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江门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江门市广播电视台
第935期:江门市水利局

点击播放:第935期民生热线音频


43F7971B7D6C2B50C089540E1C06DD25.jpg

  直播时间:2025年4月11日11:00-12:00

  播出频率:江门电台FM100.2综合广播频率

  上线单位:江门市水利局

  访谈嘉宾:江门市水利局局长王作青

  江门市水利局副局长刘元飞

  江门市水利局副局长谭俊彦

  江门市水利局副局长张如意

  节目主持:邝杰岚

  主持:3月4日至11日,全国两会召开。2月5日,广东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我市也相继召开江门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和江门市两会,为江门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接下来,江门市水利局将如何贯彻落实一系列会议精神,促进我市水利工作高质量发展?

  王作青:市民朋友大家好,今年两会及全会的召开,为我们加快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推动我市迅速掀起水利建设发展热潮。接下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首要的是要构建安全可靠的江门水网,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年内我们将推动江门水网建设和防洪规划的落地落实,重点加快鹤山西江大堤综合整治工程、新会银洲湖海堤加固工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等建设项目,全面提升我市的防控能力水平。江门是一个农业大市,我们同步也谋划了创建台山和恩平两个大型的灌区,进一步提升区域的水资源的配置水平,为粮食安全提供更加有力的水利方面的保障。大家也都知道江门是一个水害灾害多发的地区。一般是前汛期受西江洪水的影响,中后汛期台风又多发,所以做好这个水害灾害防御,也是我们工作的一个重点。我们也是要抓早抓实抓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第二就是要深化用水管水体制机制改革,加强西江潭江流域的联合调度机制,完善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和潭江流域综合预报调度系统等智慧水利建设,推动防旱抗汛工作更为精准。这几年,我们江门市的水经济也蓬勃的发展,是广东的两个水经济试点的地市之一。我们要进一步健全水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机制,探索河权水权水库特许经营等绿色金融改革,把我们这个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第三就是要一以贯之强化河湖长制,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进一步建立健全全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这样一个河湖长制体系和河湖共治机制,持续释放优质的滨水空间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今年台山市的新昌水,江海区的礼乐河被评为广东省的水利风景区。也欢迎各位市民多到我们的水利风景区多走走,多看看,感受侨乡更多的水美体验。

  主持:的确,我们江门市水资源丰富,这些资源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但也为我们爱来挑战。今年我国入汛日期为3月15日,较多年平均入汛日期(4月1日)偏早17天。对今年我市的汛情有何预测研判?

  张如意:您说的没错,今年我国的入汛日期比常年提早了17天。主要是因为三月中旬的时候,我国其他的一些省市出现了一个强降雨的过程,达到了国家的入汛条件。但是由于今年以来我们广东省的降雨是偏少的,所以我市还没有达到入汛条件。广东省的入汛标准,是每年的3月1日起,广东的86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点中,累计有一半以上的站点日降雨量或等于或大于大于或等于38毫米的这个日期就达到这个条件的日期,把这个日期作为全省汛期开始的这个日期。如果说4月15号前还没有达到这个标准,那么根据有关规定,我们省就把4月15日作为入汛的日期。

  那关于今年的汛情,根据我们气象部门的预测,今年我市的气象年景主要是降水分布不均,且将呈现前焊后涝的一个态势。阶段性和局地性的气象灾害较为突出,暴雨灾害重,高温热害多,台风强度强且影响偏重。所以从研判情况看,今年我市的防汛形势还是不容乐观的。

  主持:张局也给我们科普了一下,我们经常说的汛期,标准是什么。那么市水利局围绕防汛备汛开展了哪些工作?

  张如意:为了做好今年的防汛备汛工作,我们从去年汛后已经部署开展有关的工作了。

  第一是及早开展了防汛备汛的大检查,全市的水利系统在今年的春节前就开展了防汛大检查,建立了风险隐患的台账,按照一宗一策的原则落实了整改措施。

  第二是落实了各级的防汛责任制,对全市有防汛任务的水利工程,包括水库、堤防、水闸、水电站、泵站以及山塘这些以及这个山洪灾害点防治点,落实了防汛责任人。

  第三是完成去年汛期被这个水毁的一个水利工程的一个修复工作。

  第四是持续完善我们的防汛应急预案和应急保障体系。汛前对各类洪水、山洪灾害的防御预案的修编,水利工程调度汛期的调度方案的修编。同时对防汛物资、设备进行了补充和调试,落实了各类的抢险人员和专家队伍,并且在汛前开展了防汛演练,做好了迎战汛期的充分准备。

  总之,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是我们水利部门的天职。刚才王局也讲到,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也是我们水利工作的重点重中之重。所以请大家放心,我们将坚决扛起防汛的责任,切实做好防汛的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主持:刚才张局提到,水利部门会对我们的水利设施进行检修等工作,水利设施是我们水利工作中很重要的一环,那今年我市有哪些重点领域水利建设项目?

