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屏幕,隔开空间与距离,却阻隔不了传播知识的热情;疫情给社区矫正对象集中教育按下了“暂停”键,却困不住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的脚步。今年以来,市司法局依托互联网,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深入开展线上“集中”课堂教育,有力地促进社区矫正对象的改造,实现教育“全时空”,学习“不打烊”。
组建教育队伍
落实试点推行
教育矫正是社区矫正的中心任务,是实现社区矫正目的的最重要方式,是检验社区矫正效果的关键。市司法局委托天健社工中心组建线上教育队伍,通过试验直播平台,率先对新会区部分社区矫正对象进行试点网上授课,组织3个镇街的司法所共80多名社区矫正对象利用手机终端进入线上学习课堂收听和观看。“满满的正能量!深入浅出、以案说法的具象课堂教育,告诫和警醒我们应当遵纪守法,凡事三思而后行!”课程结束后,社区矫正对象踊跃地通过线上发表自己的课堂收获和感言,纷纷点赞这样灵活便捷的“云端”课堂教育。
老师线上讲课
整合司法资源
教育“新菜单”量身定制
根据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特点和共性问题等,通过收集各市(区)司法局的意向需求,市司法局精心制定线上教育“新菜单”。“新菜单”整合了社工、律师、心理咨询师等资源优势设计的形式多样的订单式课程,各司法所可依据“菜单”结合本所实际情况和社区矫正对象的需求进行“点餐”。项目社工根据需要,在指定时间提供对应的远程课程讲授服务。
各方齐助力
教育帮扶“零距离”
线上“集中”课堂教育既能避免人员聚集带来的风险,又能在同一课堂内对众多社矫对象们进行授课,优势明显。各市(区)司法局从自身需求出发,以提高教育效果、实现社区矫正对象思想认识正向转化为目标,积极做好上传下达、宣传推广工作,并纷纷为线上“集中”课堂教育出谋献策,让“零距离”教育帮扶真正发挥效用。在第一次正式按需求“菜单”开展《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解读》和《心理课堂——情绪减压》线上课堂教育的当天,观看人数达570人,留言和评论超过1000条,社矫对象反响热烈,取得了良好的开局。
“教育帮扶的治‘本’功效,是实现社区矫正对象在矫正期间和解矫之后祛恶归正、顺利融入社会、不再重新犯罪的关键所在。”对于社区矫正教育工作,市司法局社区矫正业务负责人恳切地说。通过与社工机构的携手合作,市司法局在社区矫正治“本”上下大力气,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不断创新社区矫正教育方式,多途径、多渠道促进教育帮扶效果,为平安江门、法治江门贡献应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