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首日,农林双朗小学的学生们在学校精心准备的背景板前留影。
方之武为学生送上一份特殊的“本草萌新成长礼包”。
紫茶中学学生钟洛冉做了一本计划本。
同学们在积极答题。
紫茶小学党委书记谭国池与学生逐一击掌。
孩子们在范罗冈华盛小学门口留影,准备“心愿启程”仪式。
新民小学同学们各自手捧暑假期间的种植成果返校。
景贤小学策划开学系列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领略强军风采,传承红色基因。
范罗冈滨江小学学生们精神抖擞迎接开学。
九月的风拂过侨乡大地,又一年开学季如期而至。校园里再次回荡起琅琅书声,那些熟悉的笑脸,那些崭新的书包,那些期待的眼神,都在诉说着同一个主题——新的开始。
今年,我们选择用“礼物”作为开学的注脚。这份礼物,或许是一枚鼓励勇气的徽章,为初入校园的一年级新生驱散不安;或许是一本写满计划的日程本,陪伴毕业班学子奔赴人生的第一个考场;或许是一间安装空调的教室,为乡村学校的师生送去夏日清凉;又或许是一整套防控知识,为全体师生筑起健康屏障。
这些礼物背后,是教育工作者最深沉的爱,是社会各界最温暖的关怀,更是这个时代为下一代成长所铺就的温暖底色。从“开学第一课”的精心设计,到校园环境的提质升级;从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到守护孩子的身体健康——每一份用心,都是送给孩子们最珍贵的开学礼物。
在这个充满希望与期待的开学季,让我们一同走进校园,感受那些温暖瞬间,聆听那些动人故事,见证教育的美好变迁。因为我们深知,今天送给孩子们的这一份份礼物,终将汇聚成他们走向未来的力量,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
新学期伊始,愿每个孩子都能收获成长,愿每位教师都能感到幸福,愿每所学校都能绽放特色。这是我们最诚挚的祝愿,也是这个时代送给教育最美的情书。
统筹:娄丹
文/图 娄丹 张翠玲 吕中言 陈慕欢
罗双双 曾婧
侨乡开学日
红色基因浸润校园 多元活动启幕新程
九月的江门,秋风送爽,侨乡大地的各所校园迎来了充满希望的开学日。今年恰逢抗战胜利80周年,江门市众多学校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开学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们在历史传承中汲取奋进力量,以多元创新的方式开启新学期的征程。从校长的深情思政课到充满仪式感的欢迎活动,从红色历史的沉浸式体验到传统文化的躬身实践,江门的开学日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在侨乡的土地上铺展开来。
红色主题开学礼:铭记历史传承爱国情怀
“永记抗战烽火,思续精神血脉”,在蓬江区潮连永思小学的开学启幕仪式上,这一主题格外醒目。开学首日,众多学校以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为核心,将红色教育融入开学第一课,让学生在历史的回望中厚植爱国情怀。
江门市第一中学景贤学校的开学仪式别出心裁,学校用全体学生姓名拼成校训的欢迎牌,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当同学们踏入校园,在欢迎牌前寻找自己的名字并兴奋地合影时,一种集体的归属感与仪式感油然而生。该校还邀请92684部队军官作《海洋、海权、海军》演讲,将思想引领与国防教育融合,拓宽师生海洋视野,强化国防意识。该校党委书记张文伟、校长麦剑平开展的“心怀家国,共话成长”开学思政第一课,以家国故事启迪师生,让爱国情怀在校园中传递。
培英小学的开学典礼以“铭记历史、吾辈自强”为核心,该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黄永贵讲授《烽火薪传照前路 雏鹰展翅启新程》思政第一课,带领师生回顾抗战历程。在庄严的领誓声中,全体师生右手握拳举过头顶,“以青春热血铸国梁”的誓言响彻校园。随后,千余只写满“国泰民安”“吾辈自强”祝福语的“和平鸽”被放飞,洁白的羽翼承载着对祖国的美好祈愿,青年教师的朗诵《铭记荣光 续写华章》更是以铿锵之声致敬历史、展望未来。
江华小学的开学典礼以“传承抗战精神 童心启新程”为主题,校门口的红色主题展板诉说着英雄故事,“幸福邮箱”承载着学子对英雄的敬意与梦想。师生穿越红色长廊,签名明志,聆听退役军人讲述侨乡抗战史,集体宣誓传承红色基因。音乐厅内,升国旗、校长思政课、安全宣讲接续上演,新老学生代表发言传递奋进力量,歌舞表演绽放少年活力,让抗战精神浸润童心。
