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江门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江门市广播电视台
2025年10月24日 防蚊宣讲在行动

2025年10月24日 防蚊宣讲在行动

  防蚊宣讲在行动

  直播时间:2025年10月24日11:00-12:00

  播出频率:江门电台FM100.2综合广播频率

  采访嘉宾:江门市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协调科科长高雪丽

  江门市“百人防疫宣讲团”成员、蓬江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副主任黄樱枝

  江门市“百人防疫宣讲团”成员、江门市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雇员邓灿杰

  节目主持:邝杰岚

  【音乐】

  主持: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听本期《一周亮点》。刚刚我们听到的声音,相信不少听众朋友都在手机上刷到过,这就是近日刷屏朋友圈的《江门灭蚊神曲》。这一系列“神曲”的创作,有着哪些由来,除了这些歌曲,江门市又是如何多矩阵开展宣讲工作,助力筑牢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防线的?本期节目,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声音:

  包含《灭蚊阵线联盟》《灭蚊使者》等由脍炙人口的歌曲改编而成的“灭蚊神曲”,迅速在网络上唤起市民群众对防控基孔肯雅热的共鸣。对于这几首“灭蚊神曲”,作为策划、导演的江门市“百人防疫宣讲团”成员、蓬江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副主任黄樱枝和我们分享她创作的心得:

  【出录音】

  黄樱枝:我觉得用音乐传播的方式,会更朗朗上口、更能入脑入心。歌曲传播的覆盖面广,大家更容易听到,用耳熟能详的歌曲来做传播,旋律本身大家就很熟悉,再搭配相关内容,会让大家更容易接受。就像《外来媳妇本地郎》的主题曲,大家一听就有印象,已经形成了惯性认知,所以我们才会想到用这类熟悉的歌曲来改编。目前,改编后的内容转发量已经接近3 万,后台点击量也达到了100 万,从转发率和点击率能明显看到成效,说明大家是喜欢这种形式的,至少大家愿意停下来看,内容在欢乐的氛围里融入了核心信息,再加上我们在剪辑、拍摄上用了些吸引眼球的手法,不会让人产生审美疲劳,传播效果自然就好。

  【录音完】

  主持:日前,江门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制定《“邑”心抗疫文明同行——江门市精神文明助力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举办宣讲培训班,通过两名宣讲专家作示范演示,培训了一批懂政策、会宣讲、善沟通的宣讲员,组建江门市“百人防疫宣讲团”。对于宣讲团的组建,江门市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协调科科长高雪丽告诉我们:

  【出录音】

  高雪丽:在开展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的时候,江门市委宣传部第一时间就响应号召,组织宣传文化系统的干部职工下沉到结对社区,挨家挨户做宣传。过程中我们发现,还是有一些居民朋友对这个病不太了解,或者觉得没那么严重,不太上心。所以我们想用更“接地气”、大家一听就懂的方式来做宣传,让更多人知道基孔肯雅热是咋回事、它有哪些危害,以及怎么科学预防,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委宣传部牵头组建了“百人防疫宣讲团”。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能让大家真正重视起来,主动去清理积水、清垃圾、灭蚊子,一起筑起一道群防群控的健康防线。

  【录音完】

  主持:江门市“百人防疫宣讲团”由各行业代表组成,通过培养宣讲专家、打造标准课件,以多元化形式对宣讲团开展培训,为基层宣讲的开展打好基础。对于“百人防疫宣讲团”的培训和宣讲如何落地基层,高雪丽和我们介绍说:

  【出录音】

  高雪丽:首先,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举办了“邑心抗疫文明同行—精神文明助力疫情防控宣讲培训班”,培训了一批懂政策、会宣讲、善沟通宣讲员,组建江门市“百人防疫宣讲团”,通过市领导带头宣讲,“种子宣讲员”带动基层宣讲力量,以“一传十、十传百”的辐射效应,构建全覆盖宣讲网络。另外,我们跟教育、科普、医院、文艺协会这些单位联动,邀请医护人员、科普达人、文艺名家一起加入我们的宣讲活动,发挥他们的所长,丰富宣讲的形式和内容。再加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本来就有比较成熟的组织、发动群众举办活动的方法,所以,有了队伍、有了活动的阵地,有了协作机制也有了成熟的组织方法,这次宣讲才能这么顺地推进下去。比如,我们的宣讲员会深入到镇(街)、村(居)的文明实践所、站等基层一线,向街坊邻里讲解科学防疫的做法技巧,把防疫知识送到群众身边。就拿“科普夜市”来说,我们特意选在晚上、选在人流密集的夜市、商圈来宣讲,特别是国庆中秋期间很多商场、小区会搞一些节庆活动,我们将科普宣讲自然植入,准备了小问答、趣味互动游戏,参与就能拿到驱蚊液、蚊香等实用的生活用品。很多居民吃完饭散步路过,就被吸引过来,一边玩一边就记住了“清积水、清垃圾、灭毒蚊”的重要性。就是这种不刻意、不教条的方式,让大家愿意主动凑过来听、过来问,防疫知识也就悄悄走进了市民的心里。

