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直机关党员战疫突击队开展紧急集合演练。
“我参加”“我报名”……日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机关党委收到紧急信息,需支援蓬江区江华社区疫苗接种工作,立即在局党务群发出招募通知,不到10分钟,先后有9名党员报名参加。每次通知一发出,党员梁荣杰都迅速报名,认真完成交付的任务,“我是党员,我先上,已经成为一种默契和共识”。
这样的场景,在市直机关并不鲜见,无论是疫情防控还是文明创建,总有党员冲锋在一线。
社区是城市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为充分发挥机关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用,市直机关深入开展机关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双服务”工作,推动资源力量下沉,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用党建这根“针”,穿起基层治理“千条线”,助力江门打造国家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标杆城市。
文/图 黎禹君
突出“平战结合”
完善“双报到、双服务”工作机制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关键是体制机制创新,市直机关党组织坚持以“双报到、双服务”为抓手,进一步统筹整合平台资源,推动工作联做、资源联享、难题联解,为基层治理赋能增效。
为推动“双报到、双服务”工作精细化、常态化管理,市直机关全面依托线上系统进行日常管理,推动在职党员全员下沉居住地,融入基层“网格”工作,实现党员工作生活在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截至目前,市直机关87个单位党组织和1.3万余名在职党员已在线上报到。
在此基础上,根据当前的新形势新任务,市直机关工委在市直机关建立了机关党员平战转换工作机制。立足“平时”服务,在市直机关全覆盖组建“侨都党旗红”机关党员先锋队,由各单位根据“双报到、双服务”社区的工作需要,广泛开展党建指导、应急救援、疫情防控、政策宣传、便民服务等服务工作,推动在职党员常态化参与基层治理。
同时,着眼“战时”应急,市直机关工委从市直机关党员先锋队中挑选相对年轻、战斗力强的1000人组建了30支“侨都党旗红”机关党员突击队。当发生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重大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即时启动“战时”应急服务,第一时间集结机关党员突击队,快速下沉社区网格,确保应急支援服务迅速到位、有序开展。
此外,我市还建立健全考评制度,将市直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开展“双报到、双服务”工作情况纳入机关党建“插旗亮牌”目标化考评、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党组织和党员“红色指数”评估等,进一步调动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聚焦基层需求
提升“双报到、双服务”
工作精准度
今年3月,市委、市政府接待处党支部组织开展了“点点爱心 汇聚成河——爱心饭盒捐款”活动。自2017年以来,针对联系社区有多名孤寡和空巢老人的情况,市委、市政府接待处党支部开展了“红色爱心饭盒”活动,还纷纷为“爱心饭盒”捐资。截至目前,累计捐款1.3万多元,送餐近300次……
“双报到、双服务”不能自弹自唱,必须真正结合基层需求,整合机关资源,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
市直机关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直接对接社区需求,市直机关单位党组织结合干部锻炼培养,选派了87名熟悉党务工作、热心社区公益事业的党员干部担任报到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通过定期参加“大党委”联席会议,主动与社区沟通联系,结合社区治理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合理设计服务项目。
同时,通过构建“社区居民需求清单”“社区党员服务清单”“驻区单位党组织服务清单”等“三张清单”,推行“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组织和党员接单”模式等,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好事。如:今年3月我市启动分级分层区域核酸检测后,根据社区点单,市直机关4700多名党员闻令而动,分批奔赴“双报到、双服务”社区,风雨无阻开展为期3天的防疫志愿服务,构筑疫情防线。
值得一提的是,市直机关各单位党组织还根据自身职能特点与资源优势,主动与报到社区协商认领服务项目,提供“组团式”“点单式”服务,协助社区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例如,市司法局与所驻蓬江区丰乐社区构建“双向用力”机制,发挥“法治赋能”优势作用,通过开展法治文化基层行、普法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活动,让“双报到、双服务”工作成为服务群众和助推基层治理的有力举措。市烟草专卖局坚持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主动认领篁边社区“圆梦‘微心愿’幸福千万家”党建服务项目,建立长效机制,为社区群众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通过点亮群众“微心愿”凝聚共建美好社区、和谐社会的“大能量”。
社区吹哨,党员报到。来自市五邑中医院的党员医生于涛,经常利用周末时间参与华东社区的志愿服务,为社区老人量血压、测心率,耐心解答群众的健康咨询……他感慨地说:“‘双报到、双服务’让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参与到社区建设和志愿服务中。”
强化培训演练
提高“双报到、双服务”工作质量
强化培训演练,是江门进一步提高“双报到、双服务”工作质量的重要举措。为此,市直机关党组织围绕服务基层群众内容和项目,健全分级分类常态化培训机制,强化机关党员志愿者应急救援服务技能培训和实战演练,全面提升服务能力。
例如,市直机关工委组织开展机关党员战疫突击队志愿服务培训,通过讲解服务种类、技能及个人防护知识等,切实提高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组织开展市直机关党员战疫突击队紧急集合演练,以不打招呼的形式检验市直机关党员“平战转换”能力水平。
市直机关单位党组织坚持以练筑防、以练备战,积极参与“双报到、双服务”社区的疫情防控、应急救援演练,进一步保持迎战状态,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防风险,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比如,市府办、市检察院、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建管中心等单位组织党员参与所驻社区的疫情防控演练。4月16日,市府办14名党员战疫突击队队员来到蓬江区育德社区召开工作动员会,并开展疫情防控网格化实操演练。“通过实练进一步规范流程、完善机制、检验工作、锻炼队伍,提高了突击队的疫情处置协同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市府办相关负责人说。
又如,市红十字会联合所驻的蓬江区农林社区,开展2022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暨红十字应急救护演练,让党员救援队进一步提升应急救援处置水平,同时也让居民群众掌握了火灾逃生疏散、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
“一次次培训演练,持续提升了机关基层党组织平时组织能力和战时应对能力,推动广大党员在疫情防控和完成急难险重工作任务中走在前、作表率、当先锋,让党旗在服务保障一线高高飘扬。”市直机关工委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