特色迎新活动:多元形式点亮开学首日
除了庄重的红色主题教育外,江门各学校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迎新活动,用创意与温情点亮学生的开学首日,让校园充满欢声笑语与蓬勃朝气。
在紫茶中学的校园里,“紫慧领航成长路,科技点亮少年梦”的氛围浓厚,三个年级的学生与伙伴、师长相聚,更有醒狮助阵添彩,一张张合影定格下新学期的美好开篇。江海区陈伯坛实验学校则以特色活动开启新学期,舞龙舞狮队伴着锣鼓声腾跃舞动,非遗活力点燃开学氛围;教师与道德班长代表互行鞠躬礼,以传统礼仪传递尊师重道之情;学生们依次触摸柿子、苹果、糖果、大葱等吉祥物品,在互动中收获平安、学业有成的美好期许。
范罗冈华盛小学的老师们为学生们佩戴上特制的簕杜鹃贴纸,这朵小小的簕杜鹃承载着希望与成长的美好寓意。学校门口举行的“心愿启程”仪式上,同学们将写满新学期目标与成长梦想的卡片贴于“成长树”主题展板上,字句真挚,目光闪亮。蓬江区丰乐小学的乐学少年们举着自己制作的心愿卡,小心翼翼地贴在“浪浪山”心愿墙上,“想交更多的好朋友”“希望学习能进步”……心愿墙上还有新生家长对孩子们的寄语,字里行间满是对新学期的期待。
江门市启明小学开学第一天举办“与英雄对话”活动,同学们将写满对英雄缅怀与励志话语的彩色便签郑重贴于“和平成长树”主题展板上,字字真挚,句句动人,让红色基因在无声中传承。丹灶小学门口一座绚丽的七彩彩虹门熠熠生辉,可爱的“小点点”们手握饱蘸梦想的神奇画笔,为彩虹门添上独一无二的色彩,诠释了该校“让每一个生命丹彩照人”的教育理念。
传承与实践:本土资源赋能开学教育
江门各学校充分利用本土资源,通过校馆联动、实践体验等方式,让开学教育更加生动鲜活,让学生们在参与中感受历史、感悟文化。
紫茶群福学校的同学们踏入校门后,被紫光长廊的五邑侨乡文化成果展吸引——二年级同学制作的开平碉楼模型棱角分明间藏着巧思,三年级展出的新会葵艺、新会鱼灯绽放非遗魅力,四年级的“五邑风景”手工作品将圭峰山、白水带、小鸟天堂等美景生动呈现,这满廊的成果是该校五邑侨乡文化PBL特色课程的硕果,更是同学们用心浇灌的智慧之花。
江海区礼乐街道新民小学的开学礼别具一格,孩子们手中多了一份特殊的“开学礼”——自己暑假精心培育的植物、沉甸甸的果实,或是记录植物生长轨迹的照片。嫩绿的枝叶、饱满的果实,不仅承载着孩子们暑期的耕耘成果,更象征着对新学期“扎根生长、向阳而行”的美好期许。开学典礼结束后,学校还举行“暑假种植博览会”,二至六年级每个年级都布置了专属展区,“小小讲解员”为大家介绍同学们的种植成果和“植物生长观察日记”,展现了劳动教育的成果。
五邑碧桂园中英文学校作为蓬江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推广单位,开学首日为每位学生准备了“本草萌新成长礼包”,里面装着中草药种子,承载着传统文化的印记与对学生们成长的期许。该校拥有占地十几亩的“耕爱园”劳动科普教育基地,校长方之武头戴草帽、撸起裤脚,带领学生们走进校园种植基地开展劳动实践。新学期同学们将在老师的指导下把中草药种子播撒在班级地块,在种植中了解中草药知识,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思政课堂与国防教育:激发学生的报国之志
开学首日,江门各学校书记、校长纷纷走上讲台,为学生们带来精彩的思政第一课,结合抗战胜利80周年,引导学生铭记历史、砥砺前行,同时国防教育也成为开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激发学生的报国之志。
江门市紫茶小学丰雅校区、南校区、天福校区同步举行开学典礼,党委书记谭国池以《英雄闪耀照前路,少年担当启新程》为主题讲授开学第一课。谭国池以抗战胜利80周年为背景,讲述王二小、赵一曼、杨靖宇等英雄事迹,号召学生们传承英雄担当精神。篁湾中心小学以“知识就是力量 学习致敬英雄”为主题开展2025年秋季思政第一课。结合抗战胜利80周年,通过回顾历史、讲英雄故事,引导学生们铭记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范罗冈滨江小学特邀曾服役武警部队22年的退役军人张建华,讲述那段军旅岁月中的感人故事,该校党委书记陈国柱以“时间的眼睛与和平的心跳”为主线,告诫同学们铭记历史,是为了珍视来之不易的和平,从英雄事迹中汲取奋进的力量。里仁小学邀请江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驻江门有关部队举办国防思政教育活动,吕俊成班长为全体师生开展国防教育讲座,并与学生们一同重走模拟红军长征路线,让学生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长征精神。陈白沙小学的开学典礼上,海军中士吕班长分享国防知识与故事,激发学生们的报国志,法治副校长郭桂花结合校园案例讲法律,助学生们树法治观念,该校负责人以抗战胜利80周年为背景讲述先辈事迹,鼓励学生们践行爱国情。