  【录音完】

  主持:江门市“百人防疫宣讲团”的成员来自各个单位和组织,其中,来自江门市科学技术协会的邓灿杰,就曾先后参与过四场宣讲活动,他用简单易懂的语句和有趣的互动,为市民朋友宣讲防蚊灭蚊的知识。对于宣讲活动的开展,邓灿杰和我们分享了他的感受:

  【出录音】

  邓灿杰:我主要通过走进群众的方式开展宣讲,比如去了江海广场、江海万达这些大型商超,还有新华书店,都做过相关宣讲。考虑到最近大家比较忙,如果专门去社区组织宣讲,可能很难协调到位,所以我们调整了方式。

  哪里有大型活动,比如中秋晚会、国庆晚会,我们就会插入一个环节,在活动中做简单宣讲。内容主要围绕基孔肯雅热的传播机制、预防方法等,进行简要科普。

  我们宣讲团有统一、准确的PPT 作为标准材料,但讲解时会根据现场人群调整方式。如果现场小朋友比较多,就会多增加互动,比如提问“蚊子繁殖数量有多少”“基孔肯雅热有哪些基本症状”这类问题,活跃氛围。

  从实际效果来看,我讲的几场大型活动现场反响都不错。人多的时候能发现,小朋友们特别活跃,常会被吸引过来听;除了小朋友,成年人甚至老年人也很关心这件事——很多人原本不清楚基孔肯雅热,通过宣讲才了解到这种疾病的关节痛症状很严重,后遗症可能要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

  【录音完】

  主持:无论是在家庭出游常去的大型商超,还是在市民、村民茶余饭后休憩的公园、广场,开展面对面的线下宣讲活动,通过聚集群众、形成互动,进一步强化了“防蚊是共同责任”的意识,也能有效弥补线上宣传的“感知差”。在欢声笑语中,防蚊灭蚊的意识便悄然落在、扎根在群众心中。“百人防疫宣讲团”成员、蓬江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副主任黄樱枝和我们说:

  【出录音】

  黄樱枝:一开始很多市民对蚊虫问题不够重视,觉得“蚊子咬人有什么要紧,几十年都这样”,没意识到现在有些蚊虫携带的病毒危害有多大。所以我们必须通过线下科普宣传,让群众清楚这种病毒的危害性,以及当前防疫工作的重要性,这样市民才会配合我们的工作。另外,很多市民其实不知道,水培植物里的积水,只要三天时间,蚊子就能从卵长成成虫。正因为不了解这一点,他们就不理解为什么我们要清理绿植里的积水——觉得“以前都这么养植物,怎么现在要特意清理”。所以我们这类线下宣讲活动是很有作用的,能切实提升市民的健康防护意识,帮大家搞懂背后的原因,从而更主动地配合防疫工作。

  【录音完】

  【防疫线上公开课讲课声】

  主持:刚刚我们听到的,就是以双语录制的防疫线上公开课。如果说线下宣讲是一种“强互动”的方式,那么防疫线上公开课就更像是一座随时能够打开观看的知识仓库。作为线上宣讲矩阵的其中一环,通过邀请宣讲名嘴、医务人员、媒体主持人,录制普通话和粤语双版本防疫线上公开课20多节,并在“江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慕课平台”上线,提供免费观看与下载服务;此外,还在各类新媒体平台推出科普宣讲视频100多条,打造丰富多元的线上宣讲矩阵,让广大市民可随时随地轻松学习防疫知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防线更立体、更紧密,也更贴近群众需求。

  【出录音】

  高雪丽:在基孔肯雅热防控宣传中,“百人防疫宣讲团”尝试了各种“花式”的宣传宣讲方式,比如把防控知识编成朗朗上口的歌谣、快板,把宣讲搬进夜市、商圈,还录制了普通话和粤语版本的视频公开课。这些形式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走到群众身边去,用群众容易“听得懂”“记得住”的表达方式,通过文明实践活动的形式,让大家在轻松、有趣的氛围里自然而然地接受知识,这也是我们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一直秉持的“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的服务理念。

