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江门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江门市广播电视台
第352期:江门市人口计生局

 

在第352的《民生热线》节目中,江门市人口计生局局长许彩华,政策法规科科长黄元霄、主任科员程适,科学技术管理科副科长孟伟就优生健康惠民工程的推进、计生奖励等,通过热线电话、短信平台与市民进行了直接沟通。

 

                热点问题

 

主持人:计生政策有没有调整?

现在有些专家的意见只代表个人意见,国家的计生政策没有调整,各省市都是执行国家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

 

主持人:优生健康惠民工程包括了哪些个项目?项目实施的时间,针对的人群,如何操作?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市出台了8项,包括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优生生殖健康知识百场宣讲项目、不孕不育专家巡诊项目、伤残儿家庭再生育关怀项目、避孕药具服务推广项目、计划生育家庭保险项目、科学育儿指导项目和“一元爱心”救治活动项目。下面重点谈谈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及“一元爱心”救治活动。

(一)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

1、实施时间:2010年正式实施。我市的台山市和开平市成为第一批试点单位,20124月,其它五个市区被列入国家第三批试点单位。目前,我市实现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全覆盖。

2、检查内容:国家规定为女性19项,我省在国家规定的19个项目检查的基础上,根据广东省高发遗传病的实际,增加了2项,即地中海贫血筛查和G-6PD(蚕豆病)筛查,总计女性21项,男性13项。

3、针对人群:新婚后计划怀孕的夫妇以及生育一孩后符合政策生育二孩的待孕夫妇。

4、操作方法:我市蓬江区、江海区的免费孕检与卫生部门的免费婚检和孕检统筹起来,主要在医疗部门操作。其它市区的免费孕的检都在人口计生部门的计划生育服务站。各市区根据实际情况操作方法稍有不同。截止10月底,今年累计为4.8万名符合条件的对象进行了优生健康检查,评估为高风险的有417人,全部进行了优生指导和跟踪随访。该项工作正紧张有序地全面开展。希望大家都积极参与优生健康检查。

 

女士:已故独生子女的母亲,扶助金什么时候能拿?

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从2008101日开始对全市计划生育家庭对象实行特别扶助奖励制度,独生子女死亡后没有生育(含依法收养)子女的,扶助金均按每人每月200元的标准发放。请带上独生子女死亡证明材料等到当地计生部门申请。

 

女士:免费孕前检查,双方都是独生,第二胎能否免费孕前检查?

生育一孩后符合政策生育二孩的待孕夫妇可以免费孕检,请到户籍所在地了解相关情况。

 

阮生:今年1月份超生了一个孩子,有人问他是否交了抚养费?什么叫抚养费?

根据广东省《条例》第五十三条的规定,对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应当按有关规定征收社会抚养费。社会抚养费是按照上一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定的,阮生可到户籍所在地了解相关情况。

 

主持人:看来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涵盖的面挺广的,相信广大的育龄夫妇都能到享受这些优惠政策带来的好处,生育一个健康的宝宝。健康的孩子,既给美满幸福的家庭带来欢乐,又有利于国家民族的兴旺繁荣。对于患有重疾儿童的计划生育家庭,据我们了解,近几年我市的计生和其他部门联合推出了“一元爱心”救治活动项目,现在这个项目的推进情况如何?

 “一元爱心”救治活动项目:是2008年开始启动,2009年正式更名“一元爱心”延续至今。主要是为计划生育家庭中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提供免费救治。该项目是由红十字会、人口计生、卫生部门联合来做的。目前救治10种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一元爱心”自2008年开展以来,至今共筹款1218.68万元,已有231名患儿得到成功救治,229个家庭得到关怀。其中,市直两家医院救治了143名。

今年我局通过调研协商,又与市红十字会联合制度的方案,增加了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救治,进一步扩大了“一元爱心”的内涵。下一步,我们计划扩大宣传,增加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救治。

如果有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的家庭可到户籍所在地申请。

 

女士:农村户口已生两个小孩,因病未结扎,入学要写计生证明,计生部门不开怎么办?

计划生育工作是系统工程,根据省的有关规定需要各部门相互配合做好这项工作。应到当地计生部门咨询,也可以打我局的政策法规科电话3276028咨询。

 

区生: 1981年已生一男孩,是独生子女。后来离婚了孩子跟了前妻。再娶了一个老婆,这个老婆也带了一个孩子来,就没有计生奖了?

按照省人大法规规定,由于你再婚,婚姻状况发生了变化,抚养权多了一个小孩,不属于独生子女计生奖励范围。

 

小姐(短信):有位朋友是事业单位干部,其夫人是香港居民,这样的情况要不要按照计划生育政策执行?

按照规定,这位事业单位干部要按照计划生育政策执行。

 

黄生:杜阮龙榜村为什么没有独生子女保健费?

我们会了解清楚再作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