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发扬五邑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工匠精神,坚定文化自信,让非遗走近青少年,借助非遗的展示与体验活动,丰富和满足青少年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在非遗与社团活动相结合中让青少年“零距离”体验非遗魅力,由江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指导,江门市文化馆、江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江门市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合作的“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中秋节里的江门非遗——东艺宫灯制作技艺非遗创意课”于9月29日上午09:00-11:30在江门市文化馆二楼多功能厅举办。
本非遗创意课程重点设定在对宫灯这一艺术形式流传和存在方式的理解,对非遗技艺形成的文化场景的理解,能够在少儿心中种下对宫灯的好奇心和好感度,为少儿在成长过程中参与赏宫灯、制宫灯等非遗活动创设文化符号记忆。
宫灯制作技艺(江门东艺宫灯制作技艺)体验课和文化课程教学一样,都是从知其名到懂其用再到解其理。授课冯老师为加深学生的视觉记忆,在课程设置上,先是展示中秋灯会习俗的过节画面,从节日场景切入,使学生在对宫灯的了解上解除了距离的限制,以“用”转“学”,在授课中得到同学们的积极回应。 活动后半程,主要是让小朋友们认识江门非遗“东艺宫灯”的独特造型和制作技艺,引导他们对中国民俗传统中的“宫灯图像”进行创意创想,使用热缩片、UV滴胶、丙烯马克笔、LED彩灯等材料设计制作小型化、文创化的侨味宫灯配饰。
通过我们的创意课学习,许多小朋友了解了东艺宫灯的制作工艺,了解了中国宫灯的历史源流,能够准确抓住宫灯的主要形制特征、制作技艺和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