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清一灭,江门在行动
直播时间:2025年10月17日11:00-12:00
播出频率:江门电台FM100.2综合广播频率
采访嘉宾: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首席科学家何剑锋
江门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何玉红
江门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师姜玉月
蓬江区白沙街道盛华社区书记、主任 梁嘉茵 等
节目主持:邝杰岚
主持: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听本期《一周亮点》。刚刚我们听到的,就是志愿者正在使用电动背负式喷雾器的声音。近期,随着基孔肯雅热疫情的反弹,江门迅速行动起来,从政府到企业,从校园到社区,从医护人员到普通市民,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到疫情防控中。江门将基孔肯雅热防控作为全市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志愿者和居民群众齐参与,向毒蚊发起总攻。面对复杂严峻的挑战,江门决定,10月6日至8日,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两清一灭”(清积水、清垃圾、灭毒蚊)爱国卫生大行动。据统计,“两清一灭”大行动开展首日,市、县两级派出党员突击队超2.5万人,群团组织迅速行动、各行各业积极参与、家家户户纷纷响应,宣传发动36万多人次。全市73个镇(街)排查整治蚊虫孳生地面积215.6平方公里,清理垃圾杂物4589吨,消杀灭蚊面积379.6平方公里。
经过连续作战,目前江门基孔肯雅热总体稳定向好,呈现下降趋势,新增病例数从高峰期的每日500余例,降至10月11日的157例。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场全民抗疫的行动,听听来自不同岗位、不同群体的声音。
【出录音】
钟秀明:你们要严格按照七天七招工作法做好防护,现在派发灭蚊片给你们,在早上7点到9点,傍晚4点到7点使用。
【录音完】
主持:刚刚我们听到的,是蓬江区环市街道篁庄社区网格员钟秀明的声音。社区作为疫情防控的基层阵地,承担着重要的防控任务。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党员志愿者分组行动,开展防蚊工作,是各个社区近期的“例行操作”。在蓬江区白沙街道盛华社区,社区书记、主任梁嘉茵和我们说,这段时间,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志愿者们都坚守在岗位上,开展入户宣传、环境清理、蚊虫消杀等工作:
【出录音】
梁嘉茵:我们联合市直单位和区直单位和社会义工,街道驻点人员一起到辖区清理卫生死角。很多居民楼楼顶都有平时不留意到的花盆、杂物,这些都会有积水产生,孳生蚊虫,所以我们会上门做通群众工作。
【录音完】
主持:开展社区防蚊灭蚊工作,其中的重要一环就是要清除卫生死角,防止伊蚊在一些隐秘的地方孳生。藏匿在楼顶平台、背街冷巷、房前屋后的杂物与积水,以及居民家中的花盆底托、水生植物,都是伊蚊孳生的“高危地带”。如何做好群众工作,获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从而开展“两清一灭”工作,梁嘉茵和我们说:
【出录音】
梁嘉茵:因为有些长者不舍得扔东西,我们收到其他居民的反馈后,会跟他们做工作,多数都比较配合,少量不配合的我们也会通过他们的子女,邻居去做通他们的工作,完成清理楼顶的工作,这一工作比较艰巨,这边的楼房是旧式的天井,要爬竹梯才能上顶楼,要在确保自己安全的前提下有序完成这一工作。居民也比较理解支持,我们也通过微信群、短信、张贴通知来提醒居民自己要做好清积水、清杂物、点蚊片来避免基孔肯亚热,大家一起努力,希望能早日回归日常生活。
【录音完】
主持:疫情防控从来都不是某一个人的事,而是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参与。在江门,不同群体都已经积极行动起来,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江门市怡福中学八年级学生戴语滢就把在学校学到的防蚊方法用到了生活中,还带动了家人一起参与防控,我们来听听她的分享:
【出录音】
戴语滢:老师教会了我们七天七招的防蚊方法,所以在家里我跟家长说我们一定要积极清理积水,装纱窗,平时还要多点蚊香,垃圾的话我们要及时清理。
【录音完】
