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9日 以慈善超市推进开展慈善文化“五进”活动
以慈善超市推进开展慈善文化“五进”活动
直播时间:2025年9月19日11:00-12:00
播出频率:江门电台FM100.2综合广播频率
采访嘉宾:江门市新会区城东慈善超市服务项目负责人卢洁仪
江门市新会区慈善会工作人员梁芷菁
江门市慈善会副秘书长李艳庄
节目主持:邝杰岚
主持:欢迎大家收听本期《一周亮点》,我是岚岚。9月5日是我国第十个“中华慈善日”,连日来,我市多地持续通过不同方式开展主题宣传活动,传播慈善理念,引导、鼓励更多人关注并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本期节目,我们一起关注我市慈善事业的具体情况:
【出录音】
卢洁仪:我们的慈善超市划分了五大功能区域,分别是公益展销区、物资发放区、便民服务区、便民圆梦区和慈善文化宣传区。这边就是我们的公益展销区和物资发放区,现场所有的物资,都是由爱心企业、公益商家以及爱心人士捐赠而来的。
【录音完】
主持:我们刚刚听到的,是城东慈善超市服务项目负责人卢洁仪的声音。走进这一家位于新会区城东社区的慈善超市,可以看到货架上摆满了日用品、粮油等物资,不同于普通商超,这些物资销售所得,将作为公益善款用作慈善事业。这家特殊的超市背后,隐藏着社会各界对慈善理念的深度践行。对于城东慈善超市服务项目,卢洁仪和我们介绍说:
【出录音】
卢洁仪:慈善超市的服务项目,是新会区慈善会第九届慈善公益创投活动的项目之一。该项目由新会区民政局指导、新会区慈善会资助,新会区霁晖慈善超市发展中心承办。项目以超市的运营模式,将爱心企业、公益商家以及社会热心人士捐赠的物品,通过精准配给让困难家庭得到真正的帮助,以此促进社会公益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提供公益就业岗位、丰富社区公益文化等方式,实现社区慈善实践的闭环。
【录音完】
主持:慈善项目是将慈善愿景转化为具体行动、将慈善资源精准输送到需要帮助的个人和群体的“管道”。公益展销,只是慈善超市的其中一项功能。对于城东慈善超市项目更多的服务内容,卢洁仪和我们介绍:
【出录音】
卢洁仪:项目构建“139”慈善平台体系,即搭建1个慈善平台,集成“联合公益、定制公益、平台公益”3大功能,涵盖资源整合、志愿服务、慈善之星表彰、公益展销、精准扶助、公益活动、便民服务、慈善文化宣传、慈善项目展示9类服务。
项目通过设立慈善文化宣传专区,弘扬慈善文化。开展三大创新公益活动:“移动超市”打造可复制的流动公益站点,走进社区、商场、乡村等地,让更多群众能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构建“身边的公益”服务网络;“一天店长”公益体验活动,累计近40名儿童通过参与物资整理、物资发放、公益活动、公益知识讲解等实践环节,深入了解慈善超市运营模式。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培养公益意识与社会责任感,更推动公益理念代际传递,为慈善事业培育“未来力量”。“周六公益日”,以每周六为固定公益日,打造多元化的公益主题活动,通过爱心捐赠、便民服务、艺术共创等多元内容的特色服务,吸引更多人关注公益事业。
通过开展以上公益系列活动,扩展公众参与平台,也向公众普及慈善知识,推动慈善理念融入日常。
【录音完】
主持:提到慈善,我们或许会先想到街头的募捐箱、社区里的物资捐赠点,这些熟悉的方式曾温暖了许多人,却也难免面临“捐赠物资与需求错配”“帮扶可持续性不足”的困境。当善意难以精准落地、公益难以形成长效循环时,慈善超市这一模式有望打破这些局限,让慈善既保有温度,又通过社会力量的助力,让慈善更具效率与活力。新会区慈善会工作人员梁芷菁和我们介绍项目的创新与优势:
【出录音】
梁芷菁:新会区慈善超市项目相比以往慈善帮扶项目,在模式创新上有三大突破:运营上以慈善组织社会化运营整合社会力量,把资源、资金、服务形成闭环;理念上从“单一帮扶”转向“多元共融”,同步开展助困、助农、助残定向服务;形式上创新“一日店长”“固定公益日”等沉浸式活动,以“社工+社区+志愿者+超市运营”打造“139”平台。
项目优势凸显“实”与“透”:已链接13家企业捐16类8746份物资,对接84个微心愿、发2318份物资,开展150场志愿服务;建立了主管部门指导、慈善会审核、合作伙伴反馈、公众知情的四级监督体系,每月收支进行公示,既破解帮扶可持续难题,更成为全区示范标杆。
【录音完】
