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江门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江门市广播电视台
第318期:江门市民政局

 

在第318期的《民生热线》节目中,市民政局局长陈霞,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科科长陈文光,救灾和社会救助科科长曾凌峰就城市低保的提高,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的完善,绿色殡葬的推进,福利彩票的管理等问题,通过热线电话、短信平台与市民进行了直接沟通。

 

访谈内容

 

主持人:民政今年有何新的工作?

   民政今年重点围绕去年省委、市委《关于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实施意见》开展工作,并针对我市的薄弱环节进行加强,如扶持、培育社会组织,养老和社工方面,还有救灾救助、社会福利事业等。

 

主持人:政府购买服务正在成为现代政府发展的一种新趋势,民政部门近年也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效果如何?下一步还有没有这方面的计划?

答:政府购买社会服务作为一种公共服务供给的新方式,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展的一种新趋势。近两年,我市民政部门在这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共投入资金约300万元,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例如,晨光社工中心承接政府购买社区综合服务和居家养老服务,开展了社区邻里互助、创文、居家养老等活动,从而让民生工程建设更好地服务老百姓。

但我市政府购买服务试点面不广,专项安排用于购买服务的资金较少,购买的服务项目不多,未实现常态化、制度化和稳定的财力保障。

下一步计划,1、制定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项目目录,为社会提供适销对路的公共服务项目。2、进一步加大社会组织的培育力度,创造社会组织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一是启动“社会组织孵化实验基地”建设工作,为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场地、办公设施等保障。二是在政策、经费上给予支持,通过降低准门槛,简化登记手续,完善等级评估制度,加大“社会组织专项发展资金”投入力度,逐步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社会组织。

 

小姐:市福利院的养老服务需完善(热水供应没能很好满足老人的实际生活需求)。希望多搞些活动,丰富老人的生活。

 :前一段时间我们接到市民的意见,反映热水不够的问题,主要与今年的天气有关,我们知道这个问题后,及时向福利院作了反馈,让他们及时更新设备,以保证热水供应,我们会继续跟进这件事。去年底今年初,儿童福利院刚落成,有关的工作非常多,要搬运一些设备等,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非常大。我们会跟进这件,多搞些活动,提升老人的生活质素。

 

主持人:十三次全国民政会议强调要建立健全社会救助服务、养老服务,目前 我市的社会福利院、老人院的建设和投入使用情况如何?

答:我市共有福利院13间,其中民办福利机构6间。全市共有农村敬老院72间,2011年,我市养老福利机构和敬老院共有床位6186张。现我们正积极争取尽快出台民办福利机构扶持优惠政策,加快推进民办福利机构的发展,同时我们计划在离城区较近,条件较好的敬老院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在满足五保供养需求的前提下,发掘敬老院的潜在资源,向社会提供各类养老服务,以完善我市的养老服务体系。

 

主持人:请谈谈我市社会保障方面的情况。

答:2011年,我市顺利实施低保提标。提标后,我市城镇低保标准达到280~340元,农村低保标准达到180~230元。市政府确定:2012年全市城乡低保标准要全部提高到2500/年以上,即不低于210元。目前,我市的台山、开平、恩平的农村低保救助尚未达到上述标准(三市均为180/月)。为此,我局已建立倒逼责任制,并将与市财政局等单位紧密协作,加强对有关市(区)低保提标的协调督查工作,确保全市农村低保标准在今年内全部达到2500/年以上。

2010年,我省出台了《广东省农村五保供养工作规定》,明确规定农村五保供养标准要按部低于当地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60%确定。2011年,在各级努力下,各市(区)的五保供养标准全部达到当地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0%以上。全市全年共安排五保供养资金2515万元,共供养五保对象7265人。五保集中供养标准达到5003/年,分散供养标准达到4758/年。2012年,我局将按照市政府的部署要求,采取积极措施,与有关部门紧密配合,协调、督促各市(区)依法落实五保供养工作,确保各市(区)的五保供养标准在6月前按不低于当地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0%调整到位。

 

李生:鹤山市人,在村委会做了42年,退休已7年,退休后只有300-400元,待遇太低。

答:这个问题解释权不在民政,我们会把你的问题带回去,由社保部门给你回复。

 

主持人:对低收入群体还有何救助?

除了低保、五保户,还有低收入家庭,低收入家庭有一定的补助,目前各市、区民政部门都有医疗救助,救助后还有困难可申请二次救助。还有就是民政部门发动社会救助,对低收入群体进行慰问等。

 

主持人:清明节前夕,关于殡葬,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绿色殡葬”。绿色殡葬是指在安葬方式上趋于不占土地、不耗资源、没有污染的生态安葬方式。目前我市除了海葬外,可供选择的绿色殡葬形式还有哪些?实施情况如何?

