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记者/皇智尧) 记者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市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近日已完成首批8家企业的数字化能力评测及项目入库工作,首批8个申报项目通过评审,将获得奖补资金73万元。
据悉,自2023年入选广东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以来,我市围绕五金及不锈钢、摩托车及零配件等五大细分行业,以“链式改造”为核心,构建“政策引领、生态共建、金融赋能、人才支撑”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扎实推进试点工作稳步前行。
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已累计征集数字化改造项目90余个,首批8个项目通过评审并将获得财政奖补资金73万元。为加快项目进度,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创新建立“预审—并联—培训”全流程服务机制,通过前置审核、并联评审、精准培训三方面举措提升工作效能。其中,在预审基础上,通过数字化水平评测与项目入库“联审联评”,改串联流程为并联模式,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干扰。
截至目前,我市已完成14家(次)数字化牵引单位遴选,组建了“1+1+N”产业生态联合体,汇聚100多家服务商,组织对近800家企业进行免费数字化诊断;遴选三批共464款“小快轻准”数字化产品;动态推进项目申报、验收及资金拨付,已签订数字化改造合同的试点企业232家。
此外,我市还依托城市试点人才培养专项资金,构建涵盖市、县、镇三级政府人员,企业管理层和技术人员,院校师生等不同类别、不同层级人员的立体培养体系。截至目前已开展9期培训班,培训人数564人,其中通过工信部或华为相关考试认证40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