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批次+组箱出口”模式允许企业将不同型号的锂电池合并申报,并采用拼箱方式出口,有效减少企业重复申报工作,显著降低检测成本。
江门日报讯 (文/图 记者/凌雪敏 通讯员/江关宣) 近日,一批来自江门泽塔电源技术有限公司的储能锂电池通过“合并批次+组箱出口”模式申报出口,顺利通过海关查检后,即将运往美国。
作为“深圳总部+江门基地”“深圳研发+江门生产”的新能源企业,江门泽塔电源技术有限公司于2024年10月投产,截至目前,该公司出口储能锂电池突破2.3亿元,成为江门第一家出口储能锂电池破亿元的企业。
为畅通储能锂电池快速出海通道,江门海关探索创新“合并批次+组箱出口”模式,实现了企业申报、海关检查、信息共享、出口装箱全链条无缝顺势监管,压缩出口货物属地查检时长超20%,为企业减免各类产品检测、包装成本超80万元。
“我们出口的锂电池有200多个型号,以往我们需要逐一申报、逐一查检,而且一个型号的锂电池只能单独使用一个包装,物流包装成本较高。”该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现在,同一批次不同型号可以合并申报,并且允许组箱,海关实施一次查验就可以放行了,出口通关时间由2到3天压缩至几个小时,单批货物每个电池型号压减费用超过3000元。”
“合并批次+组箱出口”模式是江门海关针对企业出口型号多、申报查验频次高等问题推出的便利措施。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允许企业将不同型号的锂电池合并申报,并采用拼箱方式出口。海关对该模式实施“一次查验、一次出证、多批次出口”,有效减少企业重复申报工作,显著降低检测成本。
“生产管理规范、信用良好的企业通过风险评估后,可采用‘合并批次+组箱出口’模式申报出口,压缩企业通关时长的同时,节省并释放海关人力资源60%—70%,进一步提高海关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该关所属外海海关查检科副科长劳世君说。
“‘合并批次+组箱出口’模式受到出口企业欢迎,目前我们已接到多家企业咨询。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创新政策供给,助力江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该关进出口食品安全和商品检验处副处长林彬说。
据了解,该关已将该模式在关区复制推广,符合条件的出口锂电池企业均可参与改革,目前已有3家企业参与,每年预计可减少企业经营成本数百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