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气象部门预测,24-26日受切变线、高空槽和弱冷空气共同影响,我市有大雨到暴雨过程,并伴有雷电、8级左右短时大风、短时强降雨、局地小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需防御短时强降水、雷电、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为扎实做好我市近期强降雨强对流天气防御工作,我市在4月22日下午召开全市防御强降雨工作视频会议,对全市强降雨强对流天气防御工作进行部署。
会议要求:
一、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强降雨强对流带来的安全风险,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进一步强化党政共管、逐级包保的三防责任体系,按照责任对接“三个联系”要求,确保三防责任落实到岗到人。
二、气象、水文、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要加强监测预报预警,教育、自然资源、住建和交通等有关行业部门要紧盯雨情、水情、工情以及山洪地质灾害风险变化,广泛向公众、向行业管理群体发布预警信息和防范提醒。尤其要重视夜间防范提醒,严格落实直达基层责任人暴雨预警双重“叫应”机制,确保基层能够第一时间采取防范应对措施。
三、落实重点领域安全防范措施。山洪地质灾害防御方面,要对临山、临崖、临坡路段及居住区强化巡查值守,对山区旅游景区、漂流娱乐设施、非开放的自然保护区、林场以及网红打卡点等区域强化安全管控。江河洪水防御方面,要加强洪水监测和堤围巡查,及时转移沿河低洼地区群众。城市安全防范方面,要提前疏浚排水管网,对下沉式立交、隧道、地下空间等易涝点预置应急排涝设备和队伍,落实警示标识和交通管制措施。要提前落实临时搭建物、厂房工棚、户外广告牌等防风措施,强对流天气期间严禁各类户外高空作业,严禁户外大型活动举办,落实危化品企业防雷防潮措施。交通安全防范方面,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和夜间巡查,落实涉险路段安全防护、交通分流等安全措施。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方面,密切关注小水库、小山塘、小水电站、小堤围、小水闸安全,病险水库要空库运行。海上安全防范方面,要加强海上各类船只安全防范措施,严格落实渔业安全生产“六个 100%”要求,做到不安全、不出海。
四、按照“应转尽转、应转早转”的原则,组织危险区域人员转移避险,做到提前避让、主动避让、预防避让。要密切关注偏远山区、城乡结合部、工地营地、林场、窝棚、小水电站、野景点等容易忽略区域和老人、幼儿、孕妇、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确保巡查到位、通知到位、转移到位。要加强转移人员安置管理,解决好基本生活保障,坚决防止擅自冒险返回危险区域。
五、加强风险研判,科学组织抢险救援力量和物资及时前置,确保遇有突发险情灾情时,能够第一时间开展应急处置。加强救援人员自身安全保障,配齐救生装备和安全护具。要严格执行 24 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重要险情灾情要第一时间报告。
会上,市气象局、市水文局对我市近期雨水风情进行分析研判并提出工作建议。
会议以视频方式开至各县(市、区)三防办。市应急管理局分管负责同志,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广旅体局、市城管局、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市气象局和市水文局有关业务负责同志在市会场参加会议;各县(市、区)应急管理局分管负责同志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在各分会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