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江门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江门市广播电视台
第800期:2022年5月27日江门市生态环境局作客民生热线

点击播放:第800期民生热线音频


QQ图片20220527113916.jpg

  直播时间:2022年5月27日11:00-12:00

  播出频率:江门电台FM100.2新闻综合频率

  上线单位:江门市生态环境局

  访谈嘉宾:江门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炎强

  江门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叶水生

  江门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四级调研员何宇珩

  节目主持:邝杰岚

  主持:今年6月5日是第51个“世界环境日”,我市将怎样开展相关宣传活动?

  赵炎强:今年“六五”环境日的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我们紧扣这个主题,并结合当前疫情防控的形势,将开展系列线上和线下宣传活动。线上活动方面,我局策划开展了“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主题摄影征集活动。此外,在6月5日前后,我局将通过“江门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陆续推出2期线上有奖问答活动,市民可以通过关注我局微信公众号进行答题通关赢取微信红包。线下活动方面,6月2日,我们在蓬江国际马拉松公园举办一场健走打卡主题宣传活动,各位市民可以到现场完成打卡并分享朋友圈赢取丰富的环保纪念品。此外,6月3日至6月10日期间,消费者可以通过自带杯等环保行为享受布维记、益杯咖啡等商家优惠以及赢取精美礼品。未来两周,我局还将联合多个环保设施开放单位开展多场公众开放活动,鼓励更多市民参与环保、积极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共同守护我们的美丽家园。

  主持:今年以来,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如何?

  叶水生:今年以来,我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上持续改善。1-4月份,我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至24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20%,且2020-2021年连续两年年均浓度优于世界卫生组织第二阶段标准。目前指标都是比较好的状态。

  主持:影响我市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叶水生:目前影响我市空气质量的关键污染因子是臭氧,在所有污染天数中,90%左右的天数首要污染物是臭氧。臭氧浓度过高会影响我们呼吸道等。臭氧是二次污染物,并非直接排放导致,主要由进入到大气中的工业锅炉、炉窑等的燃烧废气和汽车、柴油车等机动车尾气中氮氧化物(NOx)和工业企业喷涂、涂装所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大气光化学反应所产生。臭氧污染形成机理复杂,受本地污染排放、气象条件、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主持:当出现空气污染的时候市民需要注意些什么?

  叶水生:由于臭氧的生成主要依赖强阳光,从季节性变化规律来看,夏秋季节的臭氧污染明显强于秋冬季节,且集中在8-11月份,一天之中臭氧浓度的高峰时段主要集中在下午的13:00-17:00。我们建议公众留意生态环境部门网站的实时空气质量状况,当出现臭氧超标时,儿童、老年人及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等敏感人群要尽量避免在强光、高温、低湿的午后长时间到户外进行高强度的锻炼,防止人体过多接触高浓度的臭氧。

  主持:市民认为我市空气质量如何呢?

  【市民声音】

  市民:现在的环境还算可以吧,但空气质量有些差,有时候出外在公路走了不到一会儿,走了不到一会,鼻子就会有很多灰尘。

  叶水生:主要是工地、道路等的扬尘污染,多年来我们也着重整治,效果也不错。工地扬尘污染是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市也专门立法,对建筑单位、施工单位提了很多要求。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加强整治,强化道路洒水、降水等工作。

  主持:去年8月,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广东开展了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并于去年12月反馈了督察情况,主要涉及我市哪些问题?目前整改情况如何?

  叶水生:去年12月,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广东省反馈了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情况,其中涉及江门的问题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地管理、工业集聚区管理、出海水道非法洗砂洗泥治理、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共17项问题。我市高度重视督察问题整改工作,坚决落实立行立改,扎实推进各项整改工作。目前,已完成2项问题整改,其余问题整改工作正有序推进,力争在今年取得明显成效。

  主持:对于督察组进驻期间交办的群众信访举报案件,你们是如何跟进的?

