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蔡李佛拳的刚劲与咏春拳的柔韧掠过舞台,当恩平烧饼的绵香与新会陈皮的芬芳在观众席间氤氲……一场跨越时空的非遗盛宴在江门市文化馆文化剧场盛大启幕。
7月6日晚,由江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江门市总工会主办,江门市文化馆、江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江门五邑联合文化馆协办,江门市新会区新宝堂陈皮有限公司支持的“侨都印象·非遗之夜——2025五邑侨乡非遗晚会”以“非遗+文艺”的沉浸式展演为笔,在500余名观众的共同见证下,绘就了一幅五邑文脉活态传承的时代画卷,成功奏响“第五届江门艺术季”的华彩序章。
主持人:苏苏、小强
晚会匠心独具,采用“时空导游”叙事,以江门旅游路线为线索串联起台上、台下的演出与互动,并将江门的8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6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巧妙融入到表演中,创新引领观众穿行于五邑大地的文化肌理,畅享一场身临其境的 “江门三点三”非遗之旅。活动还特邀我市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亲临现场,传授非遗知识、展演非遗绝技、呈现非遗珍宝,让传承的力量触手可及。
空间破界:行走的非遗剧场
鹤山篇章。伴随着威武雄壮的狮艺开场展演,咏春拳代表性传承人冯家辉携弟子演绎《咏春雄风》,拳风激荡间诠释“寸劲藏锋”的武学哲思。冯师傅随后向观众介绍了鹤山市在推动咏春拳传承与发展方面的实践成果,并现场“收徒授艺”,节目“笑果”满满。
武术醒狮《咏春雄风》
词:凌品权 曲:李高泽 演唱:宋可佳
表演单位:鹤山咏春江门传承人冯家辉等、江门耳的南北龙狮武术总馆
新会时光。“江门是好地方,到处是鸟语花香……”观众席中,大鳌咸水歌代表性传承人李凤连惊喜开嗓,并热情地教观众唱水上人家的歌谣。而舞台之上,咸水歌新民歌《疍家姑娘》的曼妙旋律如海浪叠涌,将观众带入水乡的柔情画卷;《刚猛蔡李佛》迸发侨胞勇闯世界的刚健精神,堪称“流动的华侨史”;表演唱《陈皮的故乡》礼赞“一两陈皮一两金”的新会传奇,而演员们现场送出的陈皮水和陈皮零食也让观众品味到了岁月沉淀的沁人心脾。
大鳌咸水歌代表性传承人李凤连教观众唱咸水歌
咸水歌新民歌《疍家姑娘》
词:伍绮云 曲:王国伟
演唱:梁慕娟、章斌
伴舞:新会区文化馆芳华舞蹈团
武术表演《刚猛蔡李佛》
表演传承人:阮召荣 阮柏楼 陈建新 李杰和 杨福贵 黎社荣等
表演唱《陈皮的故乡》
词:石顺义 吴国荣 曲:刘琦 编合:方奕
演唱单位:江门市老干部大学合唱团
指导:蒋秦 赵艳娇
台山驿站。“台山有什么美食”“台山有哪些非遗项目”“台山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是什么”……主持人与观众首先展开了一波热烈欢快的“有礼竞答”。问题一出,观众纷纷举手争相竞答,赢得非遗小礼品。现场氛围高涨,笑声与掌声交织。随后,广东音乐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英翘老先生领衔演奏《惊涛》与《娱乐升平》,七架头丝竹之音清越悠扬,绕梁不绝,令观众沉醉其中。
广东音乐七架头演奏《惊涛》《娱乐升平》
表演单位:台山广东音乐团
开平记忆。当主持人吹响古朴的泥鸡,镇濠泥鸡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冯永勇惊喜现身观众席,为大家讲解起泥鸡发展历史、展示吹泥鸡技艺。随后,现场赠送泥鸡文创礼品的环节再次点燃现场气氛,一阵阵嘹亮的泥鸡声也引出了舞台上的卖鸡调古韵,一曲《红色传奇颂两梁》以地道的开平说唱艺术,深情演绎革命先烈的红色史诗,传统曲艺形式与时代精神水乳交融,彰显出侨乡深厚的家国底蕴,令人动容。
镇濠泥鸡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冯永勇讲述泥鸡发展历史
开平卖鸡调说唱《红色传奇颂两梁》
创作:张巨山 罗顺飘 辅导:彭雪玲 余美玲
表演:“乡音徵羽”民歌演唱组(梁淑苗、梁思婷、关健源、曹创斌、梁嘉豪)
