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门日报记者 蔡昭璐 通讯员 江仁轩
日前,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2024年度“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站绩效评估结果,江门12家基层服务站获评A级站点。近年来,我市持续深化“南粤家政”工程建设,推动家政服务向专业化、集聚化、便民化迈进,为群众提供“触手可及”的高品质服务,提升幸福感。
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全链条式家政服务
日常生活中,家政服务“不好找、不放心”成为困扰不少市民的难题。为破解这一民生痛点,江门全力推进“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站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近40个基层服务站,通过构建“服务+培训+就业+调解”一体化服务平台,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全链条式家政服务。
江门友和客家缘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是“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站点之一,推出母婴护理、养老护理、医院护工、保洁等多项服务。“去年我们服务超3000人次,开展培训634人次,吸纳109人就业,服务满意率达95%以上。”该公司负责人徐秀珊说。
为进一步方便市民,我市在蓬江区环市街道石冲社区打造了“南粤家政”服务超市,遴选优质家政企业集中入驻,提供养老、母婴、清洁、护理等丰富的家政服务,市民可在此“一站式”选购所需服务。同时,超市设置的线下服务体验区,提供现场观摩、实景体验、互动教学等服务,让市民更直观地感受家政服务的品质。
江门市贝佳智家服务有限公司参与蓬江区白沙街道雅怡社区聘“新”驿站的建设,一方面为居民提供新型家政服务体验,另一方面组织社区居民参加家政技能培训,为其提供灵活就业机会。此外,白沙街道象山社区创办全市首家社区服务公司,通过与家政企业合作,提供多样化居民生活服务。
推出“邑管家”侨乡特色家政品牌
随着居民消费水平提升,家政市场需求激增,推动家政服务向细分化、专业化发展。为此,江门推出“邑管家”侨乡特色家政品牌,由南粤家政(江门)产业研修院联合本地院校、企业,推出陪诊助理、膳食助理、收纳助理、宠物助理等“邑管家新职业”,并制定相应服务规范和培训标准,为市民提供更个性化、标准化、精细化的新型家庭服务。
“邑管家”家庭膳食助理黄嘉荣分享道:“我曾是主题餐吧出品部主管,一直热爱美食烹饪。参加南粤家政(江门)产业研修院的膳食培训后,我利用闲暇时间在‘邑管家’平台接单,将兴趣变成了工作。”
随着老龄化加剧,“家政+养老服务”融合成为趋势。江门今年启动“南粤家政”养老服务试点项目,探索引入港澳培训和评价标准,联合港澳机构开展跨境技能培训和管理咨询活动,打造全周期人才服务链条,促进港澳标准对接与服务协同。
与此同时,市就业服务中心引导家政企业抓住市场机遇,找准定位实现错位发展,以此提供特色化、多元化服务,推动家政行业发展。
作为省级家政服务诚信示范企业,江门市朗颐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不仅提供保洁、月嫂等传统家政服务,还打造社区长者集聚交流社群平台,提供长者食堂、保健理疗、文化娱乐等丰富养老服务,有效融合家政与养老服务。
江门还举办“南粤家政”年货惠民、家政服务就业集市等活动,组织家政企业集中展示服务、开展技能演示与公益讲座,充分满足消费者需求。
推动家政产业集聚化发展
南粤家政(江门)产业园是全省首个家政产业园,为推动家政产业集聚化发展,我市于2021年对其进行升级改造。升级后的产业园建筑面积超6000平方米,设多个功能服务区,可为入驻企业提供创业孵化、资源对接、市场开拓等全方位服务,助力企业突破发展瓶颈。
进驻产业园前,江门市纳福有德家居服务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家庭整理收纳业务。“入驻后,我们对家政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发现养老服务市场潜力巨大,计划拓展这方面的业务。”该公司负责人罗颂东说。
江门市“南粤家政”综合服务示范基地台山分基地、鹤山分基地作为全省仅有的两个分基地,在企业孵化、帮扶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台山分基地为例,配备“一站式”服务窗口和养老护理、母婴护理、产后康复等专业化功能室,设施设备完备,2024年吸引5家优质企业入驻,开展培训13场,举办展示交流活动10场。
台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称:“随着黄茅海跨海通道通车,台山迎来‘大桥经济’发展机遇。我们将打造集家政企业培育、培训、就业指导等功能于一体的‘南粤家政’平台,努力使其成为立足江门西南部、辐射粤港澳的家政服务高地。”
目前,南粤家政(江门)产业园已累计孵化近60家家政企业。入驻企业服务范围不断拓展,从母婴护理、家庭保姆等基础服务,延伸到育婴早教、健康管理、家政装备等领域,持续丰富服务产品体系,拓宽服务边界,为家庭提供优质服务。
此外,产业园结合企业用人需求,设立“妈妈岗”就业基地,探索“岗位设置+人员对接+技能培训+上岗推介”全链条闭环式“妈妈岗”就业服务模式,助力妇女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