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妇联实施“妇女之家”功能提升项目,将妇女之家打造成广大妇女同胞的温暖之家。
市妇联在广东省家教家风实践基地梁启超故居纪念馆举办“学启超家教,传优良家风”家庭教育大讲堂。
时间记录坚实脚步,岁月镌刻奋斗足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关心关怀妇女全面发展、谋划部署推进妇女工作,激励亿万妇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昂首向前、奋斗逐梦。
江门市妇联被评为全国妇联系统先进集体、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被命名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新会区睦洲镇石板沙村打造的“没有围墙的自然学校”成为全国儿童友好空间建设样本……5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妇联的精心指导下,江门市各级妇联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妇女群众,推动全市妇女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2011—2020年江门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圆满完成,高标准编制2021—2030年两个规划,主要指标总体设定在广东平均水平之上,推动江门市列入第三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在市妇联引领下,广大妇女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壮志,在各条战线建功立业,展现了新时代女性的卓越风采。全市涌现出省级以上三八红旗手(集体)、巾帼建功标兵(集体)67个,各级三八红旗工作室、巾帼文明岗233个。
文/图 张浩洋 陈晓红
凝心铸魂 思想政治引领展现新作为
“金秋灿烂耀山河,神州大地唱欢歌,党的二十大已胜利召开,中国红漫舞同天贺……”作为广东省百支巾帼志愿示范宣讲队之一,江门鹤山市共和镇来苏村女子快板队的大姐们在来苏茶馆前用快板向村民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来苏村妇联主席、来苏女子快板队队长钟雪勤介绍,这种形式具有很好的传播效果,其中《巾帼心向党 强国复兴有我》快板说唱节目歌词源于队员们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心得体会,融入了来苏悠久深厚的家风和文化,备受群众欢迎。
快板宣讲是我市传递党的声音、讲好妇女故事的直观写照之一。近年来,全市妇联系统始终坚持把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揽全局、统领工作。各级妇联不断深化“侨都巾帼大宣讲”,在党的二十大、中国妇女十三大召开等重大节点开展“巾帼心向党”系列活动近5000场次,覆盖群众超65万人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服务大局
巾帼建功立业谱写新篇章
漫步在蓬江区荷塘镇禾冈村的乡间小道上,家家户户的小庭院都变成了点缀村庄的亮丽风景,这一派新气象,源于禾冈村创新性地发挥党员先锋和妇联执委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村民共同参与“美丽庭院”建设。近年来,各级妇联主动作为,会同组织部门共同推进美丽庭院建设“千村万院工程”,推动“小庭院”成为展示绿美江门生态建设成果的“大窗口”。
同时,在各级妇联的引领下,我市积极推动广大妇女投身“百千万工程”,建设“妇”字号助农产销对接平台,发放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5068.54万元。各级妇联用心用情做好“土特产”文章,围绕我市关于“培育陈皮、大米、茶叶、鳗鱼、马冈鹅、禽蛋等六大百亿特色优势农业产业集群”的工作部署,依托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贴息项目,推动各地特色农业产业做大做优。
此外,市妇联还与广西崇左市妇联共同签订协作框架协议,东西部协作持续深化。“巾帼就业创业促进行动”“科技创新巾帼行动”组合升级,成立巾帼创新创业服务联盟,培育巾帼“双创”基地77个;开展妇女“双创”大赛、培训及女大学生、湾区姐妹交流服务妇女超2.2万人次;为育儿妇女提供灵活上班和弹性工作岗位3714个。
深耕家庭
文明家风建设开创新局面
近年来,市妇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成立三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81个,建强1345个村(社区)家长学校,组建各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队伍889支;打造“家庭教育大讲堂”“大家庭亲子日”“书香飘万家”“爱有方”家庭教育专家一对一指导服务项目等家教工作品牌,吸引近300万人次参与;开展家庭教育讲师团骨干师资“滚雪球”培训,提升基层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把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送到广大家长身边。通过这些队伍和平台,搭建起具有侨乡特色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同时,我市深挖“启超家风”等侨乡家风文化内涵,充分发挥梁启超故居作为广东省家教家风实践基地的宣传辐射作用,通过发布《梁启超家教家风故事》《恩州好家风》读本、举办展览、书信比赛、家训征集,举办“学启超家教 传优良家风”家庭教育百场巡讲等活动,传播科学家教理念,让优良家风吹进千家万户。
此外,市妇联还持续优化婚育服务,诸多暖心服务让家庭更和美、社会更和谐,充分展现了妇联组织在家庭文明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维权关爱
妇女儿童福祉实现新提升
近年来,各级妇联强化基本职能,维权关爱服务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如成立江门市妇女儿童工作智库和江门市妇女儿童维权工作专家团,创新设立性别平等教育实践基地、婚姻家庭健康服务驿站,开展“家和美”维权普法活动覆盖群众超100万人次。
在健全关爱妇女儿童群体保障机制方面,我市持续开展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三年行动、“自强妈妈关怀”项目等。五年来,妇女儿童安康保险项目累计为全市妇女儿童27.59万人次赠送保险;推动66.8万人次妇女参加“两癌”免费筛查,撬动1800多万元物资为患“两癌”及重大疾病等困难妇女儿童送去关爱帮扶。
市妇联还围绕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益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儿童参与等“六个友好”,扎实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每年制定全市儿童友好20项重点实事;成立江门市儿童观察团,从“一米高度”视角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先后发布江门市儿童友好城市LOGO、宣传语、宣传片、IP(乔乔、嘟嘟)、主题曲、宣传海报、剧目、研学线路等,让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筑牢“底色”、彰显“特色”、提升“成色”!
深化改革
妇联组织建设焕发新活力
各级妇联坚持党建带妇建,深入实施“破难行动”,不断提高基层妇联执委参政议政能力与服务群众水平。截至目前,我市在“三新”领域多形式建立妇女组织3600多个,推进培训到家、活动到家、关爱到家、宣传到家、送法到家等“五个到家”服务提升“妇女之家”功能,基层治理根基不断夯实。
我市还创新打造“智慧雅堂”“执委湾区行”等品牌活动,有效发挥妇联执委“头雁”作用。举办“湾区姐妹走进江门”“湾区她绽放”等交流交往活动,推动妇婴护理“一试两证”、江澳月子餐研学等湾区家政服务业合作项目,促进湾区妇女事业协同发展,助力女性群体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将牢记嘱托、接续奋斗,组织动员广大妇女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建功立业,推动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妇女儿童和家庭,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江门实践贡献巾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