主持:通过学校普及疫情防控知识,不仅让孩子们自己掌握了防控技能,还能成为家庭防控的“小小宣传员”,带动家长一起清积水、装纱窗、点蚊香、及时清理垃圾,这种家校联动的模式串珠成链,起到筑牢防控防线的效果。除了校园,企业和社会组织也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江门市总工会就积极动员干部职工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与防控工作,江门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何玉红介绍了他们的具体行动,我们一起来听听:
【出录音】
何玉红:我们全体干部职工全体共同参与,深入到蓬江区、江海区、鹤山,我们支援一线疫情防控工作,并送上清凉饮料和防蚊物资,我们还组织淘宝闪购的外卖员开展清积水灭蚊虫的志愿服务,动员超1500名外卖员张贴车贴,并组织滴滴代驾司机和外卖骑手,组织向绍彬爱心志愿服务队,累计已经有十批次队员超300人次投入疫情防控工作,还推出江门工会巡城马拍照上传活动,动员四万多名新业态劳动者参与环境卫生隐患点扫码上报。
【录音完】
主持:从支援基层一线到组织志愿服务,再到发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与隐患排查,凝聚起疫情防控的强大合力,也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组织在防控工作中的担当与作为。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疫情防控中也主动扛起了责任。江门市青年创业协会会长、广东小二街便利店有限公司总经理赖惠钢特意从外地赶回来参与“两清一灭”行动,还在自己的企业和门店推进相关工作,我们来听听他的心声。
【出录音】
赖惠钢:我是特意六点钟起床,从惠州赶回来参加“两清一灭”的行动。而且这段时间,我们自己在自己的企业和我们的门店都有进行这种清理的行动。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录音完】
主持:“这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赖惠钢的这句话朴实却有力。正是因为有担当的企业家,带动企业和员工积极参与防控,才能让疫情防控的触角延伸到更多角落,形成全民参与、共防共治的良好局面。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也听到了不少市民对于此次“两清一灭”行动的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出录音】
市民1:有用。在房间点了灭蚊片之后当晚没有蚊,我自己也会清积水,喷药之后没有蚊子肯定好,蚊子确实少了。别人花那么多心思也是想你健康。
市民2:清洁卫生,清积水,出外要穿长衫长裤,晚上点灭蚊片。
【录音完】
主持:说起基孔肯雅热,它究竟有哪些典型症状?我们又该如何科学应对呢?江门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师姜玉月对此有着专业的解答:
【出录音】
姜玉月:一般是发热、皮疹、关节痛,特别是年轻人,他会出现高热,高热之后,它会出现一个全身的一个散在皮疹。四肢的关节痛一般是以手指、腕、小关节疼痛为主。特别是家族一个聚集史,就是一人得病,全家遭殃,在家族里面的话会引起一个传播,在家里面要安装纱窗、纱门,然后还有蚊帐,清理家里的积水,可以喷一些相应的喷雾。穿长衣长裤,防止蚊虫叮咬,出现相关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然后进行隔离。
【录音完】
主持:或许很多听众朋友会好奇,基孔肯雅热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它又是如何传播到我们身边的呢?其实,基孔肯雅热并非新型疾病,早在1952年,这种疾病便首次在坦桑尼亚的基孔肯雅地区被发现,“基孔肯雅”在当地语言中意为“弯曲”,正是因为患者感染后常因关节剧痛而身体弯曲,这一名字也形象地体现了疾病的典型症状。随着全球贸易、人员流动的增加,病毒借助蚊虫媒介逐渐扩散到亚洲、美洲等地区。它的传播路径很明确,主要依靠伊蚊叮咬——当伊蚊吸食了感染基孔肯雅热病毒的人或动物的血液后,病毒会在蚊体内繁殖,随后这只伊蚊再叮咬健康人,就会将病毒传播出去。而且,伊蚊的活动范围广、适应能力强,尤其是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更容易孳生,这也让基孔肯雅热在广东地区的传播风险大大增加,这也是此次基孔肯雅热在江门出现反弹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需要我们警惕的是,目前尚无针对基孔肯雅热的特效抗病毒药物,也没有疫苗可预防,所以防蚊灭蚊、避免叮咬就成了防护的关键。
说到患者的感受,那种疼痛可能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基孔肯雅热患者白先生就分享了他的患病经历,让我们一起听听他的讲述:
【出录音】
白先生:平时在家里一直是清积水的,但是可能国庆这几天外出吃饭的时候,可能开窗通风,蚊虫就飞进来了,是小腿上被蚊子咬的。早上起床之后开始发烧,我主要是手腕痛,转起来都非常难受,就好像是我的手掌和我的小臂关节岔开了一样,小臂已经和手掌没有连接了,这种感觉就非常像脱臼,但是一转又非常的痛。