新会圭峰小学校长周文斌以“以史为帆明方向 少年立志向未来”为主题讲好开学第一课;开平市谭宏帙纪念小学开展“传承胜利之光,启航梦想新程”主题开学典礼,校长张慧梨引导同学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基因,号召大家从英雄事迹中汲取力量,立志“强国有我”;五邑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外海中学)校长王江涛带领全体师生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分享校园升级改造成果和中高考优异成绩,寄语师生们把对先烈的敬仰化为奋进的力量,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开学第一天,景贤小学精心策划了系列活动。学生们走进校园便开启了一场红色的探索之旅。学校在墙面上展出了我国历次大阅兵的辉煌历程,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强军之路,感受强大的国防科技力量,激发少年爱国志。该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莫斯汝在思政第一课上向同学们讲述此次活动的重要意义,希望同学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用努力为自己的成长刻下闪亮印记。
从红色主题的开学礼到多元创新的迎新活动,从本土资源的实践体验到深刻的思政与国防教育,江门的开学日活动丰富多彩、亮点纷呈。各学校将爱国情怀、传统文化、实践教育等元素融入开学首日,为学生们开启了充满意义与希望的新学期。在侨乡这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上,新一代少年正汲取历史的力量,怀揣梦想,以昂扬的姿态踏上新的成长征程。
开学特别礼物
一年级新生的“勇气礼物”:一包种子开启成长之旅
开学第一天,五邑碧桂园中英文学校门前格外温馨。校长方之武带领行政干部们早早守候在校门口,为每位学生送上一份特殊的“本草萌新成长礼包”——里面装着各式中草药种子。这份别出心裁的礼物,成为帮助一年级“小豆包”们克服入学焦虑的“勇气礼物”。
设计“勇气徽章”奖励机制
表现优异者能获得种植机会
“每一粒种子都代表着勇气和希望。”方之武表示,“孩子们通过亲手种植,见证生命成长的过程,也是他们适应校园生活的写照。”
为配合这份特殊礼物,学校专门设计了“勇气徽章”奖励机制。新生在校园生活中每完成一个“勇气挑战”——如主动与同学交往、独立完成任务等,就能获得一枚徽章。集齐徽章的同学,将获得在学校种植基地种植中草药的机会。
种植基地实行“班班有地块、块块有研究、人人都探究”的模式。新学期,同学们将在老师的指导下,把收到的中草药种子播撒在班级专属土地上。从播种到收获,孩子们不仅学习了种植技巧,还会了解到中草药的生长习性和药用价值。
“我每天都想看看我的种子发芽了没有,这样的话我就没那么害怕上学了。”一年级新生小宇说。他的母亲欣喜地说:“上学前孩子有点焦虑,但看到这份‘勇气礼物’后,积极性明显提升了。”
宝贵的种植体验
“我要和我的种子一起成长”
小宇积极的变化也被老师们看在眼里,因此,他顺利获得了第一枚徽章,并和同学一起,在校长和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种植基地进行种植体验。
体验过程中,校长蹲下身,亲自示范如何用小铲子松土、挖出一个小坑。“小宇,来,轻轻地把你的紫苏种子放进去,就像把它放进温暖的被窝一样。”校长的话语亲切又有趣。小宇小心翼翼地捏起那几粒比芝麻还小的种子,郑重地将它们送入土中,然后学着校长的样子,用指尖拨弄泥土,轻轻覆盖。
“真棒!”校长立即为他点赞,并递过一个喷壶,“现在,该给它喝点水了,这是它成长的第一杯‘勇气之水’。”小宇双手抱着喷壶,仔细地给刚播下种子的地方浇上水。水珠在阳光下闪烁,渗入泥土,也仿佛渗入了小宇的心里。他忙得鼻尖冒出了细密的汗珠,原先那点紧张和陌生感,早已被新奇和专注所取代。