  张如意:今年我市将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全年计划投资30亿元,实施水利建设项目133宗,重点推进西江潭江流域跨界重点支流综合治理工程、新会区新建甜水水库工程、台山市中型水闸重建工程、锦江河综合治理项目、恩平市水网改造及灌区渠系连通工程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的建设。另外,江门作为全省2个全域水经济试点市之一,我们还将积极推进各类水经济项目的实施,同步谋划推进潭江河流治理工程、创建大型灌区等项目建设,预计全年水利投资有望超过45亿元。

  主持:刚才您提到的水利项目建设情况和进度是如何呢?

  张如意:目前,今年计划实施的各水利项目建设正加紧推进,截至3月底,已开工项目87宗,已完成投资8.57亿元,投资完成率为28.6%,超序时进度3.6个百分点。接下来,我局将继续紧扣年度投资计划目标,扎实推进水利建设项目实施,不断补齐我市水利基础设施短板,持续筑牢水安全保障基础,为江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水利力量。

  主持:水利项目的建设归根到底是保护我们的水资源,造福各方百姓、惠及千秋万代。我们的市民对如何保护好江河湖泊、让绿水长流有何意见、建议呢?下面听听他们的声音。

  【出录音

  市民1:应该保护母亲河,对人民群众有好处。

  市民2:觉得现在我们的江河保护方面做得还是不够,比如一些河道和湖泊有垃圾。市民要保护好环境,使我们的水资源更加好。

  【录音完】

  主持:刚才我们听到市民很重视对母亲河的保护,保护母亲河人人有责,也提到有的地方可以再加强一下,请谭局回应一下我们怎样加强一下对母亲河的保护。

  谭俊彦:非常感谢市民对江河湖泊的关心,积极保护江河湖泊的确非常重要。近年来,我们也通过开展“清漂”“清淤”“清四乱”等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强河湖管理保护。首先,我们开展了水浮莲、垃圾等水面漂浮物的常态化清理工作。建立了“每年3次集中清漂+常态化保洁”等工作机制,通过潭江水专项资金对各个镇(街)河道保洁进行补助,确保落实河道清漂保洁工作。第二是分类开展水塘河道清淤,结合群众反映的淤积突出问题意见,通过开展“乡村月扫”等群众性清淤志愿活动以及结合水污染防治、黑臭水体治理、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等形式开展清淤,减少内源污染,保障行洪通畅,提升水环境质量。第三是大力清理整治河道管理范围内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四乱”问题。除了人工巡查之外,我们还采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技术手段,对重要河道岸线进行跟踪监控,发现一宗,清理一宗。

  河湖保护,人人有责。趁此机会,我们也呼吁各位群众不要向河道倾倒垃圾、乱堆乱建,同时也一起参与监督,若发现河道漂浮物、违法占用河道岸线等问题,立即通过12345政务服务热线进行举报建议。积极参加护河护水志愿服务活动,让我们携手行动,共同守护母亲河清澈安澜。

  主持:接下来我们继续关心一下西江大堤,西江大堤综合整治工程被列入水利部《七大江河干流重要堤防达标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建设范围,该工程目前进度如何?今年主要工作有哪些?

  刘元飞:好的,谢谢市民朋友的关心。我们江门地处西江的下游,沿西江的两座主要堤围是江新联围大堤和鹤山市西江大堤,其中鹤山市西江大堤是江门市鹤山市非常重要的防洪工程。他们它与沙坪水闸共同构成抵御西江洪水侵袭的外挡防线。捍卫鹤山市城区及5个镇,保护江肇高速公路、佛开高速公路、广珠铁路、广佛江珠轻轨等一大批重要基础设施,对保障当地工农业生产和人民财产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

  自2024年6月西江大堤综合整治工程开工以来,目前已完成堤防加固3.5公里,累计完成投资7600万元,预计在今年年底前能够完成剩余2.9公里建设,重点推进岩头至海溪段充填灌浆、悬臂式挡墙施工及3座涵闸重建等建设内容。    

  主持:西江大堤综合整治工程的建设对我市水利工作有何重要意义?

