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课题。助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省委赋予全省各级人大的重大任务。
今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立足人大职能职责,积极推动市委部署的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各项重点任务全面实施、加速推进,牵头建立多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调动全市三级人大、五级代表力量,与政府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共同加快推进我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文/毕松杰 区志宏
明确联席会议运行机制 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相关的监督项目涉及面广、关联性强,只靠一级人大或某个单位单打独斗是行不通的。要切实把全市三级人大都调动起来,把五级人大代表作用都发挥出来,与政府形成合力,加快推进我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7月21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凌传茂在江门市助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联席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明确联席会议运行机制和工作规则,标志相关工作制度正式运转。
经市委同意,江门市助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联席会议由市人大常委会牵头建立,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市发展改革局、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市场监管局等市直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其主要负责同志任成员。
联席会议既是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有力抓手,更是督促落实重点工作、会商解决困难问题的重要平台,发挥着组织协调和工作统筹的重要作用。联席会议紧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进情况,根据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全体会议和专题会议,研究推进重点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同时,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加强沟通协调,互通信息、密切配合、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形成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及时、认真落实好联席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和议定事项,共同推动我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联席会议下设综合工作专班,承担联席会议日常工作,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工作进展情况、研究工作思路、协调解决问题,及时梳理总结重点工作,报告重大事项和工作最新进展情况。
副市长刘志刚表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我市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要依托江门市助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联席会议,扎实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在调研过程中收集到的问题,市政府相关部门也将列出台账,在人大监督下把各项工作做得更细更实,共同努力推进我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新成绩。
扎实开展代表主题活动
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市人大常委会明确今年代表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聚焦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开展监督,切实把全市三级人大都调动起来,把五级人大代表作用都发挥出来,广泛收集民意、汇聚民智。
“要把现代服务业作为重点招商产业,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模式,推动AI技术与人才岛文化旅游业深度融合,提升人才岛产业吸引力与经济活力。”“建议加快完善交通配套设施建设,为园区企业提供更便捷的生活保障,增强人才岛对人才的吸引力,助力企业稳定发展。”“探索整合岛内高校资源,强化联动,深化产学研合作。”……
从轰鸣的低空经济企业车间,到光影流转的AI直播间,6月中旬,人大代表走进江门人才岛科技产业园,聚焦“现代化产业发展”这一主题,在无人机的旋翼声里察看应用实效,于直播带货的互动中感受运营脉搏,用脚步丈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热力图”,共同推动激发产业园区的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
今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助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扎实开展代表主题活动,组织代表开展专题调研、集中视察、小组活动等,深入一线了解情况、提出建议,推动解决产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现代服务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6月17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我市选出的部分省人大代表召开“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专题调研会议,深入各县(市、区)的商圈、企业、项目、机构、学校等,实地了解相关产业发展现状,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推动江门打造珠江口西岸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环五邑华侨广场商圈提出冲刺全市首个百亿商圈的目标,令人欣喜。”省人大代表、深圳国际仲裁院院长助理、江门仲裁中心主任黄郭勇表示,环五邑华侨广场商圈区位优越、消费聚合力强,可依托该商圈,统筹商贸资源,推动生活性服务业提质升级。省人大代表、江门外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锡彦则建议,将其打造为更具吸引力的江门地标性商圈,吸引大湾区各大城市的消费者。他特别提出,可规划建设云道或连廊,串联优化商圈空间,优化消费者步行体验,营造更舒适的游玩环境。
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协同各方力量,凝聚现代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在政府层面,深入实施《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工业发展监督的决定》等,通过人大监督和建议推动政府优化产业政策,完善扶持体系,设立专项资金,对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升级项目提供资金与政策优惠。在企业层面,身为企业负责人的人大代表发挥模范作用,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推动技术、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增强竞争力。在社会层面,加强宣传引导,营造产业发展氛围;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产业投资,支持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着力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为产业提供人才保障。
成立8个专题调研小组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江门作为广东制造业强市之一,在多个战略性产业集群中占据重要位置,有着坚实的制造业基础和完备的产业配套。然而,随着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的深度调整,江门产业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如部分传统产业面临数字化转型压力,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还需进一步加强等。
调查研究是人大工作的法定职责和基本方法。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牵头,相关专委、工委负责,组织人大代表成立8个专题调研小组,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各地实情,帮助找准短板弱项,并及时形成调研报告供市委市政府参考。在此基础上,由调研小组组长领衔,以调研小组成员为班底,增加政府有关部门同志、专家学者等,组建专责小组,对通过调研形成的专项任务清单予以专责推进、一跟到底、督办落实。
新质生产力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动能。“我们着眼于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实地走访我市重点企业及相关职能部门,参加交流座谈会,对产业发展情况、我市工作推进情况、下一步意见建议进行深入研究,发现江门存在产业链上中下游协同发展不足、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龙头企业带动力不足且在本地的产业配套较少等问题,下一步将聚焦持续壮大支柱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新体系、做强做优产业平台等方面,助力加快培育发展江门的新质生产力。”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赵崇景说。
从广袤田野到繁忙车间,从城市社区到科研院所,各调研组肩负使命,步履不停,正以饱满的热情和务实的作风,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其中,关于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调研,重点关注优化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推动基础设施高效互联互通和融合发展,提升我市空间发展格局,参与建设世界一流城市群;关于深入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调研,重点关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高质量科技供给,加快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以人才之强成就科技之强,建设科技创新高地;关于拓展就业创业空间,营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的调研,重点关注拓展就业创业空间与促进社会治理合作,建设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
此外,市人大常委会还将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全局性、牵引性工作,紧扣市委市政府当前关切的重点领域、重点工作、重点行业,以及部分地方重大项目储备不足和进度偏慢,部分预算执行不到位等问题,找准找实人大助力的着力点和切入点,通过全方位多领域监督助力,推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