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了9年,终于拿到了‘红本本’,政府专班效率太高了!”2025年8月29日,鹤山市凤凰湾小区业主代表为鹤山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送上锦旗,表达对高效解决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的诚挚谢意,并由衷发出这句感慨。
图:鹤山市凤凰湾小区业主代表送锦旗现场
鹤山市凤凰湾是江门市具有代表性的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项目。该楼盘自2016年开始交付业主,但因开发商未竣工验收一直未能办理确权,导致已交付的467套房屋长期深陷难以办证的困境。面对业主多年诉求,在江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江门市自然资源局的积极指导下,鹤山市政府成立工作专班,以非常规措施大力化解楼盘未竣工验收的历史遗留问题。鹤山市自然资源局主动开展上门服务,变“坐等审批”为“上门收件”,为业主提供答疑、预审、收件等“一站式”服务,并现场统一颁发不动产权证书,全流程仅历时13天就把“红本本”交到业主手上。
图:鹤山市凤凰湾不动产权证统一颁证仪式现场照片
这只是江门市解决新一轮化解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工作的一个缩影。
“小小一本证,牵动万家心”。2025年3月,为进一步推进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化解,江门市自然资源局在2024年专项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开展新一轮化解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工作。分管副市长林健生亲自统筹协调,市自然资源局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开展联合行动,各县(市、区)工作专班全力开展化解工作,专项工作成效显著,切实维护了群众的合法财产权益,保障了社会和谐稳定。
高效联动,强化一颗“责任心”
4月30日,为进一步强化牵头部门责任和行业指导责任,江门市自然资源局成立了工作专班,进一步强化对各县(市、区)的指导,统筹推进业务培训、线索征集和核查工作,用最短的时间解决了长期无法化解的问题,化解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按2025年摸排项目统计,截至9月10日,江门市已化解项目8个、涉及套数1030套,套数化解率为88.26%,化解率在全省排名第二位。其中,新会区、台山市、开平市、鹤山市和恩平市项目数量化解率和套数化解率均已达到100%。
图:市区化解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项目推进会照片
主动出击,永葆一颗“为民心”
自开展新一轮化解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工作以来,江门市各级政府、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加强统筹指导,创新化解举措,加强源头防范,全方位推进化解工作。
一是加强统筹指导。5月14日,市自然资源局制定印发专项工作方案,明确新一轮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工作的工作目标、任务及相关部门职责,对全市专项工作进行部署。市工作专班、工作专班办公室多次组织召开全市工作推进会或协调会议,听取情况汇报,督促指导各县(市、区)做好历史遗留问题项目化解等工作。林健生副市长及市自然资源局主要负责同志还多次带队进行实地指导、督导。
二是创新化解举措。积极落实部、省和市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处置意见精神,在坚守房屋安全底线的基础上,坚持人民至上和“群众无过错即办证”的原则,采取非常规措施大力化解了未通过建设工程规划核实、未通过竣工验收备案、房企欠缴税费、土地房屋被房企抵押、土地房屋被查封等多类多年来难以解决的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群众财产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群众纷纷点赞。
三是加强源头防范。积极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常态化推进“交地即交证”“竣工即交证”“交房即发证”“抵押即交证”“带押过户”等多项便民举措。创新推行预售商品房“网签即预告登记”,有效从源头上防范商品房“一房多卖”“先卖后抵”等风险。全市共316个项目实行“交地即交证”,39个楼盘约10980套房屋实行“交房即发证”,超过2500宗不动产实行“抵押即交证”,5613套房屋实行“带押过户”,2393套房屋实行“网签即预告登记”。
常抓不懈,常怀一颗“坚守心”
目前,江门市新一轮化解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工作已将摸排问题类型从“国有土地上已经出售的城镇住宅类型”拓宽到工业、商业、车位等多种类型,取得了群众可感可及的实际效果。在此基础上,工作专班坚持“疏堵结合”,既化解存量又防止增量,一方面,对于已化解的项目,督促各地通过多种形式及时通知群众办理转移登记,并通过开设绿色通道、服务专窗、登记专场活动等多种方式为群众办证提供一站式服务,切实保障整治工作落到实处;另一方面,持续指导各地在各环节实施全链条动态监管,从源头上避免产生新的遗留问题,推动化解更多历史遗留问题,惠及更多企业、群众,进一步提高企业、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为优化江门市营商环境,打造出助推广东省乃至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江门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