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安居公寓外景。
青年人才驿站内景。
青年安居公寓内景。
在时代的洪流中,青年是城市发展的脉搏,是创新驱动的源泉。如何让青年在城市中安居乐业,不仅关乎个体的幸福,更关乎城市的未来。
在今年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广东正式启动“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要求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人才基座、人才底座,加速人才强省建设。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团市委紧紧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6+3”工作安排,聚焦高校应届毕业生住房的切实困难,联合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建设银行江门分行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推出“青年安居计划”,构建“到江求职免费住宿—来江就业低租安居—留江生活购房置业”的住房保障链条服务,破解求职阶段、就业阶段及长期发展中的安居难题,提升我市对青年人才返江留江的城市吸引力,加快打造青年人才“近悦远来”的发展环境,有效助力市委“人才倍增”工程,推动青年与城市实现“双向奔赴”。
文/图 张浩洋 吴中垚
强化保障 从人才驿站到安居公寓
强化保障是构筑青年安居梦想的坚固基石。从房源筹集到政策覆盖,从业务办理到服务升级,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我市对青年无微不至的关怀。
为来江求职的大学生提供“落脚”便利,是“青年安居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团市委会同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联合各县(市、区)团委,面向青年大学生提供青年人才驿站55间,提供最多1个月的免费住宿以及低租保障服务。青年驿站不仅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更集成岗位推荐、就业辅导、政策咨询等增值服务,还建立了青年交流空间,方便他们更好求职。
为让青年在江门“住得好”,针对计划在江门长期就业发展的青年,“青年安居计划”推出99套青年安居住房每套建筑面积在30—60㎡之间,既避免了空间浪费,又满足了青年初期的基本居住需求。青年公寓大都选址于市区中心位置,周边交通四通八达,生活设施一应俱全,为青年提供了便捷的生活条件。
走进青年安居公寓,温馨与舒适扑面而来。公寓内配备了床、空调、电热水器、家具、窗帘等基本生活设施,青年可“拎包入住”。这种贴心的设计,有助初来乍到的青年迅速融入这座城市,并感受到家的温暖。
此外,江门还构建起完整的住房保障服务链条,针对租赁青年安居公寓期满1年但仍未购房的青年,推出“3年保障性租赁住房政策”。青年在安居公寓租期将满期间,还可以继续申请保障性租赁住房,大大延长受惠期限,消除新就业但未购房青年群体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让青年住得更加安心。
为了让更多青年受益,江门市在保障对象上采取了普惠政策。凡是来江求职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含境外高校)应届毕业生,均可申请租期1年的青年安居公寓,属全省同类型房源租赁时间最长,为青年提供了稳定的居住环境,让他们能够安心求职、规划未来。
同时,青年安居公寓还大幅降低了租金标准。合同签订后首月免租,次月按同地段房屋市场价基准租金标准的50%计收,这种阶梯式的租金优惠模式,显著减轻了青年的经济负担。对于初出茅庐、收入有限的青年来说,这无疑是一场及时雨,让他们能够在江门站稳脚跟、追逐梦想。
在业务办理上,团市委注重流程的规范化和高效化。为了规范申请和办理流程,团市委制定印发了《“青年安居计划”工作指引(试行)》,明确了申请条件和办理流程。申请人只需通过电子邮箱发送相关申请材料,最快3天即可成功申请到青年安居公寓。线上极速审批的方式,大大节省了青年的时间和精力,让他们能够更加专注于求职和创业。
此外,在每年7月—8月的毕业季,我市还通过开展现场摇号配租的方式,确保青年安居公寓的配租工作公平、公正、公开进行。
持续创新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优居”
在强化保障的基础上,我市“青年安居计划”不断创新探索新路径、新模式,让来江青年从“住有所居”到“住有优居”。
服务模式上,持续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首创“1年青年公寓+后续3年保租房”的衔接机制,为青年提供从中短期到长期的住房保障。同时,政企合作共建驿站的做法,通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整合社会资源,为青年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选择。这些做法不仅满足了青年不同阶段的住房需求,也提高了住房保障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政策创新上,通过落实普惠政策让更多青年受益、注重成本控制减轻青年经济负担、优化服务流程方便青年办事,团市委打造起一套高效、可持续的住房保障政策体系。
我市“青年安居计划”实施以来,通过“安居公寓+青年驿站”双轨并行,累计服务青年群体超1.8万人次,形成全域覆盖服务网络。其中,99套精装安居公寓聚焦中长期住房需求,4年服务713人次;联合核心城区酒店打造的1064间免费驿站精准满足短期住宿需求,累计接待1.7万人次,覆盖求职面试、社会实践、学术调研等多元场景。服务对象拓展至海内外应届毕业生、高校考察团队等,地域来源涵盖全国20余个省级行政单位,显著提升江门人才政策辐射广度。团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还将选择优势地段,推出第三批安居住房。
数据显示,江门市“青年安居计划”助力就业创业效果显著,实现“安居”与“乐业”闭环联动。青年驿站服务群体中约68%(超1万人次)成功留江就业,其中制造业(40%)、科技服务(30%)、文创产业(25%)成为主要吸纳领域。青年安居公寓因“首月免租+次月半价”的阶梯式优惠,出租率长期稳定在95%以上,较市场同类房源高40个百分点。
“企业调研反馈,‘住房保障’成为青年选择江门的首要因素(占比76%),通过实施‘青年安居计划’,江门不仅留住了相当部分人才及智慧,也留住了城市的发展潜力和希望。”团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他们将继续深化“青年安居计划”,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和政策举措,为青年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住房保障服务。同时,还将积极借鉴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努力打造青年安居优居的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