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记者/黄胜) 7月12日,江门市2025年“南粤家政”养老服务试点项目在新会技师学院启动。首批32名学员完成培训并通过考核后,将同步获得内地、香港、澳门三地认证的技能证书,实现跨境执业。这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养老服务人才一体化培养取得突破性进展。
据悉,该项目是广东省“南粤家政”工程的重点试点,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新会技师学院联合港澳专业机构共同实施。针对大湾区养老护理人才短缺、技能标准不统一的痛点,项目首次引入港澳成熟的培训课程、评价标准及师资团队,构建起三地互认的技能认证体系。学员在江门完成培训并通过考核后,将同时获发内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香港职业资历证书及澳门职业技能证明,大幅降低跨境就业门槛。
“这是大湾区规则衔接的民生实践。”新会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江门正依托制造业基础和跨境合作优势打造银发经济全链条,项目不仅为本地养老机构输送骨干,更将向港澳持续输送优质护理人才。
据悉,除首期中级工培训外,后续还将开展师资培训、管理人员交流及在岗人员“送教上门”服务,形成“培训-认证-就业-服务”闭环。“持三地证书,去澳门养老院工作更有底气!”首期学员代表胡淑玲表示。
“学院已建成标准化实训基地,未来三年计划培养超300名跨境认证护理员,打造‘养老服务湾区通,技能融合促就业’四位一体养老服务特色品牌。”新会技师学院党委书记王涛介绍说。
“该项目为破解我国养老人才结构性短缺提供了‘湾区方案’,其经验有望在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复制推广。”新会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