  【录音完】

  主持:尽管线上线下的宣讲已经覆盖了不少防蚊防疫知识,但在实际沟通中,宣讲团发现,部分群众对基孔肯雅热仍存在一些认知偏差,而这些误解有可能会影响防控措施的落实。对于群众中常见的误解,宣讲团成员邓灿杰和我们说:

  【出录音】

  邓灿杰:现在市民对清理水生植物的误解比较多。很多市民喜欢种花种草搞绿化,也会养水生植物,他们不理解:“我养水生植物这么久了,一直都有蚊子,以前都没事,怎么现在突然要我把这些绿植都扔掉?”其实关键在于基孔肯雅热的传播机制和以前不一样。这种病毒最初在非洲,不是靠蚊子直接飞过来传播的,而是先由非洲的蚊子传染给人,然后携带病毒的人从非洲来到这里,本地蚊子叮咬了这些带病毒的人后,就会携带病毒,再通过叮咬其他人扩散。现在的蚊子和以前不同,是可能携带病毒的,而且这类蚊子特别喜欢在水生植物的积水里产卵繁殖。就算不产卵,它们也会靠吸食水生植物的枝叶获取营养存活。所以只要家里有水生植物,就没法完全排除有蚊子的可能——哪怕是泥生绿植、没有积水不能产卵,蚊子也喜欢在这类环境里生存,这也是很多居民不理解“为什么一定要处理绿植”的核心原因。针对这些误解,我们会通过专门的视频重点讲解:比如污水、绿植与蚊虫滋生的关系,还有大家不太清楚的灭蚊片使用方法等,帮大家搞懂背后的逻辑。

  【录音完】

  主持:一方面作为宣讲团的成员开展宣教工作,另一方面,他们也作为志愿者参与到爱国卫生运动中。邓灿杰和我们分享,通过“宣讲员+义工”的双重身份,他们既能把防蚊知识讲给群众听,又能带着群众一起做,比如在社区清理积水、检查纱窗,亲手示范防蚊措施。这种方式,不仅让宣讲内容更有说服力,也让群众从“知道要防蚊”变成“跟着一起防蚊”,真正把防蚊灭蚊的行动落到实处。

  【出录音】

  邓灿杰:我一方面做义工,另一方面也是宣讲团成员,这两者的对比很明显。在没加入宣讲团、没参加培训之前,很多关于基孔肯雅热的知识,包括我自己都不太了解,以为它就只是简单的发烧。但参加培训之后,我才真正清楚这种疾病其实很严重——它不只是发烧,还会导致关节痛、关节肿胀等症状。也是直到深入了解后,我才意识到它的危害性。后来我们去入户宣讲,给居民讲解这些知识时,就能讲得很清晰。居民们听了之后,也会恍然大悟“原来这么严重”,只有让他们清楚了解危害,大家才会真正重视起来。

  【录音完】

  主持:群众看得见,自然愿意跟着做。黄樱枝和我们说,她所在的志愿者队伍白天在村里入户,开展“两清一灭”行动,晚上就接着在村广场开展宣讲活动,这种“做给群众看、说给群众听”的方式,慢慢打消了村民最初的不理解,甚至让大家主动加入进来搭把手,形成灭蚊合力:

  【出录音】

  黄樱枝:我们的宣讲和一线基层入户工作是同步进行的。因为我们有挂点村的任务,到村里后每天都有明确工作,比如负责某个网格的积水清理,大家会穿着义工服、戴手套、拿钳子,动手搬东西、清杂草,这些工作村民都能直接看到。白天干活,晚上我们会在长乔村开“村课堂”。先在村里广场支起小黑板,组织唱歌、让小朋友表演节目活跃氛围,再开展防蚊知识有奖问答——答对的村民能获得防疫物资当奖品,用这种方式吸引更多群众来现场。人多之后,我们就跟大家讲白纹伊蚊的危害、预防方法、环境清理要点,还有患病后的应对措施,把工作内容和方法清晰地告诉市民。市民对这项工作的态度,也从一开始的不理解,到逐渐了解,再到后期主动参与,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通过我们边做边讲、全面覆盖的宣讲,大家慢慢主动接受,还会和我们一起清理垃圾、清除积水,最终形成共同参与的合力。

  【录音完】

  主持:当宣讲员的声音化为村民手中的清理工具,当科普视频变成家庭里的防蚊习惯,基孔肯雅热防控的防线,早已从“一人讲”变成了“众人防”。而这份“邑”心抗疫的合力,也将继续守护着江门的每一个角落,让文明防控的声音,始终回荡在群众身边。

  当前我市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已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众人同心、携手攻坚,让我们一起主动清理家中积水、检查门窗防蚊设施,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定能打赢这场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攻坚战,守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