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播时间:2025年2月7日11:00-12:00
播出频率:江门电台FM100.2综合广播频率
上线单位:江门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访谈嘉宾:
市人大代表,江门市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 李 焱
市人大代表,江门市江海区礼乐街道英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胡日强
市政协常委,江门市房地产行业协会会长、江门市工商联副主席 冯永文
市政协委员,澳门江门同乡会副理事长、澳门江门青年会监事长、江门汇澳策划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黎正文
节目主持:邝杰岚
主持:刚刚过去的2024年,江门市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抢抓“大桥经济”机遇,推进“百县千镇万村工程”,建设“绿美江门”等方面,几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哪些领域的发展比较关注?2024年江门哪些发展变化令人欣喜?
李焱:2024年,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相继通车,江门迎来了连接东岸、连接大湾区核心城市的绝佳机会。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启动前期工程,正在建设的珠肇高铁连接了珠海、江门、佛山、肇庆等城市,江门将实现轨道与航空的无缝衔接。对外联通通道的进一步强化,拉近了我市与湾区其他城市的时空距离,积极吸引了东岸城市的产业、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更具活力和规模地落户我市。最令人关注的就是深江合作区的建设,推动了“深圳总部+江门基地”“深圳研发+江门生产”“深圳服务+江门制造”跨市战略组合布局不断完善。
2024年是“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之年,江门坚持以头号工程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增强县镇村内生动力,着力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其中,“开平-台山”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规划工作积极开展,赤坎百年华侨古镇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文旅发展新地标,这些成效都是我市“百千万工程”积极成效的体现。
冯永文:我比较亲身参与到“百千万工程”的建设中。我工作的企业在去年主要在蓬江上巷村的立面改造中捐建了工程,同时在鹤山古劳镇大埠村的村容村貌整治也花了大力气和资金。整个参与过程,能感觉到在政府部门的牵头下,聚合了各方力量、资金,解决了很多工作难点。整体工程下来,促进了大埠村产业转型升级:通过“以田易股”改革,整合1500亩鱼塘和农田,统筹管理、份额分红,村民集体收入大大提高。文旅项目桑基围水乡综合文旅示范性美丽渔场落地。同时,基础设施大大改善,村道畅通、水体提质、环境舒适,村容村貌的提升令人感到欣喜。
关键点我觉得是村民参与度高:大埠村以新农村建设筹委会、爱心慈善会为纽带,发动村民、乡贤、侨胞捐资捐物,2023年以来共募集捐款超300万元,用于建设文化休闲场所。
胡日强: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我本人所在村是广东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所以理所当然最关心关注的就是“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开展。
近年来江门市委、市政府不断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实走深,这一点我深有感触,最直接的一点就是乡村越来越美了,每个村都非常注重人居环境整治,“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的推进、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绿美乡村建设、农房外立面改造、传统建筑保护等等,都使得村风貌得到了质的提升。再有就是乡村越来越富了,江门市通过产业振兴发力,不断带动乡村振兴,不少村现在都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产品,比如杜阮镇有些村不断延伸凉瓜种植产业链,台山一些村子深挖渔业资源,我们村则是通过发展农文旅融合带动村民致富,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随着“百千万工程”进入新阶段,我们也将继续为乡村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黎正文:作为江门政协委员和文旅从业者,我重点关注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下的文旅赋能,以及港澳、侨乡资源如何服务“百千万工程”与“绿美江门”建设。2024年,江门在政策落实中展现出三个鲜明特点:“百千万工程”强根基、“大桥经济”拓空间、“绿美生态”增底色。
“百千万工程”在江门市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各县市因地制宜,走出特色发展之路:蓬江区携手江海、恩平共建水都产业园,精准引入食品饮料企业;恩平市创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模式,打造"稻稻薯"现代化种植基地等。
而开平赤坎华侨古镇的建设成果令人瞩目。古镇通过修缮开发,成为集文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超 368 万人次,古镇内不仅有丰富的文化展示和非遗文创,还有精彩的文艺表演,如《归途》《铁花秀》等。此外,开平“梦回开平·侨海华韵”不夜城项目于今年春节开业,该项目与赤坎华侨古镇形成业态互补,丰富了夜间文旅产品供给,进一步助力区域经济发展。这些项目已然成为江门、乃至广东文旅的一张亮丽名片。
主持:城乡日新月异的发展,让我们的居住环境愈加舒适美丽,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惊喜和便利。我们记者也采访了几位市民,来听听他们有什么期待?