  答:推行绿色生态葬法是当前殡葬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现我市除定期举办骨灰海葬活动以外,还大力推广树葬、花葬。目前新会长青墓园、蓬江区状元山陵园已推出了树、花葬项目,其它各墓园也正加紧进行准备,力争尽快推出。对于 “森林围城 树林进城”绿色行动,我们将联合相关部门,加强巡查执法力度,坚决治理毁林建坟,毁林祭扫的行为,全力配合做好绿色行动相关工作。

 

主持人:据了解,“十二五”期间,我市将积极推进镇、村级公益性生态公共墓地、骨灰楼(堂)建设,至2015年,各市、区的公益性骨灰存放设施实现全覆盖。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工作有哪些?

答:根据《江门市殡葬事业发十二五规划》的要求,我市将在2015年前全市各镇平均拥有公益性骨灰存放设施数量要达到 2 座以上。当前,我们与这一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建设任务很重。

  实现此项目标,要重点抓好如下工作:一是要高度重视。墓地、骨灰楼(堂)建设审批涉及到林业、国土部门等部门,各级要努力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努力推动工作的开展;二是要加大投入,各地要加强财政投入,多渠道、多形式筹集建设资金。三是督促落实。严格按照制定的工作计划抓好实施,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年度政府殡葬考核的内容,确保工作扎实推进。

 

主持人:我市将于425日举办第三次骨灰海葬活动,请问今年的海葬活动与以往两次有何不同?

:最主要的不同是:宣传发动时间和接受报名时间更长、更充足。主要是因为开展第一、第二次海葬活动的时候,工作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包括群众接受参与程度、群众的相关要求、以及组织工作是否严密等还没有很大把握。通过两次的实践,我们累积了一些经验,基本上对我市海葬工作的有关环节安排做到了心中有数,就想用多一点的时间进行宣传引导,长一点时间接受报名,争取多一些的群众报名参与。咨询报名电话3503134

 

主持人:当前不少群众反映墓地价格普遍较高,社会上经常出现“葬不起”的言论,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答:近年来这个问题确实群众反映较多。我想很有必要在这里向大家作个解释和说明。

目前,我市共有经营性公墓9个,销售价格均经物价部门审批。我局将进一步加强管理,完善制度,开展督促检查,确保各经营性公墓依法依规进行经营。

去年,根据省政府《关于强化全省殡葬基本公共服务的意见 》,我市明确自201171日起,凡持有江门市辖区内户籍的农村“五保”对象、城镇“三无”对象、城乡低保对象、重点优抚对象和其他生活困难的优抚对象,去世后遗体实行火化的,由政府免费提供包括10年骨灰寄存在内的12项基本殡葬服务,保障了困难群体基本殡葬权益。

按人们的传统观念,逝者需入土为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家的传统观念也正发生积极的变化。近年来,我们推出了树(花)葬、海葬等生态、节地的丧葬方式,也得了不少群众的积极响应。目前我市新会长青墓园、蓬江区状元山陵园已开设了树(花)葬区,并实行免费或低廉收费。其它公墓也将会陆续推出树(花)葬项目。同时,每年举办两次以上的骨灰海葬活动不会收取任何费用。因此,我在这里呼吁,希望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支持生态、节地的丧葬方式,既节省国家土地资源,又减少经济的开支,也不会出现“葬不起”的情况。

 

主持人:今年的福利彩票工作将如何落实改革创新、规范管理和文化建设三项要求?

答:2011年,我市福利彩票总销量创下4.49亿元的历史新高,筹集公益金约1.36亿元,其中江门留成4843万元,为社会福利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今年,我市将着力抓好改革创新、规范管理和文化建设三项要求的落实,以推动福彩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在落实规范管理要求方面。一是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彩票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均已颁发实施,为日后发展提供了强力的法制保障。今年我市将用先进科技手段和现代化管理方法助推事业发展三是切实加强资金监管。首先,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兑奖、彩票冲正等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资金规范运作。其次,严格按照今年32日新修订实施的《彩票公益金管理办法》规定,管好用好福彩公益金,促进我市社会福利事业的快速发展。

在落实文化建设要求方面。一是加强福彩文化宣传使之广泛传播。让公众在购彩时体验参与公益事业的快乐。二是在管理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福彩文化。首先,激发从业人员从事公益事业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其次,使其成为传播福彩文化的主要窗口;再次,是用福彩文化来提升市场竞争力;最后,把福彩文化融入到行风建设中,时刻警醒我们的队伍保持清正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