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完善普法机制建设,坚持学法为先,筑牢干部职工法治思想法治意识
(一)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局党组对法治宣传教育的领导责任,局党组书记坚决扛起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建立完善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和领导干部集体学法制度,组织局领导班子通过党组会议第一议题、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等方式,加强对《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等权威读本的学习领悟,加强宪法、党章和党内法规的学习教育,提升“关键少数”法治意识、法治思维。局主要领导参加就职宪法宣誓,增强履行宪法使命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持续加强干部职工的法治宣传教育。制定局年度普法计划方案和重点推进事项,公布局“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清单,加强对干部职工开展法治知识专题培训,每年邀请局法律顾问举办两期以上法治专题讲座,进一步提升干部职工法治意识、法治思维。近年来先后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广东省政务服务数字化条例》等法律法规的专题讲座。同时,每年组织开展数字政府、政务服务等专题培训,讲解讲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广东省政务服务数字化条例》等法律法规知识,持续提升干部职工法治意识、法治思维,近年来累计开展培训12场次,培训人员超1400人次。
(三)认真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制度。充分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网上学法用法考试平台和公务员必须参加学法考试要求,每年组织局在职在编工作人员参加在线学法考试,以考促学、以考促用,狠抓干部学法、懂法、用法,近年来通过率、优秀率均达100%,进一步提升我局工作人员法治意识和依法履职能力。今年还组织汇编了2025年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并落实开展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学考活动,持续加强干部职工学法力度。
二、强化系统内部用法,坚持以法为度,贯彻法治精神促进工作创新开展
(一)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广东省政务服务数字化条例》等法律法规,持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推动线上线下融合的数字化转型。线上以广东省政务服务网为政务服务事项办理统一平台,一方面落实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制度,梳理、公布我市454项行政许可事项清单,明确清单之外无审批,全面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管理;另一方面优化审批流程,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上线22个国务院明确提出的“高效办成一件事”和6个本地特色“高效办成一件事”,累计提供服务超31万宗,其中本地特色事项“退休人员年审一件事”,通过数据应用实现仅需办理1次养老保险年审,即可无感申办计划生育奖励、高龄津贴等其他5项年审事项,预计减少群众办事跑动超40万次。线下一方面加强市县镇村四级政务服务中心实体大厅作为履职和普法阵地的规范建设,推行“视频办”等辅助便捷办事渠道;另一方面大力推广应用“粤智助”等自助机,全市覆盖铺设超2300台,作为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和向基层普法的重要载体,自助机不仅提供法律援助申请、法律服务机构查询等9项法治类事项服务,还滚动播放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宣传图片等,起到向基层群众普法目的。同时,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创新打造“江港”“江澳”跨境通办政务服务专区,实现港澳居民“零出关”即可办理我市不动产、公积金等500多项服务,累计服务群众超1.3万人次,办理事项超1.1万宗;引入港澳自助服务终端,实现在江就业、生活的港澳人士无须往返,即可自助办理香港70多项、澳门30多项高频政务服务,实现我市与香港、澳门“跨境通办”双向互通。
(二)贯彻落实《广东省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持续发挥12345热线和中小微企业诉求快速响应平台民意速办作用。
一是发挥12345热线“一线普法”作用。完善12345热线管理制度,出台《江门市贯彻〈广东省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着力建好“两库”强化支撑,即建好12345热线知识库,归集常见热点问题和法律法规知识,通过在线咨询、查询、解答等方式为广大群众普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知识;建好案例数据库,定期公布12345热线受理典型案例,通过数据分析提前预警热点问题,推行未诉先办,辅助部门靶向施策,2024年以来累计办理诉求171.71万宗,群众满意率99.08%,报送热点、焦点运行情况报告127份,向承办单位发送工单提醒函83份,有效助力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二是全省首创江门市中小微企业诉求快速响应平台,依法助企纾困。作为全市企业紧急反映诉求、助力快速解决生产经营困难的绿色通道,全市由市县镇相关部门800多人组成平台响应工作网络,实行“1小时内响应、1天内提供解决方案、7天内办结”的快速响应机制, 建立“日复核、周分析、月会商”的诉求分析闭环管理体系,形成全流程、精细化治理模式,累计依法为企业办理诉求3.75万宗。
(三)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着力夯实政务网络安全,筑牢数字政府、数字化转型发展基础。
一是出台《江门市数字政府电子政务外网管理办法》《江门市数字政府网络安全防护指南》等文件,完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相关工作规范。
二是组织开展网络安全等数字化培训,根据形势和任务要求不定期组织各级机关事业单位网络安全分管领导、技术人员、重点系统建设运维公司安全负责人等进行线上线下网络安全等法律法规培训,仅2024年全市组织举办相关培训就超过1200人次。
