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至5日,2023年全国文采会“东莞站”——2023粤港澳大湾区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东莞)采购会(简称“文采会”)在东莞市文化馆举行。展销会上江门非遗项目中药炮制技艺(新会陈皮炮制技艺)、白沙茅龙笔制作技艺吸引了大批群众驻足体验。今年湾区文采会的主题为“文采潮流,融湾共生”,坚持节俭办会、坚持服务企业、坚持服务群众,围绕加快推动广东文化强省建设和共建粤港澳人文湾区,深化公共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文化大采购助力文旅高质量发展。
11月1日至5日,“品味佛山•秋醉岭南”广东非遗周暨佛山秋色巡游活动在佛山举办,江门非遗项目抬阁(芯子、铁枝、飘色)(台山浮石飘色)参加了晚间的巡游,罗氏柑普茶制作技艺参加了祖庙的展销活动。佛山秋色巡游是流传数百年的大型民俗活动,时隔三年后再度重启,可谓意义非凡,既是一场庆祝丰收的全民狂欢,也是一台精彩纷呈的岭南艺术盛宴。
文采会启动仪式
江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四级调研员杨彪同志向国家及省非遗相关领导介绍罗氏柑普茶制作技艺项目
2023年全国文采会“东莞站”
01.“文采会”里的白沙茅龙笔制作技艺
白沙茅龙笔制作技艺,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创始人是明代大儒理学泰斗、诗人、书法家陈白沙先生(陈献章),又称“白沙茅龙笔”。茅龙笔生产历史悠久,是传统手工制作的典型代表。白沙茅龙笔以新会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圭峰茅草为主要材料,经选裁、锤砸、浸泡、刮青削草、捆扎装饰等多道工序成笔。
江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艺术与公共服务科科长李颖仪、江门市文化馆馆长苏志等到白沙茅龙笔制作技艺摊位交流
02.“文采会”里的中药炮制技艺(新会陈皮炮制技艺)
中药炮制技艺(新会陈皮炮制技艺),2021年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会陈皮又称冈州红皮、果皮,是将当地特产新会柑经开皮、晒制、陈化等程序,精心制成“新会陈皮”,供药用和日常烹调。
广东佛山非遗周暨佛山秋色巡游活动
01.“秋色”里的抬阁(芯子、铁枝、飘色)(台山浮石飘色)
抬阁(芯子、铁枝、飘色)(台山浮石飘色),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浮石村有座北帝庙,每逢农历三月三和九月九,浮石村便组织民间艺术队伍,如舞龙队、彩旗队、醒狮队、高跷队、八仙队、八音锣鼓队等巡游队伍。村民抬着北帝菩萨出游祈福,从那时开始便从简单到完善地逐步加上飘色这个项目,形成一种特定的岁时节令庙会,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02.“秋色”里的罗氏柑普茶制作技艺
罗氏柑普茶制作技艺,2015年列入广东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罗氏柑普茶源自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由良溪村道光进士罗天池始创,距今已有将近两百年的历史。它是以云南普洱茶和新会柑制作而成,具有化痰、止咳和消滞提神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