恩平风情。“卖烧饼啦!好好食的恩平烧饼!”伴随着熟悉的乡音,恩平烧饼代表性传承人冯耀稂手提竹篮,与观众一同分享具有600多年历史的恩平传统特色小吃——恩平烧饼,瞬间引来一波“小观众”们的狂热追捧。恩平烧饼的香味和舞台上恩平民歌《采束山花献北京》的质朴乡音溢满剧场,交织成一份独特的“恩平味道”。
恩平烧饼代表性传承人冯耀稂与观众分享恩平烧饼
恩平民歌《采束山花献北京》
词:梁振牛 关永业 曲:梁振牛 编导:张素莹
演唱:岑绮华、黎翠玉、梁潮欢、梁裕浓
伴舞:恩平市民歌传习基地
蓬江华章。东艺宫灯——这项承自南宋宫廷的瑰丽技艺,集木雕、刺绣、书画之大成,其精巧华美,铭刻着流转的时光与世代的生活印记。当民乐合奏《宫灯缘》优美的旋律响起,一盏盏精美的宫灯穿梭于舞台与观众之间,仿佛穿越了历史烟云,在新征程上温柔点亮大湾区的万家灯火,为晚会增添了一份温馨隽永的意境。
民乐合奏《宫灯缘》
作曲:赵心颖 编导:朱晓静
演员:谭涛、赵立霞、赵心颖、胡学敏、赵源蔚、黎彬杰、梁蔚骞、宋艳晴、惠煜钧
江海新韵。在主持人普及了礼乐龙舟文化及外海面等非遗知识后,非遗晚会主题歌《等时光花开》也首次在公众面前亮相。作品突破赞歌范式,以“传承人与非遗项目的旷世之恋”为暗线构建起穿越时空的文明对话,以“等待—追寻—守候—花开”的叙事,深刻呼应侨乡文脉厚积薄发的特质,让“时光之花”非遗的旋律融入城市记忆,赓续生生不息的文脉。
歌舞《等时光花开》(非遗晚会主题歌)
词:郏雪萍 苏炳南 曲:蔡朝阳 演唱:黄舒琳
编导:李元春 李飞驰
表演单位:星丽艺术团
此外,晚会精心荟萃了五邑侨乡的多元非遗精华:世界级瑰宝粤剧献演折子戏《七姑奶开店》,演员唱腔婉转悠扬,身段行云流水,将传统粤剧的独特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创意功夫街舞《传承》则大胆融合了动感街舞、刚柔咏春与飘逸八卦掌等元素,以充满爆发力的青春律动诠释传统武术的新生魅力,引得台下观众随节拍应和,掌声雷动。当终章《到江门来》欢快的旋律响起,全场观众不由打起节拍、轻声合唱。晚会在温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落下帷幕。
粤剧折子戏《七姑奶开店》
表演:冯斌、李智平、许智武 余锦涛、符汉明
舞蹈《传承》
编导:蔡晓敏 赵必辉 编舞:何少君 叶纪超
表演单位:江门异域舞团AlienZ CREW(何少君、叶纪超、钟一鸣、李鹏飞、龙平稳、余闻悦、陈億森、侯榕洁)
大型歌舞《到江门来》
词曲:孔雷
演唱:孔雷、宋可佳、谭秀雯、苏苏、小强
舞蹈编导:陈天姿 李美琦
表演单位:广东江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空间破界:行走的非遗剧场
本场晚会创意迭出,以多维互动推动非遗的活态传承,让古老技艺在当代焕发蓬勃生机。
展演模式革新:沉浸式剧场的时空穿越。晚会首创“沉浸式剧场”概念,彻底打破传统“舞台—观众”的二元界限。通过“时空列车”的叙事动线和“时空导游”的角色设定,将整个演出现场转化为流动的文化空间,观众不再是静观的客体,而是“江门三点三”非遗之旅的参与者,真正实现了“人在非遗中行走”的全新沉浸式体验。这种空间破界的展演模式,极大增强了观众的代入感和文化感知力。
互动形式多样:构建“展演—传习”闭环。晚会精心设计了贯穿全程的强互动环节,实现非遗知识与技艺的即时传递。有礼竞答、文创赠送不仅调动了现场气氛,更在趣味互动中普及了地方非遗知识;非遗传承人深入观众席展演,将单向的舞台表演转化为零距离的技艺展示和活态教学。这种“展中有传,传中有习”的互动闭环,有效拉近了观众与非遗的距离,是“见人见物见生活”非遗保护理念的生动实践。
“侨都印象•非遗之夜——2025五邑侨乡非遗晚会”融艺术性、观赏性、趣味性于一体,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传统文化现代表达的成功探索,通过沉浸式剧场与多维互动实践,让静态的文化遗产“活”在当下、走进人心。这场以沉浸式为舟、创新为桨的文明摆渡,不仅为第五届江门艺术季“好戏连台”赢得了开门红,更为岭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实践树立了崭新坐标,生动书写了“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江门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