【录音完】
主持:听了白先生的描述,更让我们意识到做好防蚊灭蚊工作的重要性。基孔肯亚热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实际上比我们想象中更持久,虽然多数患者能在一周内好转,但如白先生所说的关节痛,会在部分患者身上持续12周以上,个别患者还会遗留关节功能损害,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对老人、儿童等群体来说,风险更高。除此之外,江门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师姜玉月还特别提醒,这种疾病尤其容易出现家族聚集性传播,也就是常说的“一人得病、全家遭殃”。所以在家中,我们要安装纱窗、纱门,使用蚊帐,及时清理家中积水;外出时也可以喷一些相应的驱蚊喷雾,穿长衣长裤,防止蚊虫叮咬。为了您和身边人的安全,一旦出现发热、关节痛等相关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并进行隔离。下边,我们一起听听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首席科学家何剑锋对基孔肯亚热在家庭传播的介绍:
【出录音】
何剑锋:一家都中招了,甚至一家的邻居同时中招的这样子我们叫家庭聚集性。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就是因为基孔肯雅热它的传播的速度要比登革热快,如果我们不及时的去就医,不及时把家里的蚊子给灭掉,那就会传播速度非常快。一个蚊子咬你,可能这个毒蚊子可以咬很多人。一个产卵也是,它不是产一处,通常是找3到4个孳生地去产卵的。这个病毒在蚊子当中的这繁殖的树木,种植的树木带来这种结果,所以我们要以快制快,大家共同努力减少这种孳生地,尽可能的家里面的绿植在这段时间内能够不养,可以不养。
【录音完】
主持:日前,江门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江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的决定》,并且自公布之日起就正式施行。这一《决定》的出台,意味着江门市防控基孔肯雅热有了明确的法治依据,如果违反了《决定》要求,就要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轻则限期改正、罚款,重则给予处分、追究刑事责任。那么,这一《决定》的出台有着怎样的意义呢?江门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广东法匠律师事务所律师李艳娜也有自己的看法,我们一起来听听她的解读:
【出录音】
李艳娜:是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具体举措,结合江门本地的实际,推动病媒生物防控工作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常规化。此前,佛山、中山、广州等大湾区多个兄弟城市都已经采取了类似的做法。
决定的主要亮点是,明确了市、县、镇、村四级主要的责任体系以及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强调了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推动群防群治,提出每月大扫除、定期清理重点区域等具体的频率要求。对不履行责任的单位、个人设立了明确的处罚措施。对单位,明确要落实市容和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保持环境的整洁,完善防暑防蚊设施。同时,要求单位配合病媒生物密度检测,不得干扰检测工作。对于个人,要求做好自身的清洁和防卫,例如每天要清洁房前屋后的垃圾、积水,防止病媒生物的孳生。安装纱窗、使用蚊帐等,不得在公共区域堆放杂物、饲养家禽等行为。同时,应急期间应当配合健康检测和防控管理。
【录音完】
主持:从政府出台法治保障,到医护人员坚守一线;从校园普及防控知识,到企业和社会组织积极行动;再到普通市民主动参与,社区筑牢基层防线,我们看到了江门这座城市在疫情面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基孔肯雅热的防控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我们每个人都保持警惕,坚持做好防蚊灭蚊工作,不松懈、不麻痹。
在这里也要再次提醒大家,蚊虫不仅是基孔肯雅热的传播媒介,还是登革热等疾病的传播媒介,有效防蚊灭蚊不仅能减少基孔肯雅热的暴发概率,还能守护我们免受其他蚊媒传染病的侵害。让我们携手并肩,从清理家中每一处积水开始,从外出穿好长衣长裤做起,用实际行动筑牢健康防线,共同守护我们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