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台山青蟹又登上了广东卫视,
令食客看到后食指大动!
古往今来,人们对螃蟹的美味赞誉有加。
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李渔曾写道:“蟹之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黄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之至极,更无一物可以上之。”
台山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潭江与黄茅海在此对接,这里依山傍海,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物产丰饶,优异的咸淡水交汇海域环境很适合青蟹生长。早前,更是荣获“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称号。
奄仔蟹、软壳蟹、重壳蟹、肉蟹、膏蟹....青蟹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风味,一年四季都可以摆上餐桌,凭实力解决了广大食客对蟹的相思之苦!在“青蟹大军”中,有一个“蟹中之王”,那便是黄油蟹。
膏蟹在高温天气的刺激下,将体内的蟹膏分解成金黄色的油质,渗透至体内各个部分,故被称为“黄油蟹”。透过阳光去看,黄油蟹全身金黄透亮,实在是让人看了就流口水啊。
目前台山市青蟹养殖面积7万多亩,年产量更是以千吨计算,早已形成独具当地特色的青蟹养殖基地。在蟹农的精心呵护下,每一只台山青蟹都成为了台山农产品中的一张“国字号名片”,不仅是台山人铭记于心的家乡味道,也是畅销全国的珍馐美味。
蟹的烹饪方式多种多样,清蒸最为常见,肥美的台山青蟹本身就足够鲜甜,原汁原味的简单烹饪便美味十足。浑身都是“盔甲”的青蟹除了用“啃”的,还可以用“蟹八件”优雅地享用这份美味。
青蟹还可以做传统的粤式经典名菜“避风塘炒蟹”,膏肥黄满、滋味馥郁的青蟹与各种配料在锅中翻炒,层次分明的香味相互激荡,别有风味,令人垂涎三尺。
在青蟹的成长阶段里面,其实有一个阶段被大家忽略,那就是水蟹。
青蟹刚完成褪壳时,新壳绵软,等新壳长硬后,体内才开始丰肉长膏,这个生长阶段,因出肉率低、体内汁水丰盈而被称为“水蟹”。经验丰富的当地人称,水蟹虽然肉少,但体内汁水异常鲜甜,能为各式美食提味增鲜,是一种“百搭”的海产食材。
用水蟹、海虾、泥虫、紫菜等食材烹出的台山海鲜咸汤圆,料足味鲜。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各地不少茶楼饭馆均以水蟹为卖点,推出水蟹焗煲仔饭、水蟹蒸糯米饭、水蟹冬瓜汤、水蟹焖冬瓜、水蟹煮蒲瓜、水蟹蒸蛋、水蟹粥、水蟹浸清远鸡、水蟹蒸肉饼、水蟹陈皮蒸桂花鱼等众多菜式招揽食客。
而在台山,用水蟹烹制咸汤圆、水蟹焖白鳝、紫苏叶水蟹炒海虾、水蟹炒猪肚、水蟹尖椒炒猪大肠、水蟹猪骨煲生地麦冬汤等,早已融入平常人家的一日三餐。
来源:广东卫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