主持:慈善超市集多个功能于一体,既是困境家庭的“暖心补给站”,又是社区居民的“公益互动点”。然而,单靠一方力量,慈善超市难以持续运转。因此,企业等其他社会力量的入驻,有望进一步为超市的物资储备与运营提供坚实支撑,逐步打通慈善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梁芷菁和我们介绍目前慈善服务与社会领域深度融合的情况:
【出录音】
梁芷菁:新会区慈善会以城东慈善超市为重要载体,推动慈善服务与社会领域深度融合,积极对接李锦记、新宝堂、维达等本土企业接收捐赠,再由慈善超市负责物资精准发放,仅上半年便累计发放物资超4900份。
通过这个融合,有效汇聚社会各界力量,持续营造“人人可慈善、慈善为人人”的和谐氛围。自项目启动,慈善会始终坚守公益初心,既为居民提供暖心慈善服务,更聚焦区内困难群体,为低保、特困人员、残疾人、困境儿童等符合条件的家庭,提供精准便捷的物资申领帮扶,切实打通慈善服务“最后一公里”。
【录音完】
主持:以慈善超市项目为平台,城东慈善超市服务项目负责人卢洁仪和我们介绍,他们如何将慈善文化,将社会的温暖关怀精准送到需要的人群手中:
【出录音】
卢洁仪:如近期开展的“益”起行动专项活动,这是由新会区民政局牵头的项目,联合各个镇街的公服办共同推进,面向新会区11个乡镇的困境儿童落实精准物资帮扶。此次活动为300名困境儿童送去了1056份物资,具体流程是这样的:首先由各个镇街收集辖区内困境儿童的具体物资需求,慈善超市整合爱心资源后,制定出物资包清单;各镇街到慈善超市领取物资后,通过入户探访的方式,把粮油、纸巾、衣服等爱心物资精准送到孩子们手中。也有部分受助儿童和家长来到慈善超市现场,在志愿者的引导下领取物资。我们慈善超市就像是一个“爱心中转站”,接收物资后,再精准配给有需要的困难群体。
【录音完】
主持:一间小小的慈善超市,不足百平的空间里,货架上整齐码放的粮油、摆放整齐的衣物和玩偶,蕴藏着无限大爱。它没有华丽的装修,却成了社区里最有人情味的角落。卢洁仪作为项目负责人,见证了许多发生在超市中的感人瞬间,她和我们分享说:
【出录音】
卢洁仪:在慈善超市残疾人扶持就业服务中,精神残疾的小安曾极少参与社会互动。加入服务后,他不仅逐渐建立信心,更成了特殊群体申领物资的“贴心人”。
上月,一对聋哑残疾夫妻来申领食用油,进门后着急比划。小安立刻取来便签本沟通,关心他们的日常、帮测血压,还完成了物资申领。最后夫妻俩在便签本上画了大笑脸,反复点头致谢,眼里满是感激。
这正是项目初衷:让曾需帮扶的残疾人通过岗位找到自我价值,再用共情与细心帮助同类。小安从“被关怀者”到“助人者”的转变,正是“助人自助”的生动体现——既解决残疾人就业,更让善意在互助中循环。
【录音完】
主持:如果是有需要的特定人群,可以通过慈善超市进行物资领取。对于领取条件,卢洁仪和我们说:
【出录音】
卢洁仪:在物资发放方面,我们的服务对象主要针对新会区的低保户、特困人员、残疾人,以及有帮扶需求的困境儿童和家庭。
至于申请方式,如果要申领物资,申请人需携带本人的身份证原件,以及新会区户籍的低保证、特困证、残疾证、困境儿童家庭证明等有效材料,到慈善超市即可按规定定量免费领取物资。
【录音完】
主持:日前,民政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慈善文化“五进”活动。通知明确活动主题为“汇聚向善力量,共创美好生活”。慈善文化“五进”活动是什么?活动的开展又有着哪些含义?江门市慈善会副秘书长李艳庄和我们介绍说:
【出录音】
李艳庄:慈善文化“五进”活动是指慈善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是响应民政部等七个部门号召开展的系统性慈善文化活动。
举行慈善文化“五进”活动能将慈善理念有效融入社会各个核心场景,进一步夯实慈善事业的社会基础,推动形成“人人可慈善、处处有慈善”的社会生态,为共同富裕、社会和谐注入持久动力。
【录音完】
主持:慈善不是少数人的专属,而是需要打破场景限制,让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群体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参与方式。为推动慈善文化“五进”活动融入日常,江门市慈善会通过“线上+线下”的模式,通过理论+互动的方式,让更多市民朋友进一步了解慈善文化。对于开展的这些活动,李艳庄为我们详细介绍:
【出录音】
李艳庄:在线下,市慈善会联合江门一中、江门市天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多家爱心企业、爱心组织在江门奥园广场共同举办蓝天助学基金义卖义演活动,拉开我市“中华慈善日”活动的序幕。活动邀请爱心商家和师生志愿者共同参与,共同筹集善款帮助江门一中的困难学生。该活动累计已举办4届,每次的活动都吸引不少市民群众参与,有很多家庭带着小朋友来逛摊位,看表演,感受浓厚的慈善氛围。
