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
武术文化源远流长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蔡李佛拳
是中华武术文化
最早向海外传播的代表性拳种之一
其发源地就在
新会区崖门镇京梅村
百年以来,
蔡李佛拳就如同一颗文化的“种子”,
在全球“开枝散叶”,
弟子门生已超过1000万人,
遍布世界五大洲、
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蔡李佛拳已成为新会区
乃至江门市一张响亮的“国际名片”。
如果你识得蔡李佛拳功夫
如果你也想成为蔡李佛拳武术文化的
传播使者......
来了
来了
来了
机会来了
蔡李佛拳“云切磋”
短视频展武艺活动
精彩来袭!
今年,江门市将举办“少年中国说”之中国侨都国际武术交流大会,本次活动将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的武林盛会,通过邀请各武术门派的青少年们前来交流,向世界展示本土武术文化,让中国功夫走向世界,助力中华武术精神传承与发展。
活动还将特别邀请广大蔡李佛拳海内外弟子,开展蔡李佛拳“云切磋”活动,通过短视频平台开通专属话题,将蔡李佛拳弟子的武术技艺于短视频平台上展示,可展示个人技艺也可以展示团体技艺,通过线上展示活动让更多的蔡李佛拳弟子参与其中,形成一片海内外蔡李佛拳武术文化欣欣向荣的景象。
同时,通过视频分享活动,为“少年中国说”之中国侨都国际武术交流大会预热,在海内外武术圈子打响武术之乡品牌,将本地武术文化传播得更远更广。
视频征集时间
即日起至2022年7月29日
征集对象
面向全球,海内外蔡李佛拳弟子
拍摄要求简述
1、采用高清相机或手机横屏拍摄;
2、穿着练功服;
3、个人或团体展示武术招式;
4、个人或团队自我介绍;
详细录制内容请参照以下部分。
具体拍摄要求
1、邀请海内外蔡李佛拳弟子,开展“蔡李佛拳云切磋”活动录制视频,视频录制人数可以是单人或者团体,穿着蔡李佛拳武术特色服装,注意不要外露纹身,不戴帽子;
2、采用高清相机或手机横屏拍摄高清(推荐1080P分辨率)横屏(16:9)视频,注意保持环境安静,收音清晰;
3、拍摄地点可选择武馆内,或室外空旷场所,注意背景干净整洁;
4、视频时长1分钟内,内容大纲如下:
⑴个人或团体展示蔡李佛拳招式或兵器招式,展示形式可以直接展示或以切磋的形式展示(时长50秒内);
⑵个人或团体自我介绍,并为本次活动送上祝福,如:我(们)在加拿大、美国……,我(们)是XX武馆的,祝本次中国侨都国际武术交流大会成功举办。或直接说:I love Chinese Kungfu.(时长10秒内);
⑶要求内容清晰、流畅、整齐。
⑷7月29日前录制完成并发送至指定邮箱:
wushujiaoliudahui@126.com
快来投稿吧!
国家级“非遗”蔡李佛拳发源地
京梅村
京梅村位于江门市新会区崖门镇西北部,辖区面积4.88平方公里,下辖9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近2000人,从清初起向海外输出移民,华侨文化底蕴深厚,是江门市、新会区著名的侨乡,目前共有旅居海外和港澳地区乡亲约2000多人,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根系京梅,
拳繁五洲。
1836年,陈享创立蔡李佛拳,最开始在今天的京梅村洪圣始祖馆教拳,后从香港辗转到南洋美国等地,以教拳为生,终成就一代武术大师。
百年以来,“忠勇尚武”的武术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京梅人,从京梅村走出了不少侨胞弟子,历经代代传承与发展,弟子门生已超过1000万人,遍布世界五大洲、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以蔡李佛拳为媒,
搭建侨心相通路。
醒狮探索时警惕四顾,攀登时又昂首阔步,喜、怒、惊、疑等神态表现得惟妙惟肖,赢得现场观众阵阵喝彩。2019年12月,“少年中国说”系列活动之2019年蔡李佛“江门农商银行”国际狮王争霸邀请赛在京梅村蔡李佛文化广场打响,国内外共20支顶尖舞狮队同台竞技,吸引众多海内外游客走进京梅,超百万人次观看线上直播。
“为进一步提高蔡李佛拳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京梅村多次开展蔡李佛国际狮王争霸赛、蔡李佛国际武术交流、陈享公诞辰纪念等盛会,海外弟子多次回到京梅村溯源归宗,京梅村从而成为海外华侨华人交流切磋蔡李佛武术的平台基地。”当地村委会工作人员说。
此外,每年8月,京梅村都会迎来蔡李佛拳始祖陈享公诞辰活动,海内外蔡李佛弟子欢聚一堂,到陈享故居、洪圣始祖馆祭拜,并为观众展示武艺、拳法、棍法、刀法等蔡李佛招式,为不同地区的蔡李佛弟子搭建了一个展示、交流蔡李佛武术文化大平台。
村容村貌大变样,
铺开美丽新画卷。
在京梅村,村内还较好地保存有蔡李佛拳发源地洪圣始祖馆、陈享故居等历史建筑,新建蔡李佛武术文化广场、出神入化巷、梅花三弄巷、蔡李佛文化中心等的旅游景点及配套设施,一步成一景,处处藏有蔡李佛拳“武功秘籍”,浓厚的武术气息扑面而来。
如今的京梅村,
正在变得越来越美!
