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发扬江门五邑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构建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长效机制,着力推动我市全民美育工作深入开展,充分发挥文化馆“全民艺术普及”阵地作用和城乡居民终身教育职能。8月8日,由江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恩平市金蝴蝶食品有限公司举办的第59期江门市“邑”起学非遗——婚庆礼饼技艺体验课在江门市文化馆举行。活动邀请到了县(市、区)级婚庆礼饼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李活常,他和张斌经理一同带领30多名学员体验婚庆礼饼中的经典老婆饼的制作技艺,感受传统美食背后的文化底蕴。
活动现场,李活常老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大家介绍了老婆饼作为婚庆礼饼的文化寓意和历史渊源。随后,他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食材,开始了老婆饼的制作演示。只见他将低筋面粉和高筋面粉按照七比三的精确比例混合,加入黄油和水,采用独特的压法,耐心细致地制作出油心;另一边,面粉、水、鸡蛋、白砂糖和精炼猪油在他的搅拌和压制下,渐渐变成了柔韧的水皮。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学员们目不转睛,不时发出阵阵惊叹。
制作完油心和水皮,李活常老师取出黑豆沙馅料,将油心、水皮与馅料巧妙地混合压制。“每一步都有讲究,比例要精准,手法要柔和,这样做出来的老婆饼才会层次分明,口感酥脆香甜。” 李活常老师一边操作,一边向大家传授着制作秘诀。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员们纷纷动手实践,揉面、包馅、塑形,虽然动作略显生疏,但每个人都全神贯注,享受着传统技艺带来的乐趣。
恩平市金蝴蝶食品有限公司还为活动带来了惊喜。工作人员端出精心准备的土法黑豆沙月饼、传统五仁月饼以及老婆饼,供学员品尝。土法黑豆沙月饼的豆沙细腻绵密,甜而不腻,保留着传统工艺的质朴风味;传统五仁月饼则以丰富多样的坚果馅料,散发着醇厚香气,咬上一口,酥脆与坚果的嚼劲完美融合;老婆饼金黄诱人,外皮层层叠叠,轻咬一口便簌簌掉落,内馅的黑豆沙香甜软糯,令人回味无穷。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品尝美食,一边交流着对传统糕点的喜爱,现场氛围温馨又热烈。
一位学员兴奋地说:“平时就爱吃老婆饼,没想到制作过程这么复杂,今天带着孩子不仅学到了手艺,还了解了背后的文化,特别有意义。” 活动现场欢声笑语不断,不一会儿,一个个形状不一,却又各具特色的老婆饼就被大家捏制而成,孩子们情不自禁地把自己的杰作捧在手心里,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此次婚庆礼饼技艺体验课,不仅是一次美食制作的实践,更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弘扬。通过让市民亲身参与老婆饼的制作,既加深了大家对传统婚庆礼饼文化的认识,也让非遗技艺在互动体验中焕发新的活力。接下来,江门市非遗保护中心将继续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非遗体验活动,让传统非遗文化走进大众生活,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