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
现代活力与历史古韵并存
多重Buff叠加
不仅让江门成为“网红”城市
成为剧组Top选拍摄地
还吸引了不少明星艺人打卡点赞
近日,演员周也
新剧《1983我来了》
江门戏份杀青
她在直播中大赞侨乡
近几个月
她所在的剧组取景于
新会各个角落
期间更被不少街坊偶遇
图源/相约新会
趁着最近天气正好
不妨跟随剧组取景的脚步
来一场复古漫步吧
在新会,一键重返1983!
景堂图书馆
其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会城街道中心社区仁寿路。中间为花园水池,安放有一座2米多高的冯景堂铜像。花园两侧为回廊。后座三层,为主要藏书室,通高14米,山花有戴季陶题的“智识府库”等字。
新会人民会堂
新会人民会堂曾为《狂飙》取景地,图为电视剧截图。
新会人民会堂,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会城惠民西路。20世纪50年代兴建,效仿北京人民大会堂设计,用作会议、表演场所,内部多次升级改造,现正常使用。会堂前为宽大的广场,经常举办各种活动。人民会堂数十年来一直使用至今,是地方会堂式建筑的代表,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2010年江门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图源/相约新会 新会侨报社
南宁街陈家洋楼
走进南宁街,你肯定会惊讶于城市的深巷中还存留着这么一套中西合璧的老房子——陈家洋宅,它被列为“新会区不可移动文物”。这座古宅的主人是陈雨生、陈和两兄弟。
陈氏兄弟祖籍天马村,上个世纪初,陈氏两兄弟背井离乡,漂洋过海到澳洲(又有说是美国旧金山)发展。他们最初到当地是做农民,节衣缩食,将存下的积蓄带回家乡,在南宁街买地盖房子。因为受西方建筑风格影响,陈氏两兄弟带着设计图纸回国,对整个房子的建造要求十分严格,每一块青砖都经过人工打磨,整个房子建造历时4年,终于建出中西合璧的侨乡文化风韵的华侨大屋。
资料图片 图源/江门日报
炼丹井
炼丹井,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会城街道南宁社区朱紫路。建于北宋。传为宋代会城道人李之先开凿,用于炼丹制药。1990年会城镇人民政府再次重修,在井四周铺条石,加立铁栏杆。1991年县文物管理委员会立保护标志,加以保护。井口以长石筑成方形边长1.03米,井深4.5米。井口石刻有“炼丹井”“后治九年重修”“民国十年重修”等字。该井水质极佳,是发豆芽、酿酒之甘泉。
旧花街
炼丹井对面的临街商铺,也是剧组取景地之一,往街道深处走,便是新会人记忆里的“旧花街”。讲起旧花街,不少人以为是指中医院后面的菱东花鸟市场,其实不然,老会城人讲的旧花街是指厂边街一带。旧花街以厂边街为中心,延展至旁边的炼丹街、南新街和城南里。旧花街于上世纪80年代兴起,繁盛一时。
图源/今昔印象
女人街
骑虎庙的“风云门”遗迹。图源/新会侨报社
曾经的骑虎涌,渐渐融入新时代的城市建设里,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被填平,变成了“女人街”。近年来,女人街焕发“二次青春”,为打造接地气的淘宝实业商圈,给居民群众购物带来新鲜感和持久的吸引力,女人街原本灰白破损的水泥路面变成了崭新黑亮的沥青路面,提升了市民生活品质。
图源/菱东社区
新会迎宾馆
迎宾馆前身为圭峰招待所,枕湖面山,绿树成荫,亭台楼阁,曲廊回转,侧旁小桥流水,采撷周边的盘趣园、马山公园之景,融汇邻近的新会学宫等多处文物的历史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