  叶水生:对于督察组进驻期间交办的群众信访举报案件,我市综合运用行政、司法等措施,认真查处、坚决整改,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关切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目前226件信访案件总体办结。在推进案件查处整改过程中,我市生态环境部门责令整改企业154家,立案处罚企业55家;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案件4宗,刑事拘留15人。下一步,我市将聚焦重点信访案件开展“回头看”,持续巩固督察整改成果,让广大市民能够有更多更好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和幸福感。

  主持:的确,要下大力气才能解决群众关切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让广大市民能够有更多更好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和幸福感。我们记者采访市民时,他们对身边的生态环境有何意见和建议呢?

  【市民声音】

  市民1双水那边的小村落,那里的河水比较脏,可能是村民把生活垃圾扔进河里或有些工厂污水处理不达标导致的,希望能加大整治力度。

  市民2新会乡镇的生态会差一些,污水较多,活水少,应该是因为前期改造后就一直没有活水,味道比较大,孳生的蚊虫比较多。

  叶水生:涉及乡村环境治理问题,在此项工作上,我们也做了大量工作。以前卫生环境的确比较恶劣,但现在改善了很多。江门农村地方地大,涉及方面较广,存在的问题,我们会结合相关部门,进一步规范生活垃圾、污水等问题进行排查、整治,改善乡村环境。

  主持:今年我市十件民生实事中,由江门市生态环境局牵头负责的事项有哪些?目前工作开展情况如何?

  赵炎强:今年我市十件民生实事中,我局主要的工作主要有开展系列“送法规、送技术”服务企业专题活动,以及推动我市成功创建1家以上省级环境教育基地。今年以来,全市共组织召开“送法规,送技术”环保专项宣讲会10场,合计为675家企业提供环保政策法规服务和重点企业“一对一”技术服务,派发环保法律法规、政策手册和专业技术汇编资料共1500多册。此外,今年4月,江门蓬江智水展示中心、江门绿源环保有限公司环保教育基地、开平市循环经济生态园3家单位成功被命名为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

  主持:下来 “送法规,送技术”宣讲活动还将如何进一步推进?

  赵炎强: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对涉VOC排放企业、电镀行业、重点工业园区等对象陆续开展3至5场“送法规,送技术”宣讲活动,同时积极组织我市相关企业参加省生态环境厅开展的线上宣讲会,指导各县(市、区)分局根据本辖区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的宣讲服务活动。此外,我们将还认真指导我市各个省环境教育基地结合六五环境日、全国低碳日等节点积极开展各类环保宣教活动,为市民群众带来更多有趣、有用的环保知识。

  【微信留言】

  张先生:我的汽车停放在户外的时候,有时发现会有一些淡黄色的小斑点,能擦掉,应该是从空中飘落下来的,不只一个地方,请问这是空气中的污染物还是什么?

  何宇珩: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之前也收到反映。经排查后,市民反映的范围,暂时没有发现相关污染。经过认真分析,在春夏季节比较常见,有可能是花粉。但接下来,我们会进一步关注、调查,加大对工业企业达标的整治。

  ———————————半点报时——————————

  【微信留言】

  余小姐:疫情后多了很多医疗垃圾,请问这些医疗垃圾是怎样处理的,会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何宇珩:我局按照市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建立了医疗废物应急服务对接专班,制定了医疗垃圾的收运和处置等应急预案。目前江门建成一座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点,日处理能力是16吨。为了快速应对疫情防控所增加的医疗垃圾,我们还启动了危险废物焚烧处理措施作为应急处置资源,处理能力由16吨/日提升至40吨/日,现时疫情期间所产生医疗垃圾的单位是医疗机构、集中隔离场所、两站一港口一服务区、核酸采样点、涉外的口岸、冷链集中监管仓等,以及相关操作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我们均定义为涉疫的医疗垃圾。我们日常要监督这些涉疫机构、单位做好收集和储存工作,再统一由医疗垃圾处理单位派专人、专车、专线来收运到集中处理点,做到日产日清,安全处置。今年来,全市累计收集和处置涉疫的医疗废物共571吨,全部按照规范做到收运和无害化处置,也配合疫情防控做好废弃物处置保障服务工作,另外对这些处置单位的外排废水、废气进行加强监测,目前也是做到达标排放,请市民放心。

  主持:日常中该如何处理废弃口罩会更环保?

