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上午,江门市第八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举行。大会选举产生了市侨联第八届委员会和领导班子,颁发了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院校“侨联工作站”牌匾,并为“江门市侨界贡献奖(集体)”“江门市归侨侨眷先进个人”受表彰代表颁奖。近年来,我市侨界以及众多归侨侨眷在服务经济发展、依法维护侨益、拓展海外联谊、积极参政议政、弘扬华侨文化、参与社会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风采。
文/傅雅蓉 张奕维
【江门市归侨侨眷先进个人】
中海安香港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方光明:
传承归侨文化,弘扬归侨精神
“很高兴能获得这个荣誉,这是对我极大的肯定。”方光明是祖籍台山的泰国归侨,现任中海安香港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早在2015年,他就回到家乡台山创业,创办了台山市侨丰荟文化旅游产业有限公司,为周边村民提供了200多个就业岗位,同时吸引众多游客前往旅游观光,大大提升了当地村民收入和生活品质,为当地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近年来,方光明更是全力配合当地政府创办台山市南洋归侨文化博物馆,打造全国首家归侨文化博物馆,通过各种渠道征集归侨在海外和回国后使用的生活用品、劳动用具、资料文件等,希望通过这些特殊年代的物件,举办归侨文化展览,追忆还原海宴华侨农场的历史,传承归侨文化,弘扬归侨精神。
谈及选择回到江门创业、生活的原因,方光明告诉记者,他自己是台山人,对家乡这片热土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江门又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与RCEP成员国之间贸易关系越来越密切,RCEP的正式生效,将为城市共赢带来重大机遇。方光明说:“近年来,江门还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对于侨胞回乡创业有非常多的政策支持,以及贴心服务,例如市领导会对我们公司的博士团队进行走访,了解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给予支持和解决,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
江门市第一中学副校长陈子乐:
助力家乡做好教育事业
“我在江门出生长大,但我父亲是从新加坡回来的华侨,他在国外生活多年,非常重视教育,认为回馈家乡最好的方式就是帮助家乡做好教育事业。”陈子乐现任江门市第一中学副校长。他曾在江门培英高中任校长,任职期间培英高中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节节攀升,从2013年的467人上升到2019年的1102人,连续六年获得江门市高中教育质量先进学校一等奖。在江门市第一中学任分管教学副校长期间,他蹲点2021届高三,任教高三物理课,该校2021届高考成绩突出,1人以高考裸分考上清华大学,600分以上学生人数达229人。
“父亲对我的影响很大,他希望我成为一名教师,现在我也算完成了他的愿望。”陈子乐告诉记者,在江门工作生活多年,明显感受到江门越来越重视侨务工作,帮助众多侨胞、港澳同胞解决了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实际困难。“如今,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背景下,江门不断完善为侨服务、引侨引智的政策举措,相信‘中国侨都’这块金字招牌会越擦越亮。”陈子乐说。
【江门市侨界贡献奖(集体)】
江门市侨商总会:
积极搭建政企交流平台
“很感谢,这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江门市侨商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崔渌芹谈到获奖感受时指出。多年来,市侨商总会始终秉承“团结侨商力量发展侨乡经济、搭建侨商与政府之间的沟通桥梁、热心公益回馈社会”三大宗旨,立足为“侨”服务,积极搭建政企交流平台,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尤其是江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市侨商总会近年来热心公益事业。每年组织会员开展新春敬老慰侨活动和中秋慰问活动。此外,市侨商总会2017年响应慈善公益活动募捐倡议,举办“五邑青商慈善行活动”筹集善款;2020年发动和呼吁会员单位捐资捐物抗击疫情,累计总额超过1100万元。
“今年6月,市侨商总会完成换届,新一届班子将继续紧紧围绕‘侨都赋能’工程,继续发挥积极作用。”崔渌芹表示。下一步,市侨商总会将立足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传承商会敢闯敢干、聚焦实业、做精主业的精神,努力把企业做强做优。同时,充分调动侨商在资源、技术、管理、人脉等方面的优势,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助力江门全方位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继续书写侨商新传奇。
新会区侨联:
推进侨联事业创新发展
“备感荣幸,深受鼓舞。”新会区侨联党组书记、主席汤美合表示,近年来,新会区侨联在推进招商引资、依法维护侨益、积极参政议政、拓展海外联谊、做好侨界群众工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凸显侨联组织的独特作用,推动侨联事业实现创新发展。
“非常感谢广大侨胞对我们工作的信任。一直以来,我们希望发挥侨务部门在工作中的独特作用,以侨搭‘桥’,以‘深交老朋友,广交新朋友’为目标,积极与世界各地华侨华人和社团、商会交朋友。”汤美合介绍,目前,新会区侨联共与世界上70多个国家和地区100多个社团建立了联系。
疫情防控期间,新会区侨联主动作为,架起跨越国界的“抗疫之桥”,成功发动海外捐物40多批、采购物资20批,有力保障了新会应急物资的稳定供应;同时,积极支援其他国家和地区抗疫,疫情期间筹集40万只口罩,寄给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侨团,并发动企业捐赠2000个含有口罩和中成药的“防疫包”,免费提供给留学生。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新会区侨联全面推进“党建带侨建”工作,探索新常态下党侨共建互促新局面,进一步巩固侨的组织基础。目前,新会区共有县、镇、村侨联组织224个,其中县级1个、镇级11个、村级212个,镇(街)侨联组织覆盖率达到100%,村级覆盖率达到91%。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市、县中心工作,为侨胞做好服务,继续贡献侨联力量。”汤美合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