  刘元飞:西江大堤综合整治工程完成后,上述保护区防洪标准将达到100年一遇,堤防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可有效提高西江大堤防洪(潮)能力,彻底解决鹤山市西江大堤防洪短板问题,为鹤山市经济的大力发展保驾护航。此外,西江大堤综合整治工程还对堤顶道路进行提升和贯通,大大改善鹤山市沿江交通,为区域农文旅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主持:一年之计在于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把“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安全稳定供给”摆在了国家安全的首位。作为产粮大市,江门市水利局今年做了哪些工作来确保春耕开好局、起好步,为农业丰收提供坚实的水利保障?

  王作青:今年2月23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把“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安全稳定供给”摆在了国家安全的首位。江门作为产粮大市,今年以来我市水利部门以“保灌溉、稳生产、强基础”为工作主线,多措并举落实春灌蓄水保障。

  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个一套行之有效的灌区的用水调度的计划,做到用水精准匹配农时。在今年的年初,我们也发布了总河长令,组织开展水塘河道的清淤。目前完成了441个水塘,528公里的农田灌渠和241公里的河道清淤,清淤总量达到了三百多万立方米,大大的增加了毛细血管的这种疏水的能力。特别的要提及到的是,“十四五”以来,我们持续的加大中型灌区的节水改造。今年又将有三宗的中型灌区完成改造任务,完工后预计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的面积有13万亩,进一步提升了农田灌溉的保障水平。

  主持:在水利助力“百千万工程”开展方面,今年将有哪些计划?

  王作青:水利工作的方方面面,可以说都是为“百千万工程”服务的。比如像灌区的改造,修建堤围水闸、泵站,还有移民村的一些示范项目,都是为“百千万工程”服务的。今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今年我们着重还是着力推进城乡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把“十四五规划里的既定的水利任务,逐一的把它完成好。同时我们也将持续的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江门的样板。高质量的完成开平市国家水系连通和水美乡村试点县的建设,探索水利风景区加水经济融合发展的模式,发展水经济的新业态,也助力我市农文旅融合发展。

  主持:提到水利工作,市民也非常关注,一位听众杨小姐在微信平台留言了。

  【微信留言

  杨小姐:台风天要来了,希望我们的水利设施能做好准备,提前检查,加强养护应对汛期。请张局回应一下这个问题。

  张如意:感谢我们这个市民朋友对我们水利工程管理、水利工作的关心、关注。为了应对汛期,我们提前做了一些防汛备汛工作。刚才也讲到几个方面,包括落实相关的防汛责任人,还有开展检查,水毁修复,以及一个持续的完善相关的应急预案,应急的处置机制这些工作。比如说刚才我们市民朋友关心的这个水利工程的安全排查,我们其实从去年就是春节前已经开始全方位的对水利工程进行一个全面的排查。比如说一个水库,我们对闸门、大坝、机电设备进行一个检修调试。然后看看这个大坝有没有蚁窝,有没有鼠洞,有没有裂缝,如果发现这种情况,及时的进行修复。另外,对于防汛的应急预案的演练,比如说我们把这个物资看看够不够,然后这些设备抢险的人员对这块熟不熟,我们进行演练。比如说今年我们各级包括市一级,我们江新联围、锦江水库,还有市水利局,我们都进行了。还有一个县一级、镇一级都进行了一个演练,就实战检验我们这个应对,也就是说万一出出现了突发险情,我们怎么去去处置,能够做到确保万无一失,确保防汛安全。

  —————————————————————————

  【微信留言】

  徐小姐:前两个星期,我去杜阮踏青,见到那里有个水库水都很少了,其他水库好像水位也不是很高,会不会今年的水资源比较紧张?

  刘元飞:今年春天以来,降雨量普遍偏少,今年1月1日至4月10日,全市降雨量较常年普遍偏少56%,导致我市一些水库目前蓄水量偏少,今年目前的蓄水量相较于多年平均偏少了9.83%,但是目前我们用水还是比较有保障的,因为江门用水的结构是农业用水占大头,占将近70%左右。我们目前正通过几个途径来逐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灌区的改造,还有农业部门开展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等等这些基础设施的不断的完善来提高农业灌溉用水的效率;第二,我们通过加强与水库管理单位、加强将与下游的镇街村以及农业部门的沟通协作,精准制定放水时间,保障农业用水需求,还有我们也呼吁用水户要统一步调,在集中放水时间进行集中灌溉。在此我也呼吁广大市民,积极践行节约用水,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为保障全市生产生活用水作出贡献。

