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江门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江门市广播电视台
2025年11月7日 共庆丰收好时节

2025年11月7日 共庆丰收好时节


共庆丰收好时节

  播出时间:2025年11月07日11:00-12:00

  播出频率:江门电台FM100.2综合广播频率

  采访嘉宾:中科智锐邑帮扶(江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海晶等

  节目主持:邝杰岚

  【出录音】

  活动主持人: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江门市庆祝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江门、崇左特色农产品推介活动现在开始……

  【录音完】

  主持:欢迎大家收听本期《一周亮点》,我是岚岚。刚刚我们听到的,是日前江门市庆祝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江门-崇左特色农产品推介活动的现场声。稻浪翻滚、果香扑鼻,这场丰收盛会不仅装满了农民的“粮袋子”,更架起了东西部协作的“连心桥”。本期节目,我们一起到活动现场,感受丰收的喜悦,同时探寻江门与崇左在农业东西部结对协作中的新进展、新成果。

  从海洋牧场的耕海牧渔,到“广东第一田”万亩良田的稻浪千重,从银洲湖畔新会陈皮的价比黄金,到全省四大名鹅之首马冈鹅的百万成群……在江门的山间田野、森林大海间,丰收的喜悦早已洋溢在每一寸广袤乡土大地上。近年来,我市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农产品品牌打造等方面取得亮眼成绩。下边我们一起听听江门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林小龙的介绍:

  【出录音】

  林小龙:江门是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广东省农业大市,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米袋子、菜篮子、海鲜铺子,有中国陈皮之乡、中国锦鲤之乡等美誉。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农业农村厅、省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江门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回顾“十四五”,江门市农业综合市场质量不断的攀升,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平均增速达到7.1%,在全省排第三。粮食生产、水产品年产量实现了双百万吨的突破,连续六年在全省粮食考核中获评优秀。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健全深化,国家龙头企业增至6家,省级龙头企业73家,营收超亿元的龙头企业54家,超10亿元的十家。农业品牌建设走在全省的前列,江门优品区域品牌日趋于完善,培育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6个,粤字号农产品113个,新会陈皮、台山鳗鱼等明星产品畅销海内外。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建设水平也不断攀升,培育“百千万工程”典型村406个,总数位居全省第三。台山十里水稻乡、万亩青蟹肥典型村纳入了广东省首批的典型村片区。

  【录音完】

  主持:在活动现场,市民能一站式采购包括新会陈皮、马岗烧鹅、禽蛋等来自江门三区四市的农特产,除此之外,市民朋友还可以买到来自黑龙江七台河市以及广西崇左的农特产,市民邹先生这天就和家人一起来到现场:

  【出录音】

  邹先生:偶尔散步发现在我们家没多远,散步正好发现就顺便买呗,觉得这个东西很棒,然后价格还挺便宜,很实惠的,基本上都是给我们底价。我觉得他们那个价格降得很低。我昨天刚在崇左看德天大瀑布,所以我对崇左印象很好。然后当时我没买到这些产品,第一次看到崇左的特色。

  【录音完】

  主持:在江门市供销合作社与七台河供销合作联社联合设置的摊位前,不少市民驻足询问、挑选产品。作为对口合作城市,两座城市的丰收在此汇聚。江门市供销集团侨通农产品有限公司经理李彪和我们介绍说,希望通过产品的展示,让市民朋友们了解来自七台河的农特产:

  【出录音】

  李彪:这次江门供销社参与此次展览,主要是联合七台河供销社和江门供销社各方面的农产品,希望推向江门和大湾区的市民,我们主要介绍江门的烤海鸭蛋,禽蛋是江门的六大农特产之一,因为江门供销社已经接入了它的全链条生产、采购,现在我们也开始做销售,形成全链条的服务,另外和七台河供销社,我们对口帮他们销售当地一些特色比如蓝靛果酱,灵芝孢子粉这些引入湾区,引入江门,将他们的优质产品推向江门的市民享受,两边通过全国的供销社系统进行对接,我们联合七台河供销社,进行互通互联,我们也有线上平台,上边也有七台河的龙江优品。

  【录音完】

  主持:丰收,不仅是田野里金灿灿的稻谷,更是广大农民鼓起来的钱袋子和农民朋友们脸上那一抹藏不住的笑容。本次活动,除了展示、推介特色农产品,还邀请了多位新农人代表,分享他们的丰收感悟。开平市永晖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陈小云就是其中一位,已经在农机推广工作的岗位上深耕了21年的她,荣获全国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全国农业渔牧丰收一等奖等称号和奖项。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方面,她和我们分享自己的故事:

  【出录音】

  陈小云:近年来我引进了大疆无人机,还有中联农机的广东总代理,还有沃德农机。我们完善了水稻生产、甘蔗、土豆、花生、红薯的传承机械化的方案。我们用农业机械化作业的工作效率相当于人工的工作效率的几十倍。

