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时间:2023年08月25日11:00-12:00
播出频率:江门电台FM100.2新闻综合频率
上线单位:江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访谈嘉宾:江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张斌
江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规划与运行监测科科长 吴国民
江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信息化与数字产业科科长 翁俊聪
江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电子信息与工业互联网科副科长 王庆
江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技术改造与创新科副科长 越超
节目主持:邝杰岚
主持:今年,广东省发布了《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的意见》简称“制造业当家22条”,我市也发布了《关于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下来市工信局将如何围绕这些政策开展工作,助力我市高质量发展?
张斌:下来,我局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抓“大产业”发展,提升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现代农业与食品、现代轻工纺织、先进材料三大超千亿产业集群,推动能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三大产业集群迈上千亿台阶。开辟新型储能等特色产业新赛道,发展一批未来产业。以链促群,实施好三年行动方案,推动15条产业链加速集聚发展。(二)是加快“大平台”建设,打造工业发展“主战场”。加快大型产业集聚区建设,力争集聚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达3500亿元,各项重点指标继续保持全省前列;推动3个先行启动区和11个特色产业园加快建设,打造“万亩千亿”产业大平台。做强江门承接产业转移主平台,力争主平台今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00亿元,引进产业项目不少于62个。在银湖湾滨海新区加快推动深江经济合作区建设,尽快与深圳明确合作区发展规划、管理架构、合作模式并签署框架协议,共同打造高质量园区载体。(三)是抓“大项目”建设,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力促58个省重大项目、300个市重点项目建设快上加快。持续开展百家技改企业“政策上门”行动,力争全年实施技术改造的企业超过500家,技改投资超300亿元。推动220家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培育30个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稳住全市工业投资增长势头、持续扩大工业投资规模,全力冲刺成为全省第六个工业投资超1000亿元的城市。(四)是培育“大企业”,促进市场主体融通发展。大力培育骨干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力争新增3家以上产值超50亿元企业、5家以上产值超10亿元企业。加快制定和实施总部经济扶持政策,推动一批总部企业培育成为新的“链主”。推动更多企业被认定为专精特新企业,做好今年新增9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服务,力争新增20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推动超300家工业企业“小升规”。(五)是不断优化“大环境”,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不断完善工业200强企业服务专班机制和中小微企业诉求快速响应平台等。着力为企业纾困解难。协调人社、金融、自然资源、环保等部门统筹更多资源要素支持工业发展,全力打造优质完善的发展环境。
主持:我市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时间已经来到第三季度,今年以来,我市工业尤其是制造业运行整体情况如何?
张斌: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坚持工业立市制造强市不动摇,推动全市工业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去年我市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359亿元,同比增长3.1%,增速排全省第4,被评为全省2022年度工业稳增长优秀地级以上市,获得省300亩用地指标奖励。
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市政府“1+6+3”工作要求,乘势而上推动制造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努力完成全年工业经济目标任务。1-7月,全市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813.83亿元,同比增长3.0%,高于全省(2.6%)0.4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711.93亿元,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52.2%。完成工业投资621.73亿元,同比增长25.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2.7%)3个百分点,其中完成技改投资215.34亿元,同比增长24.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8.1%)6个百分点。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产业加速集聚发展。围绕省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的重点领域,我市重点培育发展15条产业链,全力打造梯度有序发展、集聚效应凸显的产业发展格局。1-7月,全市15条重点产业链合计实现增加值615.32亿元。船舶与海工装备、硅能源、摩托车等产业链同比增长48.9%、60.8%、16.6%,实现两位数以上较快增长。(二)是前200强企业“压舱石”作用显著。1-7月,单位数占比仅6%左右的我市工业前200强企业合计实现增加值498.69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的比重达61.3%,比重较2022年(60.4%)提升0.9个百分点,增速同比增长5.2%,高于全市规上工业2.2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3.1个百分点。(三)是重点制造业项目加快建设。全市300个市重点制造业项目完成投资358.42亿元,58个省制造业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94.7亿元,分别超过时序进度20.1、10个百分点,有力夯实工业发展基础。
主持:关于产业方面的话题,市民有什么特别想说的的呢?