走进京梅村,昔日的破旧村屋,如今镀上蔡李佛拳多彩招式墙画;旧日的历史文化建筑,如今焕发新光彩……一段成熟的旅游串联线路已基本规划实现,一条文旅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道路已逐步成形发展,一幅全村人民致富奔小康的画面已徐徐铺开展现。
2018年,崖门镇政府完成了京梅村村庄规划,投入2000万元,建设道路亮化、公园场地整治等5大项20小项规划内容,打造珠三角及港澳地区休闲旅游目的地。同时,京梅村开始思考以蔡李佛文化为核心,创新提出“一场一中心·两巷三馆四古迹·五活动六服务”具体发展思路,将村内的古建筑串珠成链,建设不可复制的文化旅游线路。
“出神入化巷”是京梅村的得意之作,行走其中,每隔五六步就能看到一面以蔡李佛拳十大技法为内容的壁画。挖、嘀、噫、哈,虎形拳、鹤形拳,墙上的人物栩栩如生,成为游客凹造型的绝佳地。
此外,蔡李佛文化广场升级、明代碉楼修葺、梅花三弄巷、蔡李佛文化传承中心、青少年训练馆等乡村振兴建设项目都已建成开放,方便群众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
村容村貌的大变样,还体现在村庄的各个角落里。“我们利用房前屋后空地统一规划建设成村级口袋公园,并融入蔡李佛拳文化特色,鼓励村民开展房前屋后庭院美化工程,村委会定期赠送植物种子给村民培育,全村实现十步一小景,家家花满园。”该村村委会工作人员说。
值得一提的是,京梅村还将河道生态治理和风貌提升有机结合,先后利用旧鱼塘改建为“碉楼荷韵”景点;利用鱼塘基种植四季植物,定期清理河流杂物,打造一河两岸四季花开景观;结合田基治理,打造美丽稻田景观,全村水清、岸绿、路美人居环境画卷徐徐展开。
出则兼济天下,
归则惠及桑梓。
无数从京梅村走出去的侨胞,浓浓家乡情怀与拳拳爱国心始终根植于心中,用实际行动反哺家乡,为京梅村发展出一份力:兴建改革开放后新会首家以海外侨胞命名的学校陈岳典中学;重修康王庙、陈享故居、明代雕镂等历史建筑;成立京梅村和谐乡亲联谊会,倡议海内外华人华侨支持家乡的公益慈善事业等。
时代场景不断转变,
不变的是家国使命。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京梅村以党建引领侨建,织密海内外稳定联系安全网,建立了成员包含村“两委”干部、港澳乡亲及海外同胞的“新会区崖门镇京梅村联谊会”微信群,侨胞们踊跃向家乡捐款及捐赠防疫物资,展示海内外侨胞携手抗疫、情系桑梓的深厚情谊。
素有崖海波澄、凤朝虎跃等美誉的京梅村,已先后获评中国十大美丽乡村、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江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江门市文明村镇等称号。展望未来,京梅村将以“侨”为“桥”,着力聚侨心、借侨智、引侨资,再次点燃乡村振兴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