“我完成啦!”完成所有步骤后,小宇长舒一口气,脸上绽放出大大的、自豪的笑容。
“今天很开心,校长还表扬我了!我想每天都在这里上学。”小宇说,“种子很小,但我用心把它种下去啦!校长说过几天它就会冒出小芽。我每天都要来看它,我要和我的种子一起勇敢成长!”
“希望通过种植活动,新生们不仅能快速适应校园生活,并展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进一步提升文化自信,热爱校园生活。”方之武说。
毕业班的“时间礼物”:“时光胶囊”里满是希望
开学第一天,空气中弥漫着新学期的希望与期待。对于九年级的学生而言,这个开学日尤为特别——这是他们在初中的最后一年,也是中考冲刺阶段的开始。
笔记本里的奋斗目标
紫茶中学九(1)班学生钟洛冉参加完学校的开学典礼后,心情复杂,这与七、八年级时的心境大不相同:“老师们在开学第一天就强调‘你们现在是毕业班的学生了,要努力学习,为学校增光添彩’。”
回校第一天,她带了一本新本子,前几页详细记录了这学期各科的学习计划,还有开学初的心情变化。“语文要积累文章和古诗词,英语要背诵单词。”钟洛冉翻着本子说,“我还记录了最近的心情——激动、紧张,也有点迷茫。”
这份迷茫源于即将到来的中考压力,钟洛冉的目标是考入江门一中,现阶段则希望在每次大考中稳定当前的名次。谈及平时的制订计划习惯,钟洛冉更倾向于制订每日的具体计划,“设定短期小目标,我会更有动力。”她说。
在最后一年的初中时光里,钟洛冉还希望能收获更深厚的友谊和更难忘的回忆。“我今年换了新宿舍,有了新室友,所以希望能和新室友们和谐相处,共同进步。”她说。那本新本子,将记录她接下来一年的目标、心情和美好瞬间,待到毕业后再翻看,作为送给自己的“时间礼物”。
当被问及想对即将冲刺中考的自己说些什么时,钟洛冉引用了一句古语:“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她解释道,“不要太执着于名次,先做好自己,逐步进步。”
“时光胶囊”里的殷切期望
紫茶中学九(6)班的班主任于海燕为学生们准备了一份特别的“时间礼物”。“今天同学们来到教室,每个人的桌上都有一瓶旺旺牛奶,希望他们初三底气十足,精气神旺旺的。”于海燕说。更特别的是,她为全班准备了“时光胶囊”心愿瓶,让大家把未来一年的目标和期许写在纸条上,装入瓶中,待中考后再共同开启。
“孩子们沉稳了许多,我知道这个假期很多同学都在家充实自己,大家都意识到一年后就要中考了,该收心了。”于海燕说。
于海燕带的这届学生是她从七年级开始教的,一路见证着他们的成长。“九年级的孩子们知道中考临近,学习上更有目标、更有规划。”
对于学生们,于海燕寄予厚望:“希望同学们在未来一年全力以赴。不仅仅是看成绩,更重要的是在这一年中培养抗压能力,以及面对和挑战困难的勇气。”
在这个过程中,于海燕表示老师们会一直陪伴着学生们:“我们要见证他们把那些‘想做到’变成‘做到了’,同时学会感恩和担当。”
这些装在心愿瓶里的期望、笔记本上的计划、日记里的心情记录,构成了毕业班学生特殊的“时间礼物”。一年后,当“时光胶囊”再次开启,这些少年将如何回顾自己奋斗的足迹?答案藏在即将展开的每一天里,藏在每一个为梦想拼搏的日夜中。
师生们的“安全礼物”:早部署早行动护航新学期
新学期伊始,当琅琅书声再次回荡校园,江门师生收到了一份特殊的“开学礼”。这不是传统的书本文具,而是一张精心编织的“安全防护网”——从彻底的环境消杀到专业的防蚊培训,从严格的食安检查到多部门的联合整治。这个开学季,江门各学校正以细致入微的方式,守护着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为师生们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
校园“防蚊战”持续打响
面对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这场“大考”,我市各级教育系统利用暑假组织教师积极投入到“防蚊战”中,以期为返校的学生们提供更加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
8月27日上午,市领导率队深入市区多所学校,实地检查校园安全卫生及疫情防控工作情况,重点检查了校园内外环境是否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清理卫生死角和积水,是否对教室、食堂、宿舍、卫生间等重点场所配备充足的防蚊物资,并要求学校与社区加强联动,排查校园周边环境的卫生黑点。
