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记者/黎禹君) 江门蝉联全国文明城市,鹤山市以及6个镇村、10个单位、2所校园、1个家庭等20席主体荣获“全国文明”的国字号荣誉……江门精神文明建设大丰收,创造历史最好成绩,在全省名列前茅!这是5月23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传出的喜讯。
据中国文明网发布的《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复查确认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的通报》,江门市上榜“复查确认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全国文明城市名单”,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更闪耀。
同时,《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认定命名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的决定》发布:江门鹤山市被授予全国文明城市(县级市和县)称号,还有6个镇村、10个单位、2所校园、1个家庭获评“国字号”荣誉,总数达20个,数量居全省前列,充分展现了我市持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擦亮“文明形象的展示地”城市文化名片的丰硕成果。
在此次榜单中,鹤山市首次入选全国文明城市(县级市和县)。江门市新会区司前镇、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良溪村、江门市新会区会城街道茶坑村、台山市台城街道桂水村、开平市塘口镇强亚村、恩平市大槐镇河湾村被授予全国文明村镇称号。江门市蓬江区环市街道篁庄社区、江门市江海区江南街道江翠社区、江门市新会区人民检察院、鹤山市融媒体中心、江门市人民政府行政服务中心、恩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江门市气象局、广东博富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江门市新会区电子商务协会、江门市澳新食品有限公司荣膺全国文明单位称号。李建昀家庭荣膺全国文明家庭称号。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江门市蓬江区荷塘镇篁湾中心小学荣膺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江门是中国著名侨乡,530多万江门籍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分布在全球145个国家和地区,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桥,也是海内外华侨华人和世界认识中国的文明窗口。
2011年12月,江门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江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着力打造“文明形象的展示地”,深化宣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用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为中国式现代化写下生动的侨都注脚。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江门坚持“为民思维”,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推动“创建文明城市”向“建设城市文明”进阶,近三年完成“十大民生实事”89项,群众满意率100%。建立“政府+企业+居民”三方共担机制推进250多个老旧小区改造,开展农贸市场“1+N”提质行动,完成270家农贸市场和11家圩日市场的升级改造,近三年全市新增停车位超30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