级更换工作,并与江门日报合作对新铭牌进行设计和制作。据了解,铭牌二维码跳转网页中的院士文图资料摘录自《中国侨都·院士之光》一书,视频资料出自《院士寻访录》系列视频。
“扫一扫就能看到院士的故事,太方便了!”4月24日下午,接孩子放学回家的王女士经过院士铜像时扫了码,孩子拿过手机后读得津津有味。“这种展现形式特别好,让院士的形象从铜像里延伸出来,在江门人民的心中变得更加鲜活了。”
“院士牌”是江门科技“三张牌”(另外两张为“大科学装置牌”“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牌”)中最重要的一张,江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院士工作。记者从江门市科技局了解到,除了更新院士铜像铭牌外,该局一直以来都将院士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全力以赴做好对院士专家的引育和服务。目前,江门市已与国内外的五邑籍院士建立了日常沟通联络机制,在重要节日和院士生日及时送上家乡的祝福。同时,江门全市已建成院士工作站11家,与15名海内外院士及其团队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五邑大学成功引进了涂永强等4个院士团队。
“接下来,江门市科技局将绘制院士信息图谱,为推动建立市领导联系服务院士团队机制打好基础。同时,谋划实施‘院士牌’工程三年行动,积极搭建院士创新创业和资源对接平台,策划举办院士‘双碳’科技论坛、侨都院士大讲堂、院士专家恳谈会和院士专家校园行等系列活动,推动更多高精尖缺人才在江门集聚。”江门市科技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刘长虹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