“防蚊灭蚊,从我做起!”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成为蓬江区10万余个励耘学子家庭的生动实践。“蚊子歼灭战”不是教师们的“单打独斗”,而是家校联动的“共同战场”。蓬江区委教育工委立足行业特点,发挥教师和学生、家长之间熟悉亲近的优势,组织738名党员教师利用暑期家访,将防控安全知识送进学生家庭,“励耘先锋”在家访中传递教育温度,在疫情防控中彰显党员担当。在“励耘先锋”的带动下,“励耘学子”化身“家庭防蚊队长”,带领家长一起翻盆倒罐清积水。江华小学、丰泰小学的同学们,还自编防蚊童谣、制作防蚊香囊,用童言童语传播防控知识。系列“小手拉大手”活动,真正实现了“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区”的辐射效应。
开学前,江海区教育局组织召开江海区校园安全工作会议,指导全区学校(幼儿园)切实把校园安全各项举措落到实处,推动全区校园安全工作由“事后处置”向“源头防控”转变,全力以赴保障秋季开学平稳有序。各学校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并通过多种渠道普及防蚊知识,全力降低蚊媒传染病的传播风险。
构建全方位校园安全网
在做好蚊媒防控的同时,其他校园安全工作也在同步推进。
8月26日,市教育局举办江门市中小学食堂厨师长专题培训班,活动旨在进一步加强全市学校食堂规范化管理,强化厨师长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全市超30名学校食堂厨师长到场“取经”。8月28日,市教育局联合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2025年全市秋季学期校园食品安全培训,食品安全专家深入剖析了多起典型校园食品安全案例,从法律法规条文解读、责任体系构建、操作流程规范到风险预警机制建立等多个层面,全面梳理了校园食品安全管理要求。
为进一步优化道路交通组织,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开学前夕,交警部门还优化调整了紫茶丰雅小学周边,以及江沙路、潮连大桥等路段的交通。开学首日,范罗冈滨江小学、江华小学等学校周边,家长义工早早上岗,引导过往车辆有序通行,缓解周边拥堵。
与此同时,我市部分学校还积极加强教职工的应急救护培训。如景贤小学,学校专门邀请专业人士为全体教职工开展安全岗前培训,教师们认真学习心肺复苏、AED使用规范、创伤包扎等急救知识和技能,全面提升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此外,江海区委政法委联合公安、教育、应急、交警等多部门,开展了覆盖校园安保、校车及周边环境的综合大检查,进一步夯实校园安全基础。华东社区党委携手“大党委”成员单位江门市实验小学,共同开启了“开学第一课”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活动现场设置了普法咨询摊位,社区工作人员结合校园安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等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设计了一系列趣味问答题目。
开学第一课
江门市紫茶小学党委书记谭国池:
让百年名校的底蕴 与新时代的活力交相辉映
开学第一课主题:英雄闪耀照前路 少年担当启新程
百年名校,人才辈出。江门市紫茶小学至今已走过120年的光辉历程,为什么它能够成为“中国名校”,因为这里是知识的殿堂,是梦想的起点,更是家国情怀的摇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不仅要播种知识的种子,更要涵养精神的沃土,汲取英雄的力量,担当时代的使命。
开学首日,我围绕“英雄闪耀·精神永存”“国力腾飞·阅兵见证”“少年担当·强国有我”三个篇章,与大家共上一堂开学第一课。王二小、赵一曼、杨靖宇……这些英雄,离我们并不遥远。他们也曾是少年,也曾有梦想,却在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他们的故事,不仅写在课本里,更刻在民族的记忆里。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我们要铭记他们、学习他们,让英雄精神照亮我们前行的路。让我们以英雄为榜样,将他们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我们成长路上的强大动力。