  我们助力农户降本增收,得到了农户的认可。通过政府的引导和企业的运营的现代的模式,推广了种植面积达七十多万亩,带动了农户大量的增收。累计培训了农业无人机的机手达到了5300多人,烘干中心也建好了,烘干量达1万吨每年,我们保障了农户颗粒归仓。风雨兼程,我收获满满,为农户提供了一站式的服务,成为了全国农机农事综合服务的保障典型的案例,构建成了广东省农业生产农机应急服务中心,形成了生产及防灾应急双重保障的体系。建设了江门的传承机械化的示范基地,建成了全国首个农机飞手的培训中心。

  我坚信农机不仅仅是一个工具,它更是我们农民的增收的金钥匙。我们广东有很好的大疆飞机,希望我们的飞机飞到我们的广西崇左。

  【录音完】

  主持:农业的深耕,需要一朝一夕的守护,更需要数十年如一日对初心的坚守。江门市新会区传诚陈皮食品有限公司创始人任霞,见证了新会陈皮行业的跨时代发展。1993年她来到新会,从最初的3亩自耕地,到如今的583亩种植庄园,从小作坊,一直到大规模的加工车间、仓储车间。2016年后,她开始尝试电商直播,分享陈皮知识,为农产品“出圈”增添新动力。她坦言,这都是新会陈皮赋予给农民的梦想和力量,而作为新农人,既要坚守初心,更要扛起社会责任:

  【出录音】

  任霞:其实做企业除了坚守初心,更重要是有社会的担当责任,那我们的社会责任,像我们疫情,我们捐献陈皮,还有物资助力抗疫,每一年都会去我们江门的特殊学校去慰问关怀,还有我们帮助“一村一品”,通过“一村一品”帮扶有需要的农民,用实际行动来践行我的社会责任。未来我会继续讲好新会陈皮的故事,让这个承载着侨乡文化与匠心新会陈皮走向世界,让更多人感受到新会陈皮的灵魂所在。

  【录音完】

  主持:中国农民丰收节自2018年设立,已成为展现各地农业发展成果、传递农民丰收喜悦的重要平台。广东省每年都积极参与庆祝活动,而在江门市庆祝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中,来自广西崇左市的特色农产品首次亮相,成为丰收和东西部协作的生动写照。对此,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刘楚雄有着深刻解读:

  【出录音】

  刘楚雄:近五年,江门全市农牧渔业总产值平均增速7.1,粮食生产、水产品产量实现双百万吨突破,成功打造了丝苗米、生蚝两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陈皮、大米、鳗鱼、茶叶、马冈鹅、禽蛋等六大特色优势的农业产业,新会陈皮、台山鳗鱼等拳头产品畅销海内外。江门崇左两地两次代表粤桂协作参与国家考核评价,为两省区在国家东西部协作考核中连续四年获得好,做出积极的贡献。今天,江门、崇左同期同地举办两地特色农产品推介活动,搭建产销协作平台。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农民丰收节和东西部协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百千万工程”以及粤桂协作的重要举措。接下来,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深化两地全方位合作,把握金秋消费季有利时机,实施“媒体+”赋能市场体系建设行动,促进特色农产品丰产丰收、产销两旺,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录音完】

  【出录音】

  活动现场声:3,2,1,请推杆……江门市庆祝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江门重组特色农产品推介活动正式启动……

  【录音完】

  主持:伴随着活动启动的,是粤桂协作项目和重大农业项目的集中签约。其中,中科智锐邑帮扶(江门)科技有限公司就与广西大新县的德天名仕酒业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签约,围绕崇左大新县特色农产品青梅进行加工销售,助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崇左市大新县农产品融入江门及湾区市场,拓展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对于这次签约,中科智锐邑帮扶(江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海晶和我们介绍说:

  【出录音】

  张海晶:我们现在对接的是大新的这款青梅酒。这款青梅酒是当地的一个地理标志产品,同时也申请了绿色食品的认证。这款酒口感非常的清香清纯,然后价格也不高,很适合咱们大众的市场。目前我们这半年以来,一直在跟他们在进行产销对接。尤其是在上周,我们在广州的白云区做了一场崇左市的农产品的展销会。其中咱们的青梅酒就是跟我们的广州的食品协会进行了产销的对接签约。会后他们也进行了产品的销售的沟通。目前他们有一个意向,就是前期先有一个三顿的酒的这样的一个试用,我们现在也在积极的配合他们来做这个产销对接。我们当然希望这样的好酒,尤其这样的一个绿色健康的食品,能够走到咱们大湾区,走到更广阔的市场。希望也为咱们江门、崇左两地的农产品的销售贡献一份力量。

  【录音完】

  【出录音】

  胡悦:这个就是根比较多一些,这个就是茎比较多一点,所以喝起来比较甘甜一点。

  【录音完】

  主持:我们刚刚听到的,是江门丽宫集团宁明丽宫粤桂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胡悦的声音。崇左物产丰饶,盛产坚果、八角等传统特色农产品。近年来,在粤桂协作政策支持下,江门丽宫集团宁明丽宫粤桂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还研发出以“宁明星油藤+新会陈皮”为核心的大健康产品。胡悦跟我们介绍说:

