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来,江门市应急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增强政治意识、站稳政治立场、加强政治建设,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决落实国家、省、市工作部署,推动形成“全灾种、大应急”工作格局,以学史力行的实际行动和实际成效,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为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责任落实有机制
一是高位推动。市委市政府高位牵头构建“大应急”格局,调整市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组织架构,印发了《江门市党政部门及中央、省驻江门有关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明确“大应急”工作机制。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党组会、市政府常务会等听取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汇报20余次,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就安全防范工作作出指示批示,凡重要时间节点均深入一线开展检查督导,并亲自协调解决应急管理重点难点问题。
二是压实责任。及时调整安委会、减灾委、三防指挥部和森林防灭火指挥部成员单位,修订党政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安全生产约谈制度、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工作规则,建立森林火险气象趋势分析预报会商制度、扑救森林火灾协同工作机制、防汛防风会商研判机制、应急预警短信全覆盖发布机制等,切实压实责任。
二、党建引领有力量
紧扣“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目标要求,扎实推动党建和应急管理深度融合。第一时间组织成立市应急管理局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制定《中共江门市应急管理局委员会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围绕5项专题学习、6项政治引领系列活动、4项推动重点工作任务落实布置、15项“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有序有力地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出成果、见成效。
自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召开党委扩大会议集中学习48次,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16场,发表心得体会逾200篇,高质量完成“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15项。2021年,我市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0.44%、16.62%、23.95%。
三、主责主业有成效
一是汛期人员“零伤亡”,组织会商研判256次,启动应急响应4次,科学应对7次强降雨和5次台风影响;
二是森林火灾“零伤亡”,投入调查员1245人,排查森林火险隐患点10232个,全市森林火灾火场面积同比下降12.2%;
三是放管服工作获肯定,通过简政提速,实施行政审批委托制、承诺制、容缺制、办理事项提前告知等措施,提升便民服务质量,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得到国务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办公室肯定;
四是宣传教育见效果,充分利用各报、媒、端和公共设施等多元化渠道,并采取“谁执法谁普法”、专项约谈、警示培训、主题宣传等方式,线上线下全方位全天候立体宣传教育,进一步营造关注安全的浓厚氛围。2021年,防灾减灾日和安全生产月等系列主题活动,超140万人次参与。
五是本质安全有提升,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工作有序推进,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金属冶炼、渔业等行业参保率均达100%;各行业领域生产安全事故防范遏制工作成效显著,2021年,全市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同比分别下降45.71%、27.27%、55.56%。
四、风险防范有举措
一是全面排查安全风险。统筹开展全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庆祝建党100周年安全防范专项行动、系统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工作等重点任务,深入推进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有限空间、城镇燃气、建筑施工、水上交通和渔业船舶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督查督导。2021年,全市监督检查企业6390个,监督检查企业14606次,行政处罚210次,处罚金额859.29万元,整改隐患17794项。
二是切实落实防灾保障。落实“三个联系”和特殊群体临灾转移“四个一”制度,果断转移和安置群众19937人;统筹抓好防旱抗旱工作,防旱抗旱出动1.7万人次,投入资金超1700万元,人工增雨作业3次;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动态管理,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较2021年初净减少18处;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和避难场所建设,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应急物资仓库500个,物资523万件,避难场所1712个。
五、 示范引领出成果
全力推进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全面梳理全市气象、地震、水旱、海洋、森林火灾等五大自然灾害致灾因子,重新整理5728条历史灾害数据;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九项工程如期推进,涉及我市的41项任务已基本实现阶段性预期目标;73个镇(街)均完成乡镇(街道)“四个一”应急管理体系全覆盖的建设任务;438个行政村(社区)完成防灾减灾救助能力“十个有”建设;101个社区创建获得“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创建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45所,国家级示范学校3所,省级示范学校6所,市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示范基地2个。
六、应急能力有提升
一是完善预案体系,修编公布《江门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多个市级预案,预案体系更加完备;
二是加强应急演练,全市系统开展100人以上各类应急演练共15场,约3600人参与;
三是强化层级落实,全市完成市县镇三级应急管理机构组建工作,市县两级实现编制、机构、人员、经费“四到位”,县镇村三级形成应急管理机构工作网;
四是融合各类队伍,强化各应急救援队伍联动互补机制和军地协作,目前全市共组建应急救援队伍766支(其中省级4支、地市级73支、县级351支、镇级338支)。
五是发挥智库作用,组建了有200多名行业权威专家的应急管理专家库,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第三方提供专家服务,充分发挥应急管理专家咨询参谋、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的作用。
六 是科学有效处突,进一步强化应急协同响应,做到人员、工作、报送三到位,有效保障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2021年,有效参与处置了“4.28”西江广中江高速滨江大桥附近水域两货船碰撞翻扣事件、“5.26”江海礼乐街道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中毒事件、“8.1”台山都斛镇因强降雨导致多名人员被困事件、“9.16”赤鼻岛附近海域翻艇事件、“11.23”江肇高速运输车辆硝酸泄漏事件、“11.26”江海区企业厂房火灾事件等突发事件。
七、智慧应急有保障
应急管理各类数据整合成“一张图”,打造风险灾害监测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智慧应急”创新工程上可接省应急管理部门值班值守,下可通过江门应急“一键通”移动应用直达1100名应急干部、2828名灾害信息员、8357名三防责任人,构建五级应急指挥体系。“智慧应急”创新工程建设工作实现应急资源信息准确上图,支持决策指挥官通过“一张图”快速分析灾害救援现场周边资源分布情况,并精准下达资源调度指令。覆盖市、县、镇三级的应急单兵视频调度系统,做到应急现场通讯系统快速搭建,实现前方指挥部、后方指挥中心与灾害现场之间的通讯畅通,事故灾难救援一线现场信息快速回传。
八、春华秋实,岁物丰成
回首来时路,江门市应急管理局收获满满!2021年,江门市应急管理局被评为第一批江门市节约型单位、江门市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在执法普法评议中获评“优秀”。在广东省第一届应急管理优秀宣传作品展播活动中,9个科普作品获奖,单位获优秀组织奖。“江门应急管理”南方号获2020南方号年度“政务公开奖”,“江门应急管理”微信公众号获2020年度江门市“十佳特色政务新媒体”,《防灾减模拟体验馆》新媒体作品获2020年度江门市“十佳创新传播案例”。
全市应急系统有8人次获得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的先进个人、身边榜样等荣誉称号表彰,其中,鹤山局张定文同志被评为“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工作者”,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会见。
市中心城区森林消防大队获得全省第二届森林消防技能大比武团体总分二等奖。在单科目竞赛中,泵车结合以水灭火科目获得团体一等奖,理论知识竞赛科目获得团体二等奖,定向越野识图用图和3000米负重跑获得团体三等奖。
发展无穷期,改革无止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2022年,江门市应急管理局将务实笃行,奋勇争先,继续谱写应急管理工作新篇章,为推动侨乡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应急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