【市民录音】
市民1:(江门有什么传统产业?)纸巾。转型升级能更加靠近时代潮流。
市民2:对传统产业不太了解,转型升级的话还是要做好自己的产品。经过疫情这几年,的确要稳中求胜,先稳定好自己的产业,毕竟现在生意难做,如果现在再冒风险尝试新的东西不一定会成功。
市民3:如果不肯转型升级的话就会被人淘汰了,必须要转型升级的,不能阻止时代潮流的发展。
主持:我市近年来转型升级的产业主要有哪些?成效如何?
张斌:近年来,我市转型升级的传统优势产业包括食品、金属制品、家电、纺织服装、造纸及纸制品、船舶与海工装备、摩托车等。从行业增长情况来看,今年以来船舶与海工装备、摩托车、食品等产业增长较快,1-7月增加值增速分别为48.9%、16.6%和7.8%。从企业发展情况来看,在实施技术改造后,无限极、维达纸业、南洋船舶等重点企业都实现了较快的增长,盈通新材料、优巨、科杰技术、汉宇集团等4家企业获得省第一批单项冠军企业称号,中集车辆、航通船业等24家企业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
主持:关于新能源的话题,原来越多市民关注,因为新能源走进了许多人的生活。我们采访到的市民就有这样的看法:
【市民录音】
市民1:新能源不污染空气。
市民2:新能源,第一个想到就是车,发展新能源对民生好,便民,降低了生活成本。新能源产业跟原有产业肯定会有冲击,跟燃油车和摩托车对比,随着新能源的发展,汽车很多被电车替代了,摩托车被电动车替代也合理的。
市民3:生活方便一点,更加绿色低碳了。产业间大的冲突肯定没有的,各有各个群体的需要。产业的发展要互相兼顾,毕竟江门的产业链还是尽量保留,市民出行也有相应的需求。
主持:今年3月,广东省政府发布了《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将新型储能产业打造成为我省“制造业当家”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我市日前也印发了《江门市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今年我市将怎样以此为契机开展工作,布局新型储能产业?目前我市重要的新能源产业项目有哪些?建设、投产情况如何?
王庆: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先后出台了《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和《加快推动新型储能产品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要在江门重点布局正极材料产业发展集聚区,支持我市打造新型储能电池生产集聚区和电池综合利用集聚区。为落实省的工作部署,实现江门担当,布局谋划我市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我市多次召开书记市长专题会议,我局也正在牵头制订《加快推动新型储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围绕从支持储能企业投资落户、增资扩产、技术改造、梯度培育、绿色发展等方面支持企业引进和培育。为加快打造我市新型储能产业生态圈,促进我市新型储能“产业链内循环”,我局推动成立了江门市新型储能产业联盟,联盟发起单位包括54家储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及科研院所,8月28日即将召开2023年江门市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大会。我市2023年新型储能在建项目13个,总投资额超310亿元。国内头部企业中创新航落户新会凤山湖园区,一期35GWh电池项目于4月23日产品下线,达产后年产值260亿元。(中创新航江门基地项目一期进度:M1主厂房及动力站房建设完成100%,5条生产线已全部完成搬入。其中,1#线量产阶段;2#线量产阶段;4#线PV生产阶段,5#线qualify进度50%。R1办公楼一至四楼已完成装修,具备搬入条件。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45.95亿元。)
主持: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坚持产城深度融合,深入推进“园区再造”工程。当前,江门正在高起点建设总面积1395平方公里——全省新一轮布局面积最大、可连片大规模开发的产业集聚区;江门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成为省重点支持建设主平台,正奋力打造大湾区新一轮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战场。目前,“园区再造”工程取得了哪些进展?接下来还将有哪些具体举措?