  【微信留言】

  李先生:以前我偶尔会见到有人划着船清理河面的垃圾,现在都不怎么见到了,可能大家卫生意识提高了吧,但觉得河道的清淤还是要定期开展。

  谭俊彦:河湖的保洁,我们主要还是通过常态化的保洁,以及水塘河道清淤两方面工作来开展。这几年,各地各级都通过落实专项经费,也有些地方落实了物业化的管理以及相关的水管单位加强日常的巡查、检查来确保河道的保洁清漂,同时我们每年举办三次的集中清漂,通过市里部署,上下级一起同向发力,避免了上游的漂浮物往下游推,左岸往右岸推这种情况的出现。目前来说,河道的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刚才这位市民朋友说到河道清淤的问题,从去年开始,省委高度重视水塘河道的清淤,这也是我们河湖长制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从去年的十月份开始,到下一年的汛期前是我们开展水塘河道清淤集中攻坚的阶段。我们充分发挥群众参与,以及利用各项水利工程来合力开展水塘河道的清淤。我们去年年底到目前清掉了三百多万立方的清淤量,清淤的效果还是非常理想的,也减少了内源的污染,也保障了河道的通畅,改善了水环境。

  【微信留言】

  叶小姐:水利部门应该和环卫部门多沟通,在人多的河边休闲场所多设置垃圾桶,以免市民找不到垃圾桶随手扔垃圾飘到江河里面。

  王作青:市民朋友的这个建议非常好。随着我们河湖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多市民朋友到河边水边进行休闲。大家有散步、有露营、有野炊,确实需要增加一些环卫设施。在增加环卫设施的同时,还要增加保洁的力量。我也呼吁大家更加爱护环境,不要随意丢垃圾,不要破坏河岸的植被,大家一起来保护我们河湖,让清水长流,美景常在。

  主持:去年,我市出台了全省首批水经济发展规划,全省2024年度水经济座谈会议在鹤山召开,我市作全域水经济试点经验介绍,现场调研和试点项目实施成效受到省水利厅领导和与会人员高度肯定,今年,结合水经济发展规划,市水利局将重点从哪些方面开展工作?

  谭俊彦:江门作为全省两个全域水经济试点市之一,经过一年多的试点建设,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了更好的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市政府审议了水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下一步方向。接下来,我们围绕水经济发展,主要从三方面发力:

  1.是抓试点建设。持续推进25个条件成熟、预期良好的水经济试点项目,重点推进源林生态乐园、桃花驿、小鸟天堂生态会客厅等总投资达34亿元的9个省、市试点项目,进一步探索发展滨水经济,以点带面推动全市水经济蓬勃发展。

  2.是抓机制创新。联合人民银行推动以用水权、河湖经营管理权和河湖生态产品为抵押质押物的绿色信贷业务,为水经济新业态发展提供金融支持。进一步完善并充分利用“邑起亲水圈”小程序,做好优质水资源及项目推介工作。

  3.是抓项目实施。结合重点文旅招商项目、省级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江门三点三精彩之旅”品牌建设等,理近期40个、投资145.26多亿元的水经济项目进行重点招商,加大水经济新业态、新项目的推介培育,推动水经济新业态不断发展壮大。

  主持:近日,省水利厅发布了第三批省级水利风景区名单,台山市新昌水水利风景区和江海区礼乐河水利风景区成功入选,成为西江流域片区及江门市首批省级水利风景区。《广东省水利厅关于水利风景区的管理办法》将于2025年4月1日起施行,围绕这一管理办法,我市将如何推进水利风景区工作?

  谭俊彦:目前,全省先后仅认定了3批次共10个省级水利风景区,其中我市礼乐河、新昌水成功入选,我市也成为全省省级水利景区数量排名第二的地市。随着《广东省水利厅关于水利风景区的管理办法》的出台,我们将以更大的力度推动水利风景区建设,争取在2年内,江门的每个县(市、区)都能有1个以上的省级水利风景区;5年内,我市实现国家级水利风景区“0”的突破。

  主持:如何以水利风景区为抓手,进一步推动水经济高质量发展?

  谭俊彦:1.是打造高品质滨水空间,让市民共享治水成果。通过水利风景区的建设,进一步展现近年我们江门碧道、重点支流、水美乡村等建设的成效,挖掘沿河资源,让一河两岸滨水空间成为市民休闲娱乐、运动健身、打卡拍照的好去处。  

  2.是培育绿色水经济业态,推动生态价值转化。结合水利风景区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研学教育、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生态渔业等绿色水经济业态,真正把人流动的量变为留下来消费的量,推动水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比如结合礼乐河水利风景区建设,江海区同步推动都市农业生态园、龙舟公园、月光宝盒生态养殖基地等建设,以碧道为纽带规划了多条滨水游泳路线。

  3.是构建可持续发展机制,实现以水养水良性循环。水经济发展好的河湖面貌往往都比较好,利用水利风景区助力水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可以反哺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与管护,逐步形成相辅相成、相得促进的良性循环。

  主持:近年来,我市碧道建设取得了突出成效,不少的河段,如西江碧道、城央绿廊碧道等成为了市民游客休闲娱乐健身运动的好去处。今年,在高质量推进碧道、绿美碧带和幸福河湖建设等方面,市水利局将有哪些计划?