  何宇珩:按照疫情防控指引,市民日常中佩戴的口罩是不属于医疗废物,是属于生活垃圾,可把废弃的口罩按垃圾分类放入垃圾桶内便可。对于上述所提到的集中隔离场所、涉外口岸、重点防控区、高污染区等场所产生的口罩才属于医疗垃圾。市民只需要分清区域所产生的垃圾,按照指引做好分类即可,之后会有专车、专人做好垃圾处理的工作。

  【微信留言】

  叶小姐:我家附近有个建筑工地,觉得操作不是很规范,搞得附近经常有泥土,尘也很大,怎样监督他们的施工不要影响居住环境呢?

  叶水生:市民如发现这种情况,可拨打政府热线:12345进行反映和投诉,会有相关部门跟进处理。

  【微信留言】

  王先生:建议公务用车要带头换成新能源汽车,让全社会都重视环境保护问题。

  叶水生:这个问题从前几年已开始实施,新增的公务用车都需要使用新能源汽车。

  主持:国家、省先后印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意见,今年,我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点工作有哪些?

  叶水生:“十三五”期间,我市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持续好转、总体改善。进入“十四五”,国家、省对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重点打好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标志性战役;在水污染防治方面,深入实施碧水保卫战;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深入推进“无废城市” 建设。同时更加突出强调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攻坚、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等要求。

  为推动经济高质量绿色发展,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方面提出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新的任务要求。我市认真贯彻落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工作部署,印发实施江门市2022年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工作任务清单,下达了112项重点工作任务,市环委办将加强调度通报、检查督导、考核问责,进一步压实各级各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推动我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工作任务落地见效。

  主持:《广东省碧水保卫战行动计划(2021-2025年)》于近日印发实施,其中具体有哪些工作部署?

  叶水生:《广东省碧水保卫战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从省的层面上,对各地市在“十四五”期间如何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做了全面部署。其中,明确了我市2021—2025年地表水国考断面和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要达到100%,市区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力争达到70%以上,市区建成区黑臭水体保持长制久清。

  主持:我市是如何贯彻落实好此计划的?取得了哪些成效?

  叶水生:为确保达到上述目标,我市自2021年以来,大力实施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河流内生污染等四大源头治理,有效改善了全市的水环境状况。2021年,全市地表水国考、省考断面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均为100%,市区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为79.8%,市区建成区黑臭水体没有返黑返臭,保持长制久清。

  主持:刚才您提到了2021年我市水环境的改善情况,今年以来,我市水污染防治攻坚工作又如何推进呢?

  叶水生:今年,我市已印发实施《江门市2022年水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方案》,统筹水环境、水资源和水生态,重点推进潭江分段治理、饮用水源保护、工业污水集中处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黑臭水体整治、养殖池塘升级改造及重点支流综合治理,持续贯彻落实省的碧水保卫战五年行动计划。1-4月,地表水水质稳中向好,国考、省考断面稳定达标,优良比例100%。

  主持:《江门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从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请问这个《条例》有哪些亮点?

  何宇珩:《江门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是我市2015年获得立法权以来首部出台的生态领域的政府规章,办法在2021年11月由市人大审议通过并经过省人大批准上升为地方性的法规。条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亮点:一是填补监管漏洞,进一步完善了我市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机制,如提出建立扬尘污染防治考核评价制度、扬尘污染防治信息共享工作机制、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机制、信用约束机制等。二是分类细化监管,规定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职责。此外,还分别对建设工程施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生产、堆放物料、道路养护等活动提出扬尘污染防治的具体标准及要求。三是提高违法成本,个别条款规定的行政处罚提高了上位法的罚款处罚额度下限,还规定了按日连续处罚的情形。

  主持:生态环境部门作为扬尘污染防治的统一监管部门,请问下一步如何贯彻落实《条例》?