张斌: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园区再造”工程,全力建设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和江门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取得积极进展。2022年,集聚区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超3000亿元,实现增加值超800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超60%,多项重点指标位列全省前列;2023年上半年,集聚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近七成,成为全市工业发展“顶梁柱”。我市谋划建设江门主平台获评为全省五个重点支持建设主平台之一(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唯一的省重点支持主平台),累计获得4.9亿元资本金以及一系列叠加政策的支持,获得用地指标排全省前列;2023年上半年,江门主平台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同比增长近17%,承接产业转移项目32个,均超时序进度。同时,我市组建成立了市大型产业集聚区及主平台规划建设指挥部并进入实体化运作;抓好深中通道即将开通的机遇,与深圳方面加强互动,进一步推动概念规划、产业协作等具体事宜,推动合作区进入实质性开发建设。下来,我市将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抓市级统筹协调。重点协调解决集聚区、江门主平台跨区域发展重点工作;完成好年度任务,确保各项指标继续保持全省前列;统筹深江合作工作,进一步加强与深圳对接,加快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二)是抓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推动集聚区2023年新征土地1.5万亩,平整土地1万亩,基础配套投资不少于100亿元;继续争抢省支持主平台基础设施建设专项用地指标,全年基础配套投资不少于50亿元。(三)是抓政策红利促进招商引资。统筹做好主平台资本金使用方案,实现资本金撬动放大作用;统筹台开鹤三市充分用好贴息、固投奖励、厂房补贴等系列奖补政策,主动承接珠三角核心区产业转移,推动项目落地。
———————————————————————————————
【微信提问】
黄生:我今年办理了携号转网,体验并不是很好,不知道什么时候被运营商标记为靓号,增加了很多限制,我觉得所谓靓号设置限制有点霸王条款。
翁俊聪:如果您对运营商提供的服务不满意,建议你拨打对应运营商的客服热线进行咨询或投诉,如果仍对运营商处理不满意的情况下,可拨打政府服务热线:12345进行投诉,会有相关部门介入跟进您的诉求。
朱生:家里使用中国移动宽带,经常断断续续不够稳定,网速又慢,反映了很多次都没有办法得到解决。基本套餐使用效果差,不知道是否为了让客户加钱升级套餐?如果社会要走向信息化,就需要优先解决居民上网带宽的问题。
翁俊聪:运营商不能对任何套餐区别对待。市民如果对运营商提供的宽带稳定性、网速不满意,建议先拨打所属运营商的客服热线进行沟通,如果仍对服务结果不满意,可拨打政府服务热线:12345投诉。
主持: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协议,工信部门将会如何介入处理?
翁俊聪:市民对运营商服务结果不满意,可拨打政府服务热线:12345,随后将会转到工信管理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如果市民仍然对处理结果不满意,可向省级通信管理局进行投诉。如运营商确实存在不合理服务的情况下,将对其进行督促督办,直到市民满意为止。
胡生:手机经常收到很多垃圾推销短信,有什么方法可以杜绝垃圾短信?
翁俊聪:建议先拨打相应运营商投诉电话进行人工咨询,会有专员指导你如何操作标记垃圾短信,对号码进行保护。
主持:运营商是否有技术的手段能够杜绝垃圾短信,因为太多垃圾短信也无法逐一拦截和屏蔽。
翁俊聪:运营商是有技术手段来屏蔽垃圾短信的,但无法对每一个号码进行处理。因为无法区分哪些是有用短信,哪些是垃圾短信。因此需要用户自行处理,或直接致电所属运营商进行沟通,必要时再采取技术手段对其号码进行保护。
主持:我市工业投资、技改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为我市工业发展打下扎实基础,目前,我市传统优势产业在转型升级方面面临的困难有哪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从哪些方面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持和帮助?
越超:今年以来,随著我市投资环境持续优化,工业投资实现较快增长,2023年1-7月,全市完成工业投资621.73亿元,同比增长25.7%。其中,完成技改投资215.34亿元,同比增长24.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两项指标的总量均排在全省第5位。但是,在我市传统优势产业方面,仍存在一些困难,例如原材料价格的上涨,部分企业生产成本持续增加,利润空间逐渐收窄,企业发展信心不足。再比如,现在很多入不愿意去工厂工作,制造业企业人才流失严重,企业招工难度较大,高级技工、科研人员等人才比较紧缺。
当然,传统优势产业仍然是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市在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仍高度重视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针对刚刚说的一些问题,我们局主要从以下方面为企业提供帮助:
(一)是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改造。落实省、市技术改造、设备更新改造等政策,每年安排超过2亿元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技改项目按新设备购置额的一定比例进行奖励(省级政策不超过20%,市级政策不超过10%),鼓励企业购置先进设备开展技术改造,促进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以食品产业为例,我市李锦记、东古调味、天地壹号等企业部分环节已实现全自动、连续化生产以及全流程监测,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和原料损耗率大幅降低。(二)是支持企业开展自主创新。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质量品牌工作为目标,大力推进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对符合条件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项目按新研发设备购置额的40%进行奖励,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现“增品种,创品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6家,总数排全省第6,已吸引了专职研究与试验人员近7000人,为我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主持:当前,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成为大势所趋。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发展工作,从起步探索到深耕细作,取得了良好成效。请问我市有哪些典型案例?接下来,我市将如何助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尤其是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
