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之交,蚊媒滋生,一场针对屋顶、天台、平台等住宅共用部位的环境清理整治行动正在我市各物业小区有序推进。
为切实加强物业管理区域的灭蚊防疫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蚊媒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保障群众身体健康与生活环境质量,市委组织部联合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建立“四方联动”机制,在全市范围内打响了一场以物业管理区域为主战场的防蚊灭蚊歼灭战,切实保障群众身体健康,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和人居环境品质。江门日报记者 黎禹君 通讯员 江组轩
建章立制,明确四方具体责任
为系统推进相关工作,我市先后制定并印发了《关于建立物业管理区域灭蚊防疫工作联动机制的通知》《关于切实做好物业小区绿化整治的通知》等文件,构建起组织部门牵头协调、住建部门提供指导、镇(街)及社区居委会属地落实、物业服务企业具体实施的灭蚊防疫联动工作机制。
同时,进一步明确四方责任分工以及灭蚊防疫的具体工作标准和操作规范,加强信息互通与协作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为有序、高效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和灭蚊防疫工作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和坚实保障。
明确重点,摸清物业小区底数
结合全市“钉子村”动态管理名单,江门市将“钉子村”范围内的物业管理区域列为整治重点,持续开展专项清理,规范屋顶、天台等公共空间管理,从源头消除病媒生物孳生环境。
市县两级住建部门迅速联动物业管理协会等相关行业组织,在全市首次划定的99个“钉子村”范围内,精准摸清169个物业小区底数。各物业小区随即在小区公告栏、楼栋单元大堂公告栏张贴《关于依法对小区屋顶、天台、平台等共用部位进行清理的公告》,公告内容同步发至业主微信群,告知全体业主和住户,要求相关当事人限期自行完成清理或认领管理责任。新纳入的“钉子村”物业小区也将被列入下一轮整治计划。
迅速行动,打好重点攻坚战
面对涉疫重点小区环境“历史欠账”多、整治任务重、时间要求紧、自身人手不足等多重压力,市县两级各部门单位迎难而上,打好重点攻坚战。行动开始前,社区及物业工作人员耐心上门沟通,要求业主在限期内自行清理;对逾期未清理的杂物,将视为无主废弃物处置,由物业服务企业统一清理;之后仍未能有效清理的,启动“四方联动”机制处理,组织人员前往物业小区现场督促物业服务企业清理,或协调组织党员突击队上门清理。
整治工作实行“日报制”。截至10月2日,全市已完成第一批169个重点涉疫村(社区)物业小区的环境整治,成功清理一批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显著改善小区环境卫生、增强防疫实效。
例如,蓬江区泮海蓝湾小区部分业主习惯在天台种菜、堆放杂物,形成“空中菜园”,长期孳生蚊虫。启动“四方联动”机制后,经过大半天的集中清理,该小区内楼顶的盆罐与杂物被彻底清除。新会区御郡花园小区也存在楼顶被长期占用的问题,业主不愿自行处理。近日,在新会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协调下,相关人员与物业共同清理,成功解决这一“顽疾”。
加强管理,健全长效工作机制
推动工作落实,既需要引导激励,也离不开严格的监管和必要的约束。
我市住建部门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对于问题较多、整改行动迟缓、措施落实不力的物业服务企业,及时进行警示约谈,截至目前已累计约谈物业服务企业204家;对于经多次提醒、督促仍整改不到位,或因工作失职导致蚊媒密度超标、引发群众强烈反映甚至造成不良后果的企业,已发出273份书面提醒函、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等进行督促整改;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已将15条线索依法移交卫生健康等主管部门进一步处理,对其中11家情节较重的物业服务企业依法依规实施了行政处罚。
同时,专项整治后,物业服务企业将灭蚊防疫工作纳入日常物业服务内容,定期开展环境清理和药物消杀,并做好记录;建立并严格执行“发现问题—现场处置—及时报告”的闭环管理流程,各级住建部门将在日常检查中检查有关工作的落实情况。
防疫工作不容松懈,环境卫生关乎民生。接下来,江门将继续坚守为民服务的初心,保持慎终如始的态度,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四方联动”机制,持续动态开展新纳入重点涉疫村(社区)物业小区蚊虫孳生地清理和天台攻坚,推动灭蚊防疫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努力构建起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物业小区治理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