  何宇珩:作为扬尘污染防治的统一监督管理部门,我们将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抓好贯彻落实:一是发挥好牵头作用,依托市环委办平台,加大对各行业主管部门贯彻落实情况的督促协调,同时将对各县(市、区)政府和各行业主管部门落实情况纳入全市环境保护“一岗双责”考核,督促各责任单位全面履职,常抓长管。二是加强扬尘污染治理形势分析和制度设计,提高扬尘污染防治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三是加大宣传力度。依托多形式宣传平台,实施精准普法。

  主持:据了解江门市入选了“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请问什么是“无废城市”?

  何宇珩:2022年4月24日,生态环境部公布了“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江门榜上有名。“无废城市”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是指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主持:我市要怎么建设“无废城市”?

  何宇珩:为推动“无废城市”建设,我市编制完成《江门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同时制定我市试点建设的指标体系,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核,近期将由市政府印发实施。《实施方案》中共设置了57项“无废城市”建设指标,包括25项必选指标、27项可选指标和5项自选指标,重点开展“统筹规划、绿色工业、绿色农业、绿色生活、无废品牌”等10项工作任务,大力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发挥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强化制度、技术、市场、监管等保障体系建设,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探索具有江门特色的“无废城市”管理新模式。

  主持:完成以上这些建设指标具体的时间表是怎样的?

  何宇珩:分两阶段推进,计划到2023年,完成广东省“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任务,初步构建系统的固体废物管理政策法规体系,建立“无废城市”建设长效机制,全面推行固体废物多元共治。到2025年,搭建固体废物智慧管理平台,建立协同高效的城市固体废物管理体系,“无废”城市发展模式初步建成。

  主持: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对一些企业造成了一定影响,请问生态环境部门在日常监管中会采取哪些措施,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对企业造成的影响?

  何宇珩:在疫情防控大环境下,生态环境部门积极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减少疫情对企业造成的影响。

  1、是建立常态化执法帮扶企业机制。邀请专家、第三方专业机构对企业进行“体检式”现场帮扶,督促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多形式、多渠道开展环保法规、政策、治理技术等普惠性宣传服务,提高企业守法意识。

  2、是加大正面激励力度。对纳入监督执法“正面清单”企业不开展现场执法检查,通过非现场执法方式开展对企业的监督、管理和服务,实现守法企业无事不扰,违法企业利剑高悬。

  3、是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三项制度”,规范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执法。充分发挥污染源“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对企业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出台《江门市生态环境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的轻微环境违法行为清单》,对涉及建设项目管理、大气污染防治等11大类共40项轻微违法行为实施不予行政处罚。

  【微信留言

  朱先生:希望加大农村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力度,很多农村的污水排放不规范,乡村里面的小河冲水质不是很好。

  赵炎强:农村污水处理有两方面的工作: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以及污水收集管网的建设。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这一方面来说,前两年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很多自然村都已经建立好设施,但是收集管网方面是个难点,要做好这方面建设,除了需要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加大投入,还需要得到农村住户的支持和帮助。

  主持:2022年4月,省人民政府印发了新修订的《广东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我市将如何据此开展工作?

  何宇珩:接下来我市将根据新修订的《广东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对我市原来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进行修订,调整我市应急指挥体系和机构改革后相关部门承担的应急职责,明确突发环境事件分级应对原则与提级应对机制,规定市级层面分级响应措施,进一步完善我市突发环境事件组织体系,理顺优化应急响应机制,提升我市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主持:6月5日是第51个世界环境日,赵局长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

  赵炎强:倡导广大市民关心环境,爱护环境,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一起建设我们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