王庆:2022年以来,我市重点培育了新华胶丝厂聚焦碳中和的胶丝企业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等5个国家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或案例,多个省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目前,全市已培育7个工业互联网平台、46个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项目,推动1200多家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近万家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从典型案例上讲,这个成效与2021年相比,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6个示范项目为例,这6个项目获得省级基金约700多万元,企业自筹基金约6000多万元,实施后主营收入增加了17亿元,增幅超过25%,利润增加2.24亿,增幅超过一半,税费增加5000多万元,增幅接近20%。除了经济效益以外,还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这6各项目属于不同行业,当中包括摩托车制造、电子信息、化工、食品、材料、农业、物流等;这些企业的成功转型在行业内也起到很好的示范效应。
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工业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我市推动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也是加快建设现代产业链体系,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必然选择。接下来,我局将充分发挥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统筹作用,实施好《江门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和一年工作清单,统筹落实全市资源推动制造业数字转型工作;同时,发挥产业链工作专班组织作用,大力推动金属制品、造纸、小家电、食品、摩托车等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全力做好五金制品省级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项目的培育建设,预计能从省里争取到2000万元资金;此外,还推动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支撑作用,制定出台“政银保”(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方向的)融资贴息政策;健全江门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争取入池企业超100家。全力为我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
主持:从全市层面看,大力推动工业企业实现“小升规”,是壮大实体经济规模,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请问我市今年在鼓励、引导和支持中小微工业企业上规模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张斌:今年1-7月,我市共96家工业企业实现“小升规”,比去年同期(84家)增长14.29%,其中有19家工业高新技术企业升规纳统,为工业经济稳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为做好工业企业“小升规”工作,我市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年初将“小升规”任务目标分解到各县(市、区),并建立超800家的工业企业“小升规”培育库,指导各县(市、区)做好跟踪服务,及时组织达标工业企业入库。(二)是日常与统计、税务等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实现信息互通、数据共享,及时掌握工业企业“小升规”进展情况。(三)是落实工业企业“小升规”扶持政策,组织开展省、市工业企业“小升规”奖励申报。截至目前,已下达2023年一季度新投产达规入统工业企业奖励40万元,鼓励新投产工业企业升规纳统。(四)是进一步优化资金兑现流程,引导企业通过江门市惠企利民服务平台申报市级“小升规”奖励,进一步提升项目申报、审批效率。
主持: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相关部门对政策的及时宣讲和对企业诉求的快速响应。今年以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在优化对企服务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接下来还有哪些计划?
吴国民:今年以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高度重视对企服务工作,并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率先组建全市工业200强企业服务专班。市委组织部联合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在全市市企部门、院校、金融机构抽调了超160名精干力量,搭建起了工业200强企业服务专班,多部门配合,形成强大工作合力,为企业解决了用工、用电、用气、融资等方面诉求超过158项,切实提高企业的满意度。
(二)我局联合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税务局等部门,搭建起中小微企业诉求快速响应平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了一条快速反映问题的“企业120应急通道”,实现企业诉求“1小时内响应、1天内提出解决方案、7天内办结”。截至今年8月20日,平台共受理并办结诉求8180宗,满意度98.80%。
(三)是开展系列政策宣讲活动。今年7月底连同省工信厅在江门举办了省制造业当家22条政策宣讲会,活动通过线上方式联系了7个市区,同时也连通湛江、茂名、阳江等兄弟城市为我们广大的企业送政策上门,参与的企业超过1500家。这个月我局联合发改、科技、人社、商务、金融、税务、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组成政策宣讲团赴7个市区开展“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宣讲活动,参加企业超过700家。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做好以下工作:(一)不断完善200强企业服务专班相关工作,同时对996家专精特新企业、亿元以上企业建立由市县镇三级全覆盖的一对一服务机制,来提升企业服务能力。(二)是优化中小微企业诉求快速响应平台功能,充分发挥该平台助企纾困的作用,将诉求平台打造成为广大中小微企业反映诉求的主渠道。(三)微信公众号、政府网站建立了民营企业政策板块,有需要的企业可自行登录相关网站及时了解最新政策。我们也会继续开展政策宣讲活动,让企业对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
主持: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企业和企业家,推动我市民营企业家成长对江门经济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的企业家培训工作是怎么开展的?
