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10月8日晚在杭州圆满闭幕。在过去16天里,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201枚金牌、383枚奖牌,取得亚运会参赛历史最好成绩,第11次蝉联亚运会金牌榜榜首。
其中,参加本届亚运会的3名江门运动员——钟秀婷、黄焯钦、彭健烽均有奖牌进账,共贡献一金二银。此外,在滑板项目夺得男子碗池金牌的“中国最年轻亚运冠军”陈烨,祖籍为江门台山。
9月24日,获得金牌的中国队选手边雨霏(左)、张明煜(中)、钟秀婷(右)在女子团体决赛颁奖仪式上。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在杭州亚运会马术盛装舞步团体决赛中,由饶嘉怡、兰超和黄焯钦组成的中国队获得204.882分,获得银牌,追平亚运会历史最好成绩。
来自开平的中国队选手彭健烽(左一)在杭州亚运会男子1米跳板决赛,凭借442.45分的成绩,获得亚军!
江门健儿闪耀亚运会背后,是运动员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和持之以恒的坚持,更可见生生不息的侨都体育精神。
翻开历史的扉页,江门的体育文化源远流长。据不完全统计,江门人集武术大家所长,创新拳种有近10种,发源于此的蔡李佛、偏身咏春拳等武术流派历久不衰。在清代,五邑地区有533人考中武举人,其中武进士76人;同时还孕育了11名广东省乡试魁首武解元。
作为中国侨都,江门接触现代体育项目的历史悠久。江门辖下的台山有着“中国排球之乡”的美誉,是中国最早引进排球运动的地方之一,曾获得周恩来总理“全国排球半台山”的高度评价。
易建联。南方+记者 龚名扬 摄
千禧年以来,江门更是竞技体育人才辈出,为国家和省培育输送了大批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和管理技术人才,比如中国篮球名将易建联、奥运举重冠军陈晓敏、残奥会游泳冠军李汉华等。他们在亚运会、奥运会、世界锦标赛、NBA等国际重大比赛上留下许多“高光”时刻,为国家、省和侨都人民争得荣誉。
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飞盘邀请赛,13支队伍超过300名选手齐聚江门
更振奋人心的是,在这座城市里,体育并非运动员的专属,“全民体育”是老百姓实实在在的生活。江门正实施体育事业提升工程,以全民健身为抓手,举办飞盘、马拉松、滑板等流行化体育活动;推进咏春拳、蔡李佛拳等传统武术进校园;高质量推进公共体育设施更新行动;以江门体育中心为载体,打造综合性体育赛事活动。
2023年台山侨乡男子九人排球赛(侨VA)都斛赛区比赛现场 台山市都斛镇供图
江门体育中心等一座座现代化的体育场馆拔地而起,让群众运动健身更便捷;2023年中国首届男子九人排球精英赛等体育赛事精彩纷呈,在家门口观赏大型体育赛事成为江门人的日常;“村BA”“侨VA”等群众性体育赛事频繁上演,让参加比赛的各村村民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体育的“种子”播撒每个角落。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一代代体育精神的薪火相传,让江门这片热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体育人才;热爱生活、热爱体育的江门人身体力行地推动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成为江门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可以预见,城市与体育“双向奔赴”的故事还将在江门续写,侨都体育精神永不止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