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发布了2023年广东非遗手信名单
全省有100个手信入选
其中罗氏柑普茶、恩平濑粉、
白沙茅龙笔、镇濠泥鸡等
江门12项手信进入名单
入选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类别丰富,地方特色明显
△入选名单
跟着这份名单
东艺宫灯文创
彭伟宗摄
图源:蓬江区文化馆
五邑财记外海面
罗氏柑普茶
罗氏柑普茶
罗氏柑普茶传承了古人百年的文化精髓,传统制作方法,天然生晒,外壳保持柑桔的原状,以特别精选的普洱茶茶叶填充结实,优质茶叶吸收柑桔的清香,泡茶饮用具有理气健脾,化痰镇咳、减肥消脂、降压、暖胃提神等保健作用,是一种绿色健康饮品。
白沙茅龙笔
茅龙笔
白沙茅龙笔制作技艺是新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茅龙笔起源于明代,已有五百多年历史,它以新会圭峰山茅草为主要材料,经多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是传统手工制作的典范,是以植物纤维创新制笔的杰出代表,因其创始人是明代理学家、诗人、书法家陈白沙先生(陈献章),因此又称“白沙茅龙笔”。
新宝堂十年新会陈皮
新会陈皮是广东“三宝”之首,享有“千年人参,百年陈皮”之美誉。在新会陈皮及其文化传承领域,新宝堂已具有超百年的丰富经验。新宝堂十年新会陈皮罐装50克,甄选新会道地产区的茶枝柑,遵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产新会陈皮炮制技艺,天然生晒,自然陈化。所炮制的新会陈皮,皮身完整,厚度均匀,色泽明亮,油室明显,气味陈香自然,茶汤金黄,颜色清透。
李锦记蚝油
李锦记蚝油制作有“养殖生蚝—选料开蚝—熬制蚝汁—秘制蚝油”四道工艺流程。从生蚝制作成蚝油,百年来积累的经验、知识、技能所揭示的制作机理,技术难度大、保密程度高,是最关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素,也是李锦记蚝油的核心竞争技术。李锦记蚝油真材实料,0%添加防腐剂,蚝味鲜香浓郁,一直广为粤菜师傅所应用,是粤菜的灵魂和精髓。
新会烙画葵扇
屏风烙画葵艺扇 廖惠林摄
新会烙画葵扇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会葵艺项目的代表性作品。新会葵艺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晋代时期已用葵叶制作葵扇。新会烙画葵扇结合了侨乡的人文情怀与烙画工艺,由晒扇、焙扇、合扇及烙扇等二十多道手工序制作而成,充分展现侨乡特色与时代精神,深受市场欢迎,更是侨乡礼品的首选。作品在国家级新会葵艺代表性传承人廖惠林的创新下,一直以精工、展现时代风采的艺术品投入市场。
邑祥陈皮精油
邑祥陈皮精油原材料取材于新会核心产区柑园中的优质陈皮,加以专业萃取技术,将陈皮中的精华集于精油中。邑祥陈皮精油成分温和、容易吸收、质地舒适,是陈皮产业中的特色产品。该陈皮精油适用范围广,搭配按摩使用不仅能够改善肌肤干纹细纹与干痒问题,增强肌肤弹性,用于脾胃处还能改善积食胀气,调理脾胃健康。陈皮精油采用小瓶装设计,精美且方便携带,是集保健、护肤及送礼价值于一身的佳品。
嘉乐城冬翅酥
海宴冬蓉百年前发源于台山市海宴镇,传承历史悠久,本土风味浓郁,百年来采用传统方法手工制作,技艺精湛。80年代,经过台山嘉乐城食品厂创始人谭正俊等一批企业和从业者对冬蓉制作技艺进行继承、研究和改进,把冬蓉由传统制作技艺,发展到传统制作技艺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创制出“海宴冬蓉”馅料系列产品。海宴冬蓉制作技艺自研创定型以来,确立在台山市饮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并在台山市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
镇濠泥鸡
镇濠泥鸡成品(图由冯永勇提供)
镇濠泥鸡的制作主要分布在开平市水口镇联竹村委会镇濠村,故名镇濠泥鸡,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于2017年被列入江门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过去,每到农历年关,来自开平城区和珠三角其他地区的商贩都会前来镇濠村采购泥鸡,以用作年货销售,一些返乡探亲的华侨更是对泥鸡爱不释手。
恩平濑粉
恩平濑粉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恩平濑粉制作技艺被列入江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它是大米制品,从选料到制作,工序颇为复杂。其口感米香味浓郁,软韧度适中,并且一定要有好汤搭配。恩平濑粉的上汤中,以莲藕大骨为最佳,还有老鸭乸莲藕濑粉、猪手老火汤濑粉、叉烧濑粉、狗仔鸭老火汤濑粉……无论哪一种汤底的濑粉都让人回味无穷。
簕菜茶
恩平簕菜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簕菜为恩平特有的野生蔬菜,具有很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恩平人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创新,推出了恩平特有的簕菜茶。簕菜茶不仅具有润喉的特点,还能清热排毒、清肝明目、缓解疲劳。簕菜茶已成为恩平的一个符号,是送礼的首选。
非遗手信代表了当地的文化元素。
下次带手信给朋友,就更多选择啦!
你们最喜欢的
江门非遗手信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