张斌: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发展战略,认真落实市委“1+6+3”工作部署,根据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指示,从今年7月份开始,我局联合相关部门组织开展2023年江门市企业家培训沙龙系列活动。活动紧紧围绕我市重点发展的15条产业链和优秀企业,采取“一期一产业链”的形式,每月开展一次走进“优秀企业”活动和企业家座谈会,组织产业链相关骨干企业及上下游关联企业的高管深入优秀企业和特色园区,学习亮点做法和先进经验,并通过座谈交流,为产业链内部企业提供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活动的举办有助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企业、产业、产业链有机融合,扩大企业家视野及提升企业家综合素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及企业家的健康成长。目前我局已联合相关部门分别以新能源电池、智能装备产业链为主题,开展了两期企业家培训沙龙活动。
接下来,我们将每月组织一场,分别以食品、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金属制品、纺织服装等产业链为主题,继续组织相关企业高管走进“优秀企业”及座谈交流,将这个活动打造成为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联系沟通、交流合作以及互相学习的重要平台。
主持:我市如何优化通信网络,大力推进千兆光纤网络提升工作,争创“千兆城市”?
翁俊聪:千兆城市建设是由国家工信部牵头开展的,主要从移动千兆网、宽带千兆网“ 。双千兆”网络建设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是数字新基建标志性工程,是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一项重要工作,评价的对象为地级及以上行政区。目前全国已经建成110个千兆城市,其中广东有四个,包括广州、深圳、清远、佛山。江门市积极推动通信网络、光纤网络建设,争创千兆城市。今年上半年,新建5G基站1360座,全市累计建成5G基站9592座,基本实现城区、重要工业园区和重点商圈的5G网络室外连续覆盖。同时,我市加快推动千兆光纤网络建设,截至6月份我市千兆宽带用户占比22.1%。根据省通信管理局的上半年的通报文件,明确我市已经达到千兆城市基本评价标准。目前我市正认真总结“双千兆”优秀创新应用案例,全面梳理支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政策,做好千兆城市申报工作准备。
主持:关于基站建设、信号等问题,市民也是普遍关注的。看看他们是这么说的。
【市民录音】
市民1:(基站的建设)不够。就像去(汇悦城)负一楼的厕所每张卡的信号都很差。好像基站不能装在村里,就像我们村,一个基站也没有,信号也都很差的,还是要多装一点基站,信号会好一点。有的老人认为基站会有影响,还是要靠舆论去宣传。
市民2:是平时我们用手机的那种基站吗?我觉得现在还是不够,很多时候没有5G信号的。包括家里的WiFi,现在的网络还是要改进的。
主持:市区的一些商场(如汇悦城负一楼)基站信号较弱;自己家里的5 G信号不够强;有些农村的基站少,信号也不好;此外,基站有辐射吗?请问以上问题怎么回应?
翁俊聪:刚才也提到目前我市继续在大力推动5G基站建设,下一步要将重点做好重要场所(如大型商超)的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消灭信号盲点。对于广大农村地区,相关的通信运营商以及铁塔公司正在加快对700(兆)MHz5G基站规划建设,提升农村地区5G信号覆盖。今年我市将力争实现全市累积建设5G基站超1万个。
最后,再回应一下关于通信基站辐射的问题。其实,在自然界中电闪雷鸣、太阳黑子活动等都会产生电磁辐射;另外,一些常用的家用电器,例如微波炉、电视机、吹风机等也会产生电磁辐射。只要符合国家颁布的《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规定的安全限值要求,就不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
而各大通信运营商建设的通信基站的建设都要经过布点、勘察、选址、相关部门审批、测试等多个环节,所用无线电发射设备均要经过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的型号核准,在投入使用前均经过了相关部门的严格测试,确保其产生的电磁辐射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限值要求;实际上,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十分微弱,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另外,基于5G网络的特点,通信基站覆盖越密,手机信号接收就越好,基站和手机之间就可以用较低的功率进行通信,产生的电磁辐射反而越小。
如对市民群众对通信基础设施设置有疑问和建议,可拨打各相关通信运营商的客服电话,也可以拨打政府服务热线12345咨询。
主持:来到节目的尾声,有什么话想和市民朋友分享?
张局:欢迎广大市民朋友们继续关注和支持江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的工作。接下来,全市工信系统将全力做好各项工作,全力推动提升工业振兴和园区再造两大工程,助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