  谭俊彦:1.是持续抓好碧道建设。截至2024年底,我市已累计完成397公里碧道建设,今年,我市将继续抓好台山金星湖、新会银洲湖等碧道建设工作,完成省级下达的8公里碧道建设任务。结合“绿美江门”生态建设,优化滨水绿化、慢行系统、亲水设施等,打造“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生态廊道。

  2.是积极打造绿美碧带幸福河湖。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总河长令部署要求,提前谋划一批绿美碧带幸福河湖项目申报省级建设名单,积极推动已初步满足省级幸福河湖、绿美碧带建设标准的河湖参与评定,到2025年底,推动每个县(市、区)建成不少于1条省级幸福河湖和绿美碧带。结合河湖基底、历史文化资源和“百千万工程”重点任务,统筹谋划、精准定位,有序推进县级全域幸福河湖建设,力争到2025年底,有1个县(市、区)开展全域幸福河湖建设。

  3.是努力争创国家级幸福河湖。根据国家级幸福河湖建设要求,目前,我市正在将台山市大隆洞河作为国家级幸福河湖向上申报,完成了幸福河湖方案的拟制和相关项目的储备工作,积极展示我市河湖的文化基底和治理成效,力争尽快实现国家级幸福河湖“零”的突破。

  【市民来电】

  吕生:建议我市蓬江区、江海区一河两岸的发展可以多往文旅方向推动,可丰富我市的旅游资源和市民群众的生活。

  王作青:游船经济、观光经济也是水经济其中的一部分。把江门的著名景点通过水路串联起来,打造水上的旅游线路是非常好的提议。其实我们政府的一些部门也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我们市的国资部门也已经在谋划这个事情。我们也希望市民能够早日坐上游船,从水上看江门,水上看骑楼,水上看我们城市建设的成果。

  主持:市民对于我市水利部门举办的水利宣传活动有何看法呢?现在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出录音】

  市民1:活动挺好的,小朋友也增加了节约用水的知识。我们大人也学到了怎么节约用水,学到了平时在家庭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小知识,譬如洗完菜的水可以用来淋花、冲厕所,水龙头开小一些,不要开太大。

  市民2:今天的活动节目很丰富,而且宣传的力度也很大,通过几个方面,不是单一的知识点宣讲。

  市民3:活动挺好的,使得我们学到了一些水知识,也可以进一步促进水文化,保护我们的水资源。我刚刚也去参与了有奖问答的游戏,拿到了礼品,工作人员介绍了我们现在的江河以及冰川保护,提供了相应的资料,使我们知道现在的水资源是很宝贵的,也促进了我们的小朋友可以通过这个活动收获更多保护环境的知识。

  【录音完】

  主持:为进一步宣传水利知识,江门市水利局做了哪些工作?接下来围绕水利宣传还将开展哪些工作?

  刘元飞:谢谢大家的关注和对节水爱水护水治水工作的支持!每年的“世界水日”“中国水周”都是我们开展水法律法规宣传、水知识科普,讲好治水故事、传播治水声音的好时机。今年我们无论是东湖公园的开幕式活动,还是进校园、进企业、进学校的科普宣传,市民对我市水资源的认知也越来越深刻,宣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接下来,我们将常规化持续推进水法律法规、水知识、水文化的普及宣传工作,拓宽多元化的宣传渠道,创新宣传模式,建立常态化的宣传机制,全面增强公众对水领域知识的认知,营造全社会爱水、惜水、护水的良好氛围。

  主持:节目的最后,面对汛期复杂多变的情况,对市民有哪些提醒?

  王作青:在这里提醒广大市民朋友,汛期要多留意电台、电视台、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关于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特别是要留意三防和教育部门的预警及有关停课停工通知;在户外时,要尽量远离可能发生洪涝灾害的区域。尤其是暴雨、洪水、台风影响时期,尽量减少外出,在坚固的建筑物内暂避,不要靠近山边、河边和涉水建筑物,以确保人身安全。同时,要提高防汛避险意识,学习掌握遇灾自救脱险本领,遇到危险及时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