【市民录音】
市民A:希望多建设一些老人的设施,特别是高级一点的老人中心、娱乐场所等。另外多创造条件让老人一起玩,丰富生活。
市民B:希望多点长者饭堂,宣传也多点,不知道哪里有。
市民C:希望小孩跟老人可以一起玩的户外设施多一点。
冯永文:关于这个问题,大家留意一下最近发布的江门规划的新政。这就是从建设好小区、好社区的角度出发的。针对市民大众关心的养老服务设施、活动中心,里面有提到,是支持开发商在新建楼盘的时候考虑适幼化和适老化社区打造,支持建设更多的养老服务设施,不计算容积率。这就从政策层面释放更多的空间给开发商在规划的初始阶段,从零开始,在小区内建设更多的例如长者饭堂、理疗室等等居家养老的服务设施。而现有的养老服务设施,今年滨江片区也开始引入了一家新的可以服务片区的居家养老的机构。从以往的机构养老为主向着机构养老为主,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辅助的方向尝试。
主持:2025年广东省两会已经举行,对于今年的广东省两会,您比较关注的是哪些重要决议和成果?对于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有何期待?
李焱: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加快规划建设环珠江口“黄金内湾”,创新珠江口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发挥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等跨江跨海通道集群效应,抓好深江高铁建设,推动大广海湾经济区拓展多形式跨区域合作。这些都反映了省层面对于江门的期待和关注,需要江门把握外部的机遇以及政策优势,建立起区域合作的新视角,深融广拓区域合作的“大圈子”,创新与湾区其他城市的合作模式。
省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到高质量建设承接产业转移主平台和大型产业集聚区。江门是大湾区唯一一个省重点支持建设的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大型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达1395平方公里,可新增连片开发面积625平方公里,未来在“双通道”带来的机遇下,结合国土空间规划有序开发,积极建设万亿级的产业走廊和万亿级的产业平台,为江门加强区域协作、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充足的空间载体。
黎正文:2025 年广东省两会明确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具体路径。我比较关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文旅举措,尤其是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开平碉楼--赤坎华侨古镇打造成世界级旅游景区”,而江门(塘口)江澳青年文创小镇已是粤港澳大湾区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建设项目。开平在“世遗+数字化+文旅农体”发展方向上前景广阔,为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提供了优质平台。
对于即将到来的全国两会,我期待全国两会出台政策支持江门文旅发展、推出优惠政策助力大湾区青年创业。同时,也希望除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之外,江门发挥“大桥经济”“承东启西”的枢纽优势,成为新“大湾区合作区”,推动湾区资源共享与市场互通,吸引更多港澳青年融入湾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胡日强:今年省两会热烈讨论的乡村振兴相关议题让我倍感振奋,尤其是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更是与我们村农文旅融合的产业发展思路相契合。实际上,江门包括我们村在内的不少村总是愁“有故事没路子”,一方面有文旅资源但是没开发路子、“守着金山讨饭吃”,另一方面有产业发展的想法没吸引游客的路子、“酒香也怕巷子深”。这次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做好旅游与乡村、工业、民族、康养、赛事、演艺等领域的结合文章”为我们提供了开发的思路,并指出“优化境外人士来粤通关、支付、居住等便利措施”,期待后续省的政策措施的出台。未来江门也是要继续在“三点三精彩之旅”上继续做文章,希望能够持续盘活各村优势文旅资源,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同时,也比较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以侨为桥拓展对外交往交流。”大家都知道我们江门是千年侨乡、中国侨都,我们自己村里也有不少人都有亲戚朋友或者是他们本人就在海外,华侨众多是我们的重要优势,但是现今激发华侨力量存在着侨资投入新兴领域存在门槛限制、如何激发侨二代的身份认同与情感认同等问题,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发力点。
对于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期待能够在农村土地问题上有更多的代表意见,土地是农村最重要的资源,同时也是最大的优势,在发展新时期如何用好土地是激活农村发展潜力的关键所在,包括宅基地使用、土地流转、土地综合整治等各方面的议题是我比较关心的。
———————————————————————————————
【微信提问】
杨生:希望江门能加快城市交通设施建设,现时江门大道已超负荷运行,能否在现有条件下对道路进行改造?