三是以省政府每年举办的“粤盾”数字政府网络安全攻防演练为抓手,以练促建,针对性强化网络安全知识,并组织全市各级各部门对照管理规定和要求查缺补漏、整改提升,不断提高各级各部门对于网络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我市连续多年获评“地市优秀防守单位”,全市网络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极大提升。特别是2024年,我市首次联合中山市举办“双城铸盾”中山·江门网络安全实战攻防演练,累计组织70支专业攻击队开展了为期5天的实兵、实网、实战攻防演练,累计发起网络攻击超16万次,提交攻击和防守报告400多份,有效提升我市参加演练的84个市直单位、7个县区、31家企业,300多名业务骨干人员的网络安全法律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四)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广东省公共数据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强公共数据汇聚、共享、治理。
一是制定出台我市首部数据领域政府规章《江门市公共数据共享和开放利用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公共数据汇聚、共享、治理制度建设,全面夯实数据共享开放底座。
二是在全市范围全面推行首席数据官制度,建立“首席数据官+数据经纪人”模式,配备市县两级首席数据官296人,不定期组织开展首席数据官培训,进一步加强各级各部门对数据管理、数据安全的认识。
三是加强公共数据依法合规共享利用,依托省数据资源“一网共享”平台江门分节点,打造全市公共数据统一共享渠道,实现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域间数据共享。目前,省“一网共享”平台江门分节点已编目挂接数据资源目录12188个,挂接数量全省第5,系统库表共享数据量超27亿条。
四是积极引导培育数据要素生态发展,推动成立广州数据交易所(江门)服务基地和深圳—江门高新(江海)数据要素服务工作站,成功培育两家省级数据经纪人。同时,通过承办“数据要素×”广东分赛应急管理、文化旅游赛道赛事,引导我市数据要素企业积极参赛,以及开展数据要素“产业面对面”活动等方式,加强企业对数据安全、数据要素、数据交易等知识的了解,在我市营造日渐浓厚的数据市场交易氛围。目前,我市已开发“新会柑惠农宝”“数绘碉楼”等8个数据产品(能力),1个数据标注案例入选国家数据标注优秀案例。
(五)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等法律法规,以法治思维依法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进程,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一是制定出台门市产权电子交易规程》《江门市公共资源交易目录(2025年版)》,进一步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制度建设,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行为。二是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全程电子化进程,积极运用数字技术手段,推广实施远程开标、异地评标,2024年以来完成远程开标75宗,异地评标96场次。三是大力推广应用电子保函,释放企业投标资金压力,2024年以来累计应用电子保函1527笔,为企业减轻投标资金压力3.31亿元。四是加强开展网上中介服务超市培训,每年面向中介机构组织讲授《广东省网上中介服务超市管理办法》及中介服务采购项目系统操作等知识,进一步提高中介服务机构对中介服务超市制度法规、系统操作的熟悉程度,近年来累计开展培训22场次,培训人员超8000人次。
三、创新普法宣传形式,坚持普法有责,多措并举助力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一)注重利用数字化手段加强普法。依托局微信公众号、局网站、政务服务大厅LED屏等宣传阵地,持续开展政数领域法律法规的数字化普法宣传,特别结合“4·15”国家安全日、“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积极发挥政务服务密切联系企业群众的作用,抓好重点法律法规宣传。如局网站设置政策文件、政策解读等栏目,发布《江门市产权电子交易规程》等部门规范性文件和一图解懂,并积极转载《广东省公共数据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通过局微信公众号、政务服务大厅LED屏等,转发、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相关普法文章、视频,助力营造普法氛围;在企业综合服务中心线上服务专区推出法治服务板块和政策查询板块,提供法律求助渠道以及国家、省、市惠企政策查询。
(二)注重将普法融入业务活动开展。坚持将业务活动开展与普法结合起来,通过“进园区”“进企业”等行动,面对面为企业群众开展关于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知识讲座,送法律、送政策、送服务,提高普法覆盖面。
一是借助数据要素“产业面对面”活动,面向参会企业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普法宣传。
二是利用政务服务企业宣传月活动,向企业宣传普及《广东省政务服务数字化条例》等法律法规。
三是利用广东省首届政务服务技能大赛契机,组织发动市县两级1300多名政务服务领域选手参加《广东省政务服务数字化条例》答题竞赛,进一步深化政务服务工作人员对《广东省政务服务数字化条例》的理解和掌握。
四是利用“百千万工程”结对帮扶机制,为帮扶对象开平市长沙街道工作人员、村(居)代表讲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相关知识,并观看学法视频。
(三)注重借助其他方式加强普法。一是积极依托国家工作人员在线学法考试平台,推动将《广东省政务服务数字化条例》等法律法规知识纳入江门市国家工作人员在线学法考试范围,扩大政数领域法律法规普法范围。二是建立局内法务审查制度,通过聘请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协助局对项目协议、合同等进行法律审查,同时开展法律知识专题培训,进一步提升全局干部职工普法意识,规范依法行政行为。
接下来,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部署,深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创新普法方式方法,增强干部职工学法、用法、普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切实提升政数领域法律法规落地实施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