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在沙堤渔港宣讲安全生产知识。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黎禹君
通讯员 谭丽娉 陈艺锋
为期三个半月的南海伏季休渔期于8月16日结束。8月16日,停靠在台山横山渔港、沙堤渔港、鱼塘港等渔港的1700多艘渔船扬帆起航,驶向蔚蓝渔场。作为江门海洋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台山市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织密安全网格、强化技能培训、优化服务保障等举措,为新一季耕海牧渔保驾护航。
织密红色网格
筑牢安全防线
台山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海域面积4778平方公里,占全江门的97.9%,海(岛)岸线长698公里,坐拥全国第二大群岛——川山群岛,拥有3个国家二级渔港,是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战场。
“应急灯接触不良,需要电工来修”“灭火器、救生圈需要更换”“要定期对货舱角落、缆桩底座等易积水部位喷洒驱蚊药剂,降低叮咬风险”……在开渔准备期间,汶村镇渔业村党总支书记张计德带领党员干部在渔港忙碌起来。他们猫着腰钻进船舱,查验待航渔船的安全设施配备情况,分类分册建立渔船问题信息台账,落实后续跟踪服务。
针对渔船流动性大、渔民情况复杂、涉海涉渔矛盾突发性强等管理难题,台山市沿海镇村党组织依托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网格化体系,按照“定人联船”方式,推动党员干部、网格员下沉一线,开展入户宣传、安全检查、问题整改等工作。
在赤溪镇,镇党委动员85名专兼职网格员,对沿海区域划分的10个网格及联系渔船逐一对接,确保全镇789艘涉渔乡镇自用船完成年度适航性检查。
在深井镇,有着十几年丰富捕鱼经验的老党员吴惠元在开渔前主动请缨,与网格员一同登上渔船,手把手向年轻渔民传授海况识别、风险预判等实用技能,用“老把式”的经验为开渔季保驾护航。
走进“台山1号”智慧养殖监控中心,大屏幕上,无人机俯瞰画面与水下机器人传回的实时影像交叠呈现,构建起海天一体化的立体监控网络。技术员廖文迪介绍:“系统能实时监测渔船动向,及时提醒避让养殖区。”这种科技赋能的管理模式,为开渔安全增添了智能保障。
“充电”服务赋能
提升生产效能
针对渔民在实际生产中如何应对恶劣天气、复杂海况、设备失灵、机器故障等带来的挑战,开渔前夕,海宴镇党委采用“情景授课+实战演练”模式培训331名船员;都斛镇渔业协会党支部举办安全生产专题培训班,向40多名船主宣讲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及操作规程……伏季休渔期间,台山各级党组织积极开展渔船渔港应急消防、防台风演练活动、做好蚊媒传染病宣传防控工作等各类生产安全技能培训,提升生产效能。
为守护海洋生态资源,维护渔业可持续发展,江门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台山大队组织讲师团向渔民宣讲海洋资源保护政策,引导合规作业、绿色捕捞。针对部分渔民不会使用电子申报系统的问题,党员干部登船“一对一”教学渔船进出港报备流程,为开渔季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开渔之际,一场党建联建活动在上川岛沙堤渔港开展。海关缉私、海警等有关部门向川岛镇沙堤渔业村党总支赠送党建书籍、讲解最新渔业政策、征集渔民诉求、走访困难渔民家庭,并签订《水上党建联建活动备忘录》,约定定期为渔民、渔工提供技能培训、政策讲解等服务。
相关证件是渔工合法从事渔业生产的重要凭证,台山市把证件办理服务延伸至渔港一线。广海镇渔业工会联合会携手有关部门直接将服务台搬到渔港,现场帮助广大渔工办理船员证、捕捞许可证等业务。北陡镇党委依托南部党群服务中心和村级党建阵地,党员干部手把手指导渔民核查证件、保险等出海必备材料,确保“证件齐全再出海、手续完备再启航”。
农文旅融合助力
优化服务保障
台山市文广旅体局联合沿海有关镇村推动滨海景区提质升级,新增海上运动项目;都斛镇优化开渔节旅游线路,将黄金观光线与红色景点、特色酒店串联,推出“住宿+餐饮+游玩”优惠套餐;广海镇鲲鹏村党委提前谋划,正筹备举办2025开渔季海鲜旅游文化节……为迎接开渔带来的旅游旺季,将“流量”变“留量”,台山市多部门、各镇村基层党组织靠前服务、妙招频出,提升旅游吸引力。
为保障旅游秩序和安全,川岛镇、赤溪镇、海晏镇、北陡镇等沿海镇组织党员志愿队,在主要景区、码头值守,为游客提供路线指引、秩序维护等贴心服务。
开渔季市场交易活跃,台山市场监管部门组建党员突击队,已对33个市场开展全覆盖检查,抽检水产品47批次,快检2879批次,确保渔获物安全上市。
“冰块储备好了吗?渔网都整理好了吗?渔船做好安全检查没?”“放心吧,都准备妥当了。”暴雨刚过的午后,沙堤渔港码头上还湿漉漉的。网格员黄天平和几个渔民站在船边,一边清理着船上的雨水,一边望着渐渐平静下来的海面。阳光透过云层,照在挂着水珠的渔网上闪闪发亮,渔民们黝黑的脸上满是期待的笑容。
此刻,开渔的号角已然吹响,他们已开始准备迎接新一季的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