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虹卧波,天堑变通途。随着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建成通车,江门这座底蕴深厚的侨乡,正乘着“大桥经济”的浩荡东风,掀起一场营商环境的深刻蝶变。
物理桥梁飞架东西,无形的“法治之桥”与“人才之桥”也在侨乡沃土上加速构建。法治的坚实保障与人才的奔涌活力,如同“大桥经济”的双引擎,驱动江门加速对标“深圳标准”,深化“深圳总部+江门基地”“深圳研发+江门生产”的跨域协作。这不仅优化了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更将侨乡的独特禀赋与大湾区的澎湃浪潮深度融合,实现了从物理通达到制度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的跨越,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擘画出更为广阔的江门篇章。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来,江门累计引进超亿元深圳项目34个,“深圳总部+江门基地”得到更多企业的青睐。
江门日报记者 陈敏锐 黎禹君 凌雪敏
具有前瞻性的关键落子 深国仲江门中心“首选效应”显现
广州、深圳两家公司围绕共同打造的老年人康健用品品牌“佳某”注册商标专用权争执不下,诉至广州知识产权法院。该案调解员罗尧成功化解矛盾后,建议双方在和解协议中加入仲裁条款,把争议交给江门仲裁委员会仲裁。
这样的事情并非个例,企业坚定选择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江门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深国仲江门中心”),反映出区域融合加速背景下,企业对高效法治服务的迫切需求。
深国仲江门中心建成落地,是深圳与江门抢抓“大桥经济”机遇的关键落子,具有显著的前瞻性——在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建成之前,率先架起一座国际仲裁与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无形之桥,积极对标深圳标准,致力于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这有力支撑了“深圳总部+江门基地”“深圳研发+江门生产”“深圳服务+江门制造”的跨区域产业协作战略,为粤港澳大湾区新一轮发展和广东区域发展新格局的塑造拓展了广阔空间。
深国仲江门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深圳国际仲裁院受江门市政府委托管理江门仲裁委员会后,企业签署的合作协议中,将解决争议方式的条款修改为仲裁的案件数量显著增加。截至2025年6月13日,深国仲江门中心累计受理案件1542宗,总标的额约113.62亿元。深国仲江门中心“首选效应”显现,已成为众多当事人解决纠纷的首选之地。
“用世界的规则,做世界的生意。”深圳国际仲裁院仲裁员、某知名科技企业法务负责人弋勇深有感触地说。他表示,深国仲江门中心的设立,显著提升了江门企业对仲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同时,让仲裁员在服务本地企业高质量发展、对接国际规则中发挥了更大价值。
深中通道为珠江口两岸的人、财、物等生产要素流通按下“加速键”。深国仲江门中心迅速构建起覆盖五邑地区的服务网络,建成5个县(市、区)仲裁基层联络站,相继设立了中国(深圳)证券期货仲裁中心江门联络处、深国仲江门中心金融工作部以及华侨华人国际商事调解中心三大专业平台,将服务触角深入资本市场、银行金融及华侨华人商事纠纷化解领域。
在智慧仲裁方面,深国仲江门中心成功实现仲裁全流程线上办理、全面采用电子材料,并引入AI仲裁助手提供智能辅助。值得一提的是,由深国仲江门中心、江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及江门仲裁委员会全国首创的“华侨调解+国际仲裁+司法确认”模式,依托华侨华人国际商事调解中心运作,有效破解了涉侨商事法律事务办理难、域外法律查明难等痛点,显著提升了涉侨商事纠纷的源头预防和前端化解能力。深国仲江门中心积极参与江门市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签约共建,并与委内瑞拉侨团签署合作备忘录,拓展国际协作。
通过一系列机制创新,深国仲江门中心成功融合江门深厚的侨乡底蕴与深圳国际仲裁院先进的仲裁理念,形成独特的差异化优势,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优化区域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借“桥”引“凤”
激活高层次人才“一池春水”
深中通道开通已满1年,珠江口东西两岸的“人才动脉”加速涌动。近日,江门人才集团迎来里程碑式突破——正式融入深圳千里马国际猎聘科技集团体系。这一重要进展,标志着深江人才合作在深中通道物理联通的基础上,实现了高端人才服务资源的深度整合与战略升级,为江门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育注入了强劲动力。
人才协同是区域创新发展的核心引擎。近年来,江门大力实施“人才倍增”工程,与深圳携手共建江门人才集团,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中城市协同的创新典范。
过去一年,江门人才集团紧抓“大桥经济”机遇,在深江合作框架下围绕高层次人才引育精准施策,成效斐然——
筑巢引凤,引才升级。依托地缘优势及与深圳人才集团及其下属深圳市对外服务集团、深圳千里马国际猎聘科技集团的深度合作,江门人才集团整合多方优质资源,显著提升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截至目前,已直接或间接助力江门新增各类人才5.4万人,推动全市人才总量突破99万大关。
育才赋能,视野拓宽。通过引入深圳行业专家与顶尖培训资源,为江门人才提供前沿课程;同时,组织本地骨干赴深参与高端培训项目,加速人才能力提升与国际化视野的形成。
产才融合,协同共赢。积极探索两地产业人才精准对接机制,聚焦江门优势产业与深圳新兴领域,搭建高效的人才与技术交流平台,促进创新要素自由流动,为江门产业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深江人才协作的战略价值与显著成效,获得两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持续推动。今年3月,江门市委书记陈岸明在会见深圳人才集团董事长高大伟时表示,希望深圳人才集团发挥人力资源服务全产业链优势,充分挖掘江门侨务资源,助力江门人才集团做强做优。高大伟回应称,将充分围绕江门发展需求,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布局等多领域深化合作,为深江协同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展望未来,随着深江合作的深入推进,江门人才集团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育“引擎”的作用将更加凸显。江门人才集团常务副总经理亓光勇表示:“我们将深化深江全方位人才合作。一方面‘借船出海’拓展引才广度,共享深圳高端人才网络与AI赋能经验,精准引进顶尖人才与创新团队,链接全球高端人才资源;另一方面‘引侨归江’彰显服务温度,依托‘侨梦苑’等平台,服务港澳及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激活侨乡人才‘蓄水池’。我们的目标是构建江门产才融合新生态,打造湾区人才新高地,为江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湾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智力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