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4至26日,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承办、广东省罗浮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协办的广东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研学指导教师讲课比赛暨课程建设培训会在罗浮山研学基地举行,广东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与宣传处处长倪熙、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汪永智教授、罗浮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冯志翔等专家领导出席并讲话,全省115名研学指导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
一、比赛过程
在本次讲课比赛中,各基地研学指导教师围绕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国防科工、自然生态、劳动教育六大板块,根据自身基地、营地特色资源,结合基地、营地特点,采用实验演示、角色扮演、演唱、真实情景模拟和短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讲授,充分展示了广东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研学指导教师队伍扎实的专业功底和良好的育人能力,也展现出了研学实践教育的丰富内容和无穷魅力。
江门市博物馆研学老师卢炜欣在本次比赛中结合馆内常设展览新宁铁路,加入游戏、问答等方式,巧妙构思,设计出一套研学课程——《沿昔日轨迹,见侨乡繁华》,讲课过程娓娓道来、循序渐进,讲述了新宁铁路建设背后的故事以及为五邑地区带来的发展效益,精彩的课堂赢得观众以及评委的掌声以及肯定,最终荣获二等奖。
同时,江门市博物馆赖晓婷的研学课程——《梦回唐人街,侨见奋斗史》也获得本次研学比赛三等奖的佳绩。
二、研学课堂回顾
打开时空之门,畅游历史旅程,让我们一起走进:“沿昔日轨迹·见侨乡繁华”暑期趣味研学课堂。
“呜~”
听!侨博馆的早晨,突然传来了百年前的汽笛鸣响,一辆列车正从穿过历史的薄雾缓缓驶来。
拥有“中国第一侨乡”美誉的江门,在历史上曾拥有第一条由中国人自主投资、建设、运营的侨办民营铁路——新宁铁路,在我国铁路建设史上留下了永恒的侨乡印记。
“大家知道新宁铁路的创建者是谁吗?”
“陈宜禧先生修建铁路的背后,有怎样的故事呢?”
同学们捧起研学手册,带着好奇的目光张望,认真寻找答案。
“原来新宁就是台山”
“陈爷爷真的好爱国爱家乡呀!”
“新宁铁路真了不起啊,那时候的火车竟然可以渡江!”
大家认真听着老师的介绍,感叹陈宜禧先生把毕生精力奉献给家乡的交通事业,也为新宁铁路建设中的一个个创举感到惊喜。
“我们将前往到哪些地方呢?”
在了解新宁铁路的各期工程的站点后,同学们积极参与游戏,纷纷加入将公益-斗山沿线各站点连成路线的限时挑战,成功获得纪念章,为研学手册增彩。
孩子们顺着老师的指引,抬头看向别具一格的侨乡壁画,发动火眼金睛在研学手册上找不同,通过趣味互动了解中外文化交汇在侨乡构成了生动独特的画卷。
时空交错,历史传来回响。
百年前,以陈宜禧为代表的五邑先辈们把海外学到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带回家乡,希望通过修建铁路来实现家乡交通便利、繁荣富强的梦想;
百年后,带着华侨先辈们和侨乡民众们的共同的盼望和心愿,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正式运行,江门在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新征程上迈出重要的一步。
沿昔日轨迹,忆侨乡繁华,更要展望侨乡未来。希望新时期的学子,也能继承先辈们的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和爱国爱乡的情怀,将家乡建设得更加繁荣美丽。
认真写下课堂感悟
研学课堂获得家长好评
以研促学,知行合一。研学是行走的课堂,让学生们去拥抱历史,品味人文之美。江门市博物馆将持续开展相关研学活动,希望能在研学过程中,学生们能学习到有意思的知识,迸发更多的灵感创新力,能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与价值,获得成就感的同时也树立自信心,有更多的能力去创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