我们身边的榜样——从紫茶小学毕业的邹昊轩同学携笔从戎,飞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孙荣桦同学以优异成绩考入军警院校,用青春守护家国平安。他们用行动诠释了“强国有我”的青春担当,也为我们树立了看得见的榜样。这些榜样的力量,正是激励我们从点滴做起、践行少年担当的生动教材。
我们生长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享受着先辈用生命换来的和平与繁荣,更应懂得“少年强则国强”的道理。让我们从学好每一课开始,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远大志向,涵养家国情怀,脚踏实地,共同努力,让百年名校的底蕴与新时代的活力交相辉映。
江海区礼乐街道新民小学校长伍顺燕:
深化思政铸魂 打造江海德育新名片
开学第一课主题:回望烽火八十载 砥砺成长新征程
开学第一课,从我们城市的抗战记忆说起,从《南京照相馆》的镜头看家国,又从历史回到现实,感恩当下的和平与安宁,从感恩铭记到接续奋斗,再从庞众望的“自强路”,到我们新学期的计划和目标,我们一起锚定了成长坐标,共赴时代之约。
在这里,我更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们的“暑假种植博览会”,在勤耕园前专属展区,翠绿的多肉、饱满的辣椒、金黄的向日葵……展台上摆满了同学们的种植成果,“小小讲解员”热情地讲解介绍,校园里洋溢着朝气蓬勃和欣欣向荣的气息。
暑假期间,我们建设了“智慧童耕园”,拓宽种植劳动基地,打造“劳动+思政”实践平台。今年我校先后获评全国急救教育试点校、首个江门市教育系统国家安全名师工作室,以此为契机,我们着力构建区域“生命·责任·担当”思政特色育人体系,创新思政课建设工作,打造江海德育新名片。
新学年,我们将紧扣“明方向、重质量、育品牌”主线展开工作,聚焦课堂教学、队伍建设与特色发展,持续深化思政课建设,着重依托我校今年7月成为教育部智能研修平台规模化应用领航培育校的优势,加大对智能研修平台的深度应用与全区辐射力度,同时依托高校联盟,推动高校与我校建立更紧密的“项目式”深度合作,通过深化思政铸魂、强化科创赋能、拥抱智能变革等层面,进一步推动我校高质量发展。同时,以思政课为抓手,巧妙地把“思政”元素编织到学生学习生活中,在学生心里种下真善美的种子。
蓬江区荷塘镇篁湾中心小学校长陈俊元:
植根乡土 赓续文脉 培育时代新人
开学第一课主题:龙竹学子扬帆启 强国少年斗志昂
新学期伊始,“开学第一课”意义非凡,也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契机。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这是一段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历史,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我们要让孩子们了解历史、感知英雄,才能让爱国情怀真正扎根。
我们的开学第一课以及整个育人过程,深深植根于荷塘沃土,与我校独具特色的“篁竹文化”和“纱龙文化”密不可分。爱国始于爱家乡,我们要注重挖掘本土资源,讲述篁湾当地的抗战事迹,让同学们感受到英雄并不遥远。新学期,我们将开展“龙少年”和“竹君子”的评选,希望将同学们培养成胸怀家国、勇于担当的人,品行端正、虚心好学的人,团结协作、自信自强的人,继承传统、勇于创新的人。
作为一所刚刚获评“全国文明校园”的乡镇学校,我们倍感光荣,也深知责任重大。在追求高质量发展、打造特色品牌的道路上,我们确实会遇到现实瓶颈,但我们会努力克服。
我们学校不仅是一所特色鲜明的镇街学校,更要成为一所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的“标杆式”学校,成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高地、新时代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摇篮、乡镇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