  【出录音】

  胡悦:为什么说我们要把星油藤和陈皮融合在一起,其实有一些政府的项目在里面的。我们丽宫集团在江门算龙头企业,我们把陈皮做成一个产业化的标准。在我们全国各地的话有很大一个庞大的团队的经销商。然后我们就接这个项目的话,就是要和崇左做产品研发,然后就想用陈皮来融合。其实这个星油藤的话,按照植物类来讲的话,它发凉的,但是陈皮的话是属于温补的,所以我们结合在一起,所以很多女性喝完之后它也不会很凉身体,就又把陈皮润肺化痰的祛湿的功效,然后再加上我们星油藤这个功效融合在一起。因为星油藤里面含的黄酮类物质,还有这种欧米伽3、欧米伽6、欧米伽9的物质还是非常丰富的,所以它会对我们这个心脑血管疾病,然后还有这种心脏,还有包括这个尿酸,还有包括有助于睡眠,会有这种功效。然后我们本身崇左那个生态环境比较好,所以我们秉着做一个零添加的纯天然的一个种植的一个工艺融合在一起。这次我们过来参展的话,主要是代表崇左和江门,然后做了一个新产品研发的一个成果。然后也是作为政府的一个指导我们这边的工作也是做一个深度的合作。

  【录音完】

  主持:江门-崇左特色农产品推介活动的成功举办,离不开两地政府的搭台,从而促进两地企业交流合作。中科智锐邑帮扶(江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海晶对此感受颇深:

  【出录音】

  张海晶:其实政府更多的是给我们一个推动的作用,一个是在产品的两端,给我们起到了一个很非常好的一个牵线搭桥和展示的作用。比如说咱崇左有哪些更好的产品,其实我们的政府一直在深入的挖掘,同时把这些产品能够很好的跟我们去展现出来,那我们的作用,就是更好的把这些产品从田间地头展现到咱们的百姓餐桌,甚至是在漂亮的商超里边。能让更多的百姓或者更多的消费者能够认识到它,然后购买它。

  也是能够让咱们城里的人能够认识到崇左这些来自山区的优秀的绿色产品,得到更健康的食材。

  【录音完】

  主持:江门与崇左的合作始于2017年,当时江门市结对帮扶崇左市,开启了两地的对口扶贫协作。2021年起,双方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新时代东西部协作,在产业、民生、文旅等领域全面合作,推动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共同发展。多年合作,为两地产业的合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张海晶也分享了这些年她感受到的显著变化:

  【出录音】

  张海晶:变化很大的。我们其实真正的是从17年就开始做帮扶。在咱们崇左和江门两地,我们是从21年开始就一直在两地之间搭建这个农产品的销售的桥梁,把崇左尤其咱们对口帮扶四县农产品输入到咱们江门。那我们江门邑帮扶平台,现在除了把产品销售到江门,也销售到湾区的各地,这个变化就很大了,其实对接的过程中,从最开始的农产品,初级农产品,到现在咱们各地区的农户,对咱们产品的品牌包装都有了非常好的意识。这个时候可能我们更容易进入渠道,更容易被消费者看到和认识到。我们这在这个里边就更多的时候能够把农产品输入到渠道里,让更多的供应商或者是采购商能够看到它,了解它,然后最终走到销售市场。

  像我们邑帮扶,除了有线下的展示店,我们线下在广州、深圳以及江门都有自己的展示店。同时我们也建立了线上渠道,线上渠道同时我们还跟一些央企的这种线上平台对接,其实这些渠道的建立都是更好的能够把产品能够输送出去。

  【录音完】

  主持:崇左作为中越边境的农业特色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江门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凭借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的优势,成为优质农产品的“集散地”与“消费端”。当东西部协作的画卷越铺越广,两地共享的丰收硕果也必将越结越丰。下边,我们一起来听听崇左市副市长黄覃梅在活动中的致辞,感受两地协作的信心与期待:

  【出录音】

  黄覃梅:江门与崇左深入贯彻落实粤桂东西部协作要求,自2021年以来,携手交出一份亮丽的协作答卷。在产业共建上,累计投入粤桂协作资金超过10亿元,共建产业园区15个,累计引进落地投产企65家,共投资达74.76亿元。新会陈皮、星油藤等融合项目产值突破了4亿元。在消费帮扶上,广东省及江门助力崇左农副产品销售6.53亿元。

  让壮乡优质的物产走进大湾区的千家万户,也让粤桂协作的纽带越拉越紧。今天的活动既是对过往协作成果的深化延续,更是我们共助农民增收、增进乡村振兴的具体行动。现场琳琅满目的江门、崇左特色农产品,既是两地丰收成果的展示台,更是粤桂协作情谊的见证地。每一处物产都凝结着两地农民的汗水与智慧,更彰显着生态、绿色、优质的核心特质。

  【录音完】

  主持:政策搭台、企业唱戏、百姓受益,江门与崇左的双向奔赴,让优质农产跨越山海,让发展机遇双向赋能。这场丰收节不仅定格了五谷丰登的喜悦,更绘就了东西部协作的动人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