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355的《民生热线》节目中,江门市财政局副局长梁炎浓、总会计师梁山涛、副调研员徐东亮、预算科科长邝世铭就我市财政运行状况,市政、教育等民生方面的投入,通过热线电话、短信平台与市民进行了直接沟通。
热点问题
主持人:今年以来我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的运行情况如何?
答:今年以来,我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运行总体平稳。从1-11月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支执行情况看,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17亿元,同比增长12.63%;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59亿元,同比增长16.42%,各项民生支出实现较快增长,其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农林水事务等科目增速较快,分别为34.99%、16.30%、31.21%、35.74%。我市各级财政部门坚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认真履行资源配置只能,着力保障好民生和各项重点支出。
余生:想问问地方财政对工人退休金的预算怎么样?
答:工人退休后按照社保政策领取养老金,连续7年国家都有出台政策提高养老金标准。财政收入主要支持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后企业缴交的养老金会比较正常,统筹能力也会强些。财政方面对养老金没有直接投入。对于困难家庭、五保户、优抚对象、孤寡老人,有相应的救助政策,比如临时救济、扶困助学、医疗救助等,都有相关的政策。
主持人:为建设幸福广东、幸福侨乡,今年以来我市财政投入民生方面的支出如何?
答:2012年,省继续实施“集中力量为人民群众办好十件实事”的工作部署,市委、市政府又提出市十项民生实事。全市各级财政部门集中力量将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深入开展价格惠民、优化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推进文化惠民、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强化养老助残服务、改善外来务工人员工作生活条件、抓好食品安全等民生实事工作放在首位,确保民生支出。全年预计全市各级财政拨付省十件民生资金27.24亿元(比年初计划21.9亿元增加5.34亿元),拨付市十项民生实事资金22.86亿元(比年初计划21.65亿元增加1.21亿元),剔除省、市民生实事中重复的部分,省市民生实事累计投入资金41.94亿元。全市财政部门高度重视省、市十件民生实事工作,确保民生支出。
主持人:谈谈财政部门如何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措施
答:坚持教育优先,促进教育事业发展。2007年—2011年,全市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累计达到123亿元,年均递增20%。力争到2020年,市财政一般预算教育经费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达到25%以上。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优先保障机制,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2006年秋季至2011年春季学期共五年,我市各级财政部门拨付免费义务教育专项补助资金已达13.88亿元,受惠学生达210万人。建立健全扶困助学机制,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受教育权利。2007年至2011年,我市各级财政共投入1.58亿元,受惠学生22万人。大力支持高等教育和民族教育的发展。市本级财政每年安排投入经费1.17亿元,尽最大努力支持五邑大学和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支持办好新疆班和西藏班。市本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拨款420万元,为民族教育给予支持,学校多次受到国家民族宗教委和上级教育部门的表彰。
主持人:财政部门近期对市政建设投入情况如何?市民普遍关注市区出行难、停车难如何解决?
答:(一)市政建设项目投资情况。据统计,2012年市区城市建设重点项目计划安排63项,总投资114.63亿元。
(二)解决出行难问题。东华大桥及里村大道分别于6月、7月通车。胜利大桥及胜利路人行天桥将于春节前投入使用,胜利南路预计在春节前可以单边通行。目前正在实施的建设路-迎宾路立交工程及整治周边环境整治项目,总投资4.84亿元,建设路-迎宾路立交工程从2012年9月25日开始围蔽施工,预计建设期两年。建设路-迎宾路立交工程建成后,较大程度地缓解市区的交通压力,解决出行难的问题。
(三)解决停车难问题。市财政将结合道路人行道改造的实际情况,安排专项资金,作为市区道路人行道“港湾式”停车位改造经费。建设中的迎宾广场兴建面积约20,800平方米的双层地下停车库,建成后较大地缓解市区停车难问题。
何生:想问问财政对残疾人子女的读书有无特别补助。
答:困难家庭、困难转复退家庭的子女读书高中有资助政策,残疾人子女目前没有相关政策,建议到当地的民政部门咨询,申请低保。
主持人:2013年我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盘子如何考虑?收入和支出重点关注哪些方面?
2013年是“十二五”时期重要一年。由于受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预计我市2013年财政收入难以实现较高增幅,将基本与经济增长速度相适应。2013年按增长10%安排,收入为291,060万元。按照保民生、促发展的要求,主要支出包括:
(一)加大力度改善民生,保障民生支出。2013年市本级投入民生的支出达到7.24亿元,比上年增加1.02亿元,同比增长16.34%。其中、教育、三农、社会保障及就业等较多。
(二)着力扶持经济发展,促进转型升级。2013年市本级统筹安排扶持经济发展专项资金2.04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31%。
(三)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模式。2013年市本级初步安排社会管理方面的专项资金规模为4,000万元,进一步支持发展社会组织、促进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推动政府购买服务以及落实我市“三打两建”资金,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管理水平。
(四)落实上级要求配套和考核相关资金。共安排配套资金18,386万元。“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对口帮扶等涉及财政投入指标和所需安排的资金都已落实安排。
(五)加大对基层的转移支付,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初步统计,2013年市本级对下属各市(区)的转移支付补助支出共4.75亿元。
主持人:财政部门如何做好“三公”经费公开工作?
答:“三公”经费指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根据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市县预决算信息公开的指导意见》(粤财预[2012]198号)精神,我市正积极做好“三公”经费公开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并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加以研究推进,计划于明年试行部门“三公”经费公开。目前我市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细化“三公”经费预算编制。(二)开展部门决算批复,夯实“三公”经费公开基础。
(三)加强数据分析,研究制订“三公”经费公开范本。
(四)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确保我市“三公”经费公开工作顺利推进。
何小姐(短信):政府的财政资金能不能在一些公益性的养老院介入?解决老龄化、养老场所少的问题。
答:从大财政的角度有这一项,主要通过政府购买的形式,目前市区有一部分已开展这项工作。
梁生(短信):价格调节基金目前的使用情况如何?能不能用这些基金直接当作年节的利是直接补贴给市民特别是困难家庭?
答:价格调节基金有其管理办法,专门用于菜篮子工程建设等方面的开支,近两年我市根据价格波动的情况及有关临时保贴作了一些规定,这些临时保贴只用于低收入家庭、困难家庭,与价格上涨有联动机制。按照市政府的规定,符合连续三个月CPI超3%及食品类的价格上涨连续三个月超7%等几个条件,即启动联动机制,通过价格调节基金对生活困难的家庭给予价格补贴。
赵生(短信):政府土地收入监管使用状况如何?
答:土地收入管理非常严格,有专门的规定,这几年我们都按照国务院的规定使用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城市建设和保障性住房建设。
罗生(短信):很多公共资源例如路边停车位能不能改变目前的停放模式,变为有偿。可以为财政增加收入。
答:现在相关的职能部门正在做方案,正在做这件事。
叶生(短信):江门明年要投建的项目不少,但按照江门目前的经济水平能否承受得起?
答:正因为我市的经济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有差距,更加要改善我们的环境,必须做好基础设施的项目,多方面筹集资金改善我们的环境,按照省的统计目前负债还在可承受范围内,属于可控范围。
主持人:明年的预算如何?
明年的形势也很严峻,我们在做明年的预算做得比较稳健,初步考虑增长10%,按照这个目标努力,预计可以实现这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