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喜临门!
中秋国庆期间,
江门市博物馆人气火爆,
接待观众总量达4万余人次,
其中侨博馆10日3日接待观众量达6162人次,
创造了侨博馆新馆开馆以来最高入馆记录。
今日(10月8日),
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指导,
博物馆头条和文博头条统计发布的
2023年第三季度
全国热搜百强博物馆榜单出炉,
江门市博物馆入选。
江门市博物馆入选2023年第三季度全国热搜百强博物馆榜单。图源博物馆头条
江门市博物馆是一所国有地级综合性博物馆,管辖陈白沙纪念馆、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侨博馆新馆、旧馆)、新宁铁路北街站旧址、钓台故址等场馆。
陈白沙纪念馆 景区供图
其中,陈白沙纪念馆位于江门市蓬江区白沙大道西37号,是保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白沙祠的重要场所。陈献章(1428-1500年)是明朝中期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诗人和书法家,因世居白沙村而被称为“白沙先生”。他继承孔孟的儒家思想,开明儒心学之先河,创“江门学派”。陈白沙祠主体建筑有明显的明代风格,保存较好;木石牌楼结构严谨,是岭南地区保存不多的明代牌楼;祠内保留了大量的明清碑刻及陈白沙墨宝木刻,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 郭永乐摄
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以下简称“侨博馆”)位于江门五邑华侨广场内,由华侨广场原展览中心改建而成,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侨博馆固定陈列为“根在侨乡”江门华侨华人历史展,展出展品约1200件(套),由“序厅”“远赴重洋”“拼搏海外”“融通中外”“推翻帝制”“铸就丰碑”“追求光明”“中华儿女大团结”“结束厅”等9个部分组成,对江门籍华侨华人史迹进行了波澜壮阔的展示。
侨博馆吸引众多游客参观打卡。
侨博馆收藏华侨实物4万多件(套),包括五邑银信(侨批)、华侨护照等馆藏精品,华侨文物之多、内容之丰富、价值之高位居全国同类博物馆前列。这些珍贵文物,从多个方面反映了五邑华侨华人艰难而辉煌的创业史和丰富深厚的五邑华侨文化。
游客在侨博馆参观。杨兴乐摄
新宁铁路北街火车站旧址坐落于江门市北街甘化厂职工生活区内。车站大楼建成于1928年,是一座由两翼两层拱券顶及中央三层穹隆式塔顶钟楼组成的钢筋混凝土砖木结构西式建筑物。新宁铁路北街火车站旧址是全国最长的侨办民营铁路——新宁铁路目前唯一保存下来的较为完整的车站遗址,于2008年11月18日入选第五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钓台故址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参观。 南方+ 杨兴乐 拍摄
钓台故址位于江门市堤中路与钓台路交接处,坐西北向东南,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重建。故址原是一座三进深院落,1927年因筑长堤路拆毁第一、二进建筑,仅存第三进后座建筑。现存部分总面阔6.56米,总进深7.41米,面积为48平方米。现存后座面宽进深各三开间、四柱穿斗式梁架结构,单檐布瓦硬山顶建筑。1983年10月,钓台故址被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游客参与“邑起致富”侨博馆实景大富翁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江门市博物馆推出的“邑起致富”侨博馆实景大富翁,是国内文博圈首个博物馆实景文创桌游,用“玩”的方式让历史变得有趣,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