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记者/皇智尧) 记者昨日(5月14日)从市税务局了解到,《2024年江门市税务局税收服务年度发展报告》已正式发布。报告显示,2024年全市税费收入(含海关代征)866.2亿元,落实现行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69.9亿元。
办税服务方面,全市共有办税服务厅6个(便民服务点28个),100%进驻政务服务、社保医保、不动产登记场所;自助办税设备(含粤智助政府自助机、银税互动自助税费业务设备)2385台,全年服务10.92万人次;390项依申请税费服务事项实现同城通办。
在打造“税+侨”服务体系方面,去年市税务局持续擦亮“税路通·粤通四海”跨境税收服务品牌,构建华侨华人全方位可视化数据枢纽,包括“侨资企业总览”“华侨华人诉求看板”“诉求闭环管理”三大模块,推动实现涉侨数据高度集成、涉侨任务高效统筹、涉侨反馈精准管理,切实解决侨胞侨企的急难愁盼问题。该项目获广东省税务局“智税·2024”大数据竞赛创新案例赛税费服务赛道银奖。
去年以来,市税务局常态化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集成推出36条惠民利企服务举措;联合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开展“中小企业服务月”和“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活动,为“生存型”“成长型”“发展型”三类个体工商户提供差异化帮扶3000余户;与市工商联开展2024年助力小微经营主体发展“春雨润苗”专项行动,推出12项服务举措,为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提供梯度培育250户次。
市税务局还进一步深化“银税互动”合作,积极探索纳税信用社会化成果增值应用,推广使用“税信码”,2024年累计为3880户企业发放信用贷款36.03亿元,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同时通过“数据+规则”驱动规范纳税信用监管,常态化开展纳税信用评价全面自查及分析工作,不断完善内部风险防控措施,严格防范发生违规调整信用级别行为。
今年,市税务局将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的税费征管“强基工程”,结合黄茅海跨海通道建成通车机遇,在服务产业发展、优化税费服务等方面谋划新举措,优化“税+侨”服务体系,探索设置“湾区通”税务驿站,支持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港邑绿色产业园建设,为江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