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此时阴阳各半,气候温和,雨水充沛,万物生机盎然。在这美好的时节,遵循中医养生之道,能让我们更好地顺应自然,调养身心,为一年的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春分养生保健汤:
春分养生,重在养肝。在中医里,肝脏与肾脏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就是“肝肾同源”。肝血肾精相互滋生、相互转化,肝血有赖于肾精的滋养,肾精得肝血而充足。所以,春分养肝的同时别忘了适当补肾,以防肝阳化火,出现易怒、口苦、心烦、眠差、头痛、目痛等肝火上炎的表现。
保健汤---枸杞猪肝汤
食材:鲜枸杞叶200克、枸杞子10克、五指毛桃15克、猪肝150克、排骨250克,生姜(丝)适量。
做法:
1.排骨洗净、切块、氽水备用;
2.猪肝洗净去血污切薄片,加适量姜丝、食盐、油拌匀备用;
3.鲜枸杞叶洗净、枸杞子浸泡备用;
4.排骨、五指毛桃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转小火煲30-45分钟。再加入枸杞子、猪肝煲5分钟后,放入鲜枸杞叶煮开;
5.放入适量的食盐进行调味即可。
功效:清肝养肝、养血明目、提高免疫力
春分养生茶:养生茶--枸杞菊花平肝茶
材料:枸杞子6克、菊花10、石斛6克、适量蜂蜜。
做法:将枸杞子、菊花、石斛加入600-800ml水煮开,10分钟后即可分次饮用,饮用前根据个人喜好加入适量蜂蜜。
功效: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菊花清热散风、平肝明目,石斛滋阴生津。该茶饮具有平肝降火、滋肝明目的功效。适合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烦躁易怒,肝火旺盛的人群。气虚胃寒者慎服;脾胃虚寒、大便溏稀者忌服。
春分养生小妙招:
春分时节,气温持续回升,春阳之气上升更快,人体的代谢增强,加之气温经常骤变,容易导致人体阴阳平衡失调。此时养生市民应从起居、饮食、情志、运动等方面进行综合调养、结合中医特色外治疗法,顺应天时、讲求“平和”,科学养生。
1.起居:晚睡早起迎朝阳
春分后,日照时间逐渐延长,人体应顺应自然规律,晚睡早起。早起不宜早于5点,晚睡不宜超过11点。春分时节天气渐暖,但昼夜温差仍较大,故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的保暖不可忽视,以免寒邪入侵,损伤脾胃。睡前可泡个热水脚,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放松身心,提高睡眠质量。另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也至关重要,让清新的空气充满房间,有利于身体健康。
2.饮食:阴阳平衡巧搭配
中医讲究 “药食同源”,春分时节饮食应注重阴阳平衡。春分肝气正旺,易克脾土,所以要适当多吃一些健脾的食物,如山药、芡实、白扁豆、红枣等。同时,可食用一些时令蔬菜,如韭菜、春笋、枸杞叶、菠菜等,它们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韭菜性温,能助阳养肝,正适合春分时节食用,无论是清炒还是包饺子,都十分美味。而春笋脆嫩爽口,具有清热化痰、益气和胃的功效,可与肉片同炒,营养丰富。需要注意的是,饮食不宜过于油腻、辛辣,以免加重肠胃负担。
3.情志:平和心态养肝气
春季与肝脏相对应,春分时节,春意浓,肝气旺,人体肝阳升发,肝火偏盛,阴阳平衡极易被打破,特别是情绪方面容易波动。而肝主疏泄,调畅情志,应保持平和、舒畅的心态,避免情绪大起大落。可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如踏青、赏花,与亲朋好友交流互动,让心情在自然与社交中得到放松。当遇到烦心事时,要学会及时调整情绪,通过听音乐、看书等方式转移注意力,以保持肝气的舒畅条达。避免长期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易导致肝气郁结,影响身体健康。
4.运动:适度锻炼强体魄
春分时节,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运动能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体质。可选择一些轻柔的运动项目,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清晨或傍晚,在公园、河边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欣赏自然美景,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愉悦心情。太极拳动作缓慢、柔和,以意领气,以气运身,能有效调节身心,增强心肺功能。八段锦则通过特定的动作组合,对身体各部位进行锻炼,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运动时要注意适度,避免大汗淋漓,以免损耗阳气。
5.流感预防:为健康添护盾
春分时节,气温虽逐渐升高,但仍起伏不定,正是流感病毒活跃之时。做好流感预防,为身体筑牢防线,能让我们更好地享受春日美好,艾灸养生、穴位按摩、中药茶饮、中药香囊等也能发挥中医药独特作用。
春分,是大自然给予我们调养身心的宝贵时机。让我们遵循中医养生智慧,从饮食、起居、运动、情志等方面入手,与自然和谐共生,在这个美好的节气里,开启健康生活的新征程。愿大家在春分时节,收获满满的活力与健康。
指导专家
徐振杰,江门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负责全面工作),副主任中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