李焱:江门大道在硬件方面可适当作改造方案,但拥堵问题要从交通体系上解决。目前东边滨江快线在策划当中,此外,由江门市投资建设的银洲湖高速即将开通,相信通车后会进一步缓解江门大道的交通压力。
【微信提问】
陈女士:我今年70岁,家住5楼,出入十分不便,所在楼宇加装电梯一直无法推行,希望政府部门能牵头推进老旧社区的微改造,让市民生活更加舒适。
冯永文:据江门市住建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江门市已累计启动旧楼加装电梯共957台,目前已完工投入使用611台。我们与步梯楼住户沟通,发现最大的工作难点是在于楼上楼下的关系处理,而并非部门之间的审批,我个人认为发挥居委会和楼长的作用,以邻里和谐关系为主来推进旧楼加装电梯落到实处。
【微信提问】
梁小姐:我小孩在紫茶北校区上学,该路段由于幼儿园和小学过于聚集,车辆违停、雨天等因素导致交通拥堵。
李焱:紫茶小学一个年级有十几个班,学校已超负荷运作,除了需要在蓬江区做好合理的布点规划外,学校、交通等相关部门也要针对周边路段作相关交通组织方案或者停车方案,令市民接送小孩更加方便。
【微信提问】
胡生:江门的工业发展有过很辉煌的历史,以前很出名的金羚洗衣机现在已销声匿迹,希望江门能重视在工业方面的投入,令江门的工业发展重拾辉煌。
黎正文:据2024年数据显示,江门市工业投资保持过千亿,并开展大规模升级改造,除提升产值外,我认为在创新发展方面可以参考邻近城市工业+文旅发展的现有做法,如一些特色产业(新会陈皮、台山海上牧场)融合文旅元素进行开发和发展体验项目。澳门也是以博彩、旅游、企业作为龙头,政府也会引导企业植入到社区开发多元化的非博彩元素,通过工业+文旅模式达到本地特色产业的宣传效果,从而增加产业的价值。
【热线电话】
吕生:希望优化江门旅游景点周边道路的基础设施,建议对三十三墟街道路进行扩宽,方便游客直达景点。
李焱:这要结合周边开发,再作完整的策划。我们会提醒相关部门做好这片区的规划,把道路通行效益提高,带动老城区复兴。
【热线电话】
邓生:蓬莱公园是中心城区主要的游玩场所,承载很多江门人儿时的回忆,里面部分设施目前处于丢空状态,感觉有些浪费资源,是否有计划重新改造蓬莱公园?
黎正文:我有一个设想,近几年大家也关注到街头文化(如:滑板),奥运体育项目是一种潮流且年轻的体育文化,国家也有相关举措培训新一代新兴运动员,如果场地利用创新运作起来,相信会吸引更多年轻群体为该场地带来流量。
邓生:旧城区银行营业网点相继撤走,营业网点每天只开放1-2个窗口,银行排队的基本都是长者,办理业务和轮候时间较长。
冯永文:现时很多银行推行智能柜台,我们也跟银行沟通过,可参照行政服务中心配备老年人引导员,区分服务窗口,尽量让年轻人使用智能柜台。
主持:节目已接近尾声,有什么话想跟市民朋友们说?
李焱:希望今年江门市经济越来越好,老百姓生活幸福美满,作为市人大代表,我会履行好做代表的职责。今天《民生热线》节目中市民提到的诉求,我会以此为今年的代表任务,继续为江门城市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冯永文:我是房地产协会会长,今年会在行业出发,继续为江门市房地产发展献言献策,令江门市城市竞争力走向湾区更强。
胡日强:欢迎各位听众到江海礼乐英南村指导工作,体验乡村振兴的成果,品尝本地美食,为江门的发展助力。
黎正文:在此向广大听众拜年,祝愿大家在蛇年事事顺利,身体健康。我作为港澳江门市政协委员,会继续为江门和澳门两地发挥积极作用,担当江澳两地的桥梁,促进江澳更多合作机会,实现江门市港澳融合和人才发展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