在每年的9月初,市慈善会都会联合江门市福利彩票发行中心开展“蒲公英关爱行动”助学活动,资助我市高中考上大学本科的困难学生,帮助他们圆大学梦,希望受助学生能像蒲公英一样向四方传播爱与希望的种子,努力成为社会栋梁,回馈社会。该助学活动已连续开展10年,累计资助学生562人次,发放助学金144.8万元。
在线上,市慈善会开展了慈善知识竞赛活动和慈善知识小课堂,系统化普及慈善知识,多样化传播慈善理念,结合有奖竞答的方式对慈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普法宣传。今年的有奖竞答时间持续到9月25日,欢迎市民朋友关注“江门市慈善会”微信公众号,参与有奖竞答活动,赢取精美礼品。
【录音完】
主持:与此同时,我市各县(市、区)也同步开展各类“五进”活动。通过结合自身地域特点、人群需求与公益资源,“五进”理念进一步转化为更接地气、更具针对性的具体行动。关于四市三区具体开展了哪些有亮点的“五进”活动,又取得了怎样的成效,我们一起听听李艳庄的介绍:
【出录音】
李艳庄:各县(市、区)慈善会是我们的会员单位,他们也在“中华慈善日”期间也开展了各式各样的慈善公益活动。例如:
蓬江区慈善会在蓬江区荷塘镇开展规范村居慈善工作培训,组织镇内慈善工作者参与,推动慈善文化进乡村;在白沙街道长塘社区开展“慈善暖人心,社工伴我行”——中华慈善日宣传活动,现场派发中华慈善日宣传单张,开展趣味活动,推动慈善文化进社区。
江海区慈善会在2025学年注册之际,在江海区华兴小学校内举行社区公益市集暨点亮微心愿活动,吸引学生及家长超3000人参与,推动慈善文化进社区、进家庭。
新会区慈善会以录制小视频方式对慈善知识进行宣讲、向社会宣传慈善工作,用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的语言镜头深入解读《慈善法》。
台山市慈善会联合各机关单位在台山万达广场开展“中华慈善日”主题宣传活动,现场设有慈善宣传、公益服务、爱心义卖、文艺表演区、惠民工程宣传、反诈禁毒宣传、中医健康茶饮和健康知识科普等,结合各机关工作职能开展慈善公益活动,推动慈善文化进机关。
鹤山市慈善会在沙坪街道北湖广场举办2025年“中华慈善日”主题宣传暨慈善公益集市活动,现场设置慈善宣传区、公益服务区、爱心义卖区、文艺表演区、互动打卡区,为市民提供政策解读、便民服务、爱心奉献等多元体验。
【录音完】
主持:随着慈善文化“五进”活动在我市有序推进、各县市区特色实践多点开花,“汇聚向善力量”的理念已逐渐融入社区邻里、校园课堂、企业车间的日常场景。但慈善是需要长效机制支撑、全民持续参与的事业。如何让现有活动成果进一步巩固?让更多市民找到适合自己的慈善参与方式?这些问题,也成为推进“五进”活动的下一步思考重点。关于“五进”活动下一步的具体计划,以及市民朋友如何参与其中,李艳庄和我们说:
【出录音】
李艳庄:接下来,江门市慈善会将对照慈善文化“五进”活动的要求,一是系统梳理和升级现有的慈善项目,精准对接“五进”场景,让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群都能找到参与慈善的切入点,努力营造“人人愿参与、人人能参与”的良好氛围;二是联合爱心企业开展慈善文化宣讲宣传活动,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与凝聚力;三是继续发挥枢纽型慈善组织作用,推动完善市、县、镇、村四级慈善网络体系,拓展慈善项目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四是发掘“身边”的慈善故事,将视角聚焦于社区里的寻常角落、生活中的平凡瞬间,通过这些日常看得见、摸得着的温暖形象,让慈善理念真正走进市民心里。
【录音完】
主持:期待每一位市民都能成为慈善的参与者、传播者,让“汇聚向善力量,共创美好生活”的愿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图景。
节目最后,有一则城东慈善超市的活动预告:9月27日,他们将在新会区举行两场慈善公益活动,我们一起听听城东慈善超市服务项目负责人卢洁仪的介绍:
【出录音】
卢洁仪:本月9月27日上午9点到11点,我们会在御锦世家小区门前开展“双节同晖志愿同行”公益活动;当天下午5点到9点,也会在新熙花园开展公益活动。活动内容包括慈善互动、爱心捐赠、便民服务、慈善文化宣传等,欢迎大家前来参与。
【录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