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焯钦与他的“战马”卡斯坦在训练中。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简家琳
11月12日上午,十五运会马术盛装舞步个人决赛在深圳光明国际马术中心进行,今年47岁的江门籍运动员黄焯钦与合作5年的“战马”卡斯坦完成了一套优雅的盛装舞步动作,为自己第八次全运会征程画上了句号。
黄焯钦是全运会马术赛场上的传奇,共在这个赛场上收获了5枚团体金牌和3枚个人金牌,是全运会马术赛场上的“八冠王”。本届全运会,这名老将再次上场,与队友协力为广东队夺得团体铜牌,个人赛名列第六,续写了“南国马术王子”的传奇。
30多年的坚守
十五运会马术盛装舞步个人赛决赛现场,黄焯钦挑战了全新的自编路线和音乐。“路线是我们外教编的,第一次拿到这个路线时,感觉难度确实比较大。”他坦言,面对这场与国内顶尖骑手的同场竞技,自己想拼一拼。
因为准备时间有限,这套高难度路线他只配合音乐练习过两次。“比赛时失误较多,还有提升空间。我对搭档卡斯坦的表现很满意,对自己的表现不是很满意。”赛后,黄焯钦冷静地对自己决赛的表现作了总结。这份始终如一的冷静,支撑他走过30多年的竞技生涯。
1997年,黄焯钦首次亮相第八届全运会。2001年,第九届全运会在广东广州举办,他在家乡父老面前夺得首枚全运会金牌,“南国马术王子”的称号也从那时开始不胫而走。他也不负众望,从第八届全运会至今,他从未缺席这项国内最高级别赛事,共收获5枚团体金牌、3枚个人金牌。其间,他还多次将全国马术锦标赛团体及个人冠军收入囊中,2023年还在杭州亚运会盛装舞步团体赛中夺得亚军。
与多年前那个“很在乎输赢”的年轻骑手相比,如今的黄焯钦更懂得“享受过程”。他说:“十五运会比赛结束后,我要调整好状态,下一场比赛一定要做更充足的准备。”
终生的事业
马术盛装舞步被称为“马术芭蕾”。黄焯钦认为,这不仅是竞技,更是一种艺术,一种人与马的深度交流。
对于马术运动员而言,与马匹的默契需要时间来培养。“一年365天,我有360天都在马背上度过。”黄焯钦说,“基本上每天重复做同样的事情,已经成为一种习惯。马术是我终生的事业。”
“和搭档马匹相处就像带孩子,”他曾经这样比喻,“你需要了解它的性格,感受它的情绪,引导它而不是强迫它。”与卡斯坦合作5年,他们已经建立起深厚的信任与默契:赛场上,一个细微的动作,一次几乎难以察觉的重心移动,他们彼此都能心领神会。
黄焯钦有着自己的“驭马心经”,秘诀便是一颗小小的方糖。“训练之前我习惯先给它一颗方糖。”他笑着分享,训练前用方糖和苹果、萝卜等“哄一哄”马,是他与伙伴培养感情的独特方式。
黄焯钦平时也会开展一系列体能训练。“马术运动确实有体能要求,但更注重经验。我觉得自己不会输给年轻选手。”面对平均年龄二十几岁的竞争对手,他自信地说。
从1997年首次踏上全运会赛场,到如今47岁仍策马扬鞭,黄焯钦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在马背上诠释着体育精神。
深圳光明国际马术中心的掌声渐渐散去,但黄焯钦与马的故事还在续写。下一站,亚运会资格赛的挑战已在眼前;再远一些,还有第十六届全运会在等待。
黄焯钦还开始思考马术运动的传承问题。目前,他带着数名学生,帮助他们提升马术技艺。谈到角色转型,黄焯钦表示:“现在还没有考虑完全转为教练,其实有不少人是教练兼运动员。”这种“双重身份”,让他能够在继续竞技的同时,也将经验传授给下一代。
沙场依旧,人马未老。黄焯钦已经在酝酿下一场“马术芭蕾”。




粤公网安备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