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团成员在李锦记(新会)食品有限公司品尝司前温蛋美食。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朱磊磊
对江门而言,所罗门群岛霍尼亚拉市算得上是“旧相识”。2020年12月9日,江门市与霍尼亚拉市签署友好城市备忘录,正式拉开了两市关系发展的帷幕。2022年5月,两市正式缔结为友好城市,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所罗门群岛建交后第一对友好城市。
今年8月的江门,再次迎来了老朋友。8月28日至30日,所罗门群岛霍尼亚拉市市长艾迪·卡苏蒂·夏普率团到访江门,开启了内容丰富的“江门City Walk”。访问团一行先后参观了新会区固废综合处理中心、李锦记(新会)食品有限公司、新会陈皮村、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五邑大学、开平碉楼文化旅游区等地,实地感受湾区城市发展魅力,沉浸式体验中国式现代化的江门实践。
从“醉鸡汁”到陈皮香
访问团点赞侨乡魅力
短短3天时间,访问团一行兴致勃勃、步履不停,无论是美不胜收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是蓬勃发展的创新企业、寻常巷弄里的百姓烟火气,都给远道而来的访问团成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李锦记(新会)食品有限公司,访问团成员对展示墙上陈列的300多款产品很感兴趣,纷纷掏出手机拍照打卡。扎根江门多年,如今李锦记产品已经行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所罗门群岛同样能见到。在众多调料产品中,霍尼亚拉市 书记官贾斯特斯·盖蒂·丹尼惊喜地发现了一款熟悉的产品——由李锦记生产的“醉鸡汁”。
贾斯特斯·盖蒂·丹尼介绍,这款产品在霍尼亚拉市当地很受欢迎,一般用来搭配肉类,比如搭配鸡肉、鱼肉、猪肉等进行烹饪。“这是我第一次知道李锦记这个品牌,知道这款酱料是由李锦记生产的,我会把这些信息带回家乡,分享给我的同胞,如果我再次在当地看到这些产品,我会告诉他们产品的来历。”贾斯特斯·盖蒂·丹尼笑着说。
本次访问团成员中有许多人是首次踏上江门的土地,有些人带着好奇,有些人心怀期待。
踏入陈皮村,醇厚的陈皮香便萦绕在访问团成员鼻尖。霍尼亚拉市议员罗兰·科奈好奇地拿起一瓣陈皮闻了起来,领略千年陈皮的独特韵味。“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江门,在这里收获了很大的惊喜,看到了很多新事物和新产品,尤其是陈皮。”喝下陈皮茶,罗兰·科奈向着镜头竖起了大拇指,“我喜欢它,它有助于改善健康,让我们保持良好的状态。希望未来可以将陈皮引入我们的国家,和当地的民众分享。”
在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访问团一行缓缓走过记录着华侨华人艰苦奋斗历史的展陈。参观中,他们多次驻足,仔细观看展览中关于所罗门群岛华侨历史的内容。
“通过这个展览,我感觉他们都是一些很勤奋的人,都很热爱自己的国家,我能感受到他们对于发展国家的强烈情感。”在霍尼亚拉市议员雷克斯·桑贡戈·科诺菲利娅看来,江门的过去与现在都对所罗门产生着深远影响,是一个让两国人民都能产生共鸣的地方。“如同一个世纪前那样,今天的我们依然可以在这里相遇、相知”。
共谋合作新篇
访问团解锁江门产业“硬实力”
江门不仅有迷人风景和深厚文化,更有蓬勃发展的产业。
在本次访问中,访问团一行同样聚焦江门发展创新活力,参观学习垃圾处理、环境保护、城市管理、轻工制品等领域,期待为两国地方交流合作续写新篇章。
在新会区固废综合处理中心巨大的全封闭垃圾仓旁,访问团成员透过玻璃看到,巨大的抓斗抓起垃圾送入焚烧炉焚烧。控制室内大屏上,炉膛温度、烟气处理指标等数据跳动,记录着每度绿电的诞生。从无害化处理再到资源化利用,固废综合处理中心给远道而来的访问团成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里每天可焚烧处理生活垃圾1500吨,炉渣也能制作成城市的建筑材料,每一步都是对资源的循环利用,让人印象深刻。”贾斯特斯·盖蒂·丹尼表示,首站即到固废综合处理中心访问,是基于目前霍尼亚拉市亟待解决的环境和民生难题,期望与江门在垃圾处理方面有更多的合作、交流,“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经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案例和可供参考的发展路径,希望在未来能够在城市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展开更多交流合作。”
为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近年来,江门与霍尼亚拉市在政府高层书信往来、民间人文、城市管理等方面开展了多项互利互惠、造福人民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增进了两市乃至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好情谊。
访问团一行还来到五邑大学参观了中国—太平洋岛国防灾减灾合作中心,并与学校内的所罗门群岛留学生举行交流座谈。2023年2月,中国—太平洋岛国防灾减灾合作中心正式落户五邑大学。今年4月,五邑大学与所罗门群岛国立大学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在学术研究、科研合作、师生互访等方面不断拓展合作。
“五邑大学在推进中国—太平洋岛国防灾减灾领域合作以及为太平洋岛国培养防灾减灾和应急专业人才方面作出的努力让人印象深刻。”艾迪·卡苏蒂·夏普表达了对两地加强交流合作的期待,“期待未来能和五邑大学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合作,也希望未来能与江门建立长期密切的经济合作关系,深化经贸、基础设施等领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