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记者/蔡昭璐 通讯员/刘润池) 为有效预防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保障流浪人员健康安全,连日来,市救助管理站积极行动,通过发放防护物资、强化环境治理等多项举措,全方位筑牢防蚊屏障。
针对流浪人员流动性强、居住分散的特点,市救助管理站加大街面主动救助力度。巡查人员每日分早晚两次,深入商业街区、公园、桥梁涵洞等流浪人员可能露宿的区域开展细致摸排。在救助过程中,巡查人员秉持“应救尽救”“自愿救助”原则,积极劝导流浪人员入站接受救助;对不愿入站者,现场发放“防蚊包”和饮用水等物资。“防蚊包”内配备了蚊帐、驱蚊液、花露水、蚊香等实用防蚊物品,为流浪人员抵御蚊虫叮咬、降低染病风险提供保障。
除街头救助外,救助站内的防蚊灭蚊工作也在同步推进。市救助管理站集中力量对站内外卫生死角进行彻底清理,并确保救助站保持干燥通风,同时常态化开展卫生消毒,降低蚊虫密度,减少疾病传播风险。此外,向全体职工及受助人员普及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症状表现、传播途径及防护知识,并开展严密的健康监测,加强对入站人员的健康状况排查,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
据悉,市救助管理站将继续通过巡查服务和精准发放健康防护物资,将公共卫生防控关口前移,严防蚊媒传染病传播,并进一步整合社区、社会公益组织等多方力量,形成长效帮扶机制,共同守护流浪人员的健康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