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学院的学生在实习岗位上交流。
学生们参加恩平市声电行业协会组织的专业课程。
在恩平市电声行业协会大楼的一个场室内,投影屏幕上展示出各种电路图,40名来自贺州学院的学生在认真听课。完成这些课程后,他们将走出由学生时代迈向社会的第一步。根据此前签订的协议,40名学生将分配到恩平市各电声企业实习,成为恩平电声行业的新生力量。学生覃扬楼告诉记者,在恩平受到企业的热烈欢迎,食宿等条件很好,还在熟悉恩平的情况,希望日后在这里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人才是确保城市竞争力的第一要素。近年来,恩平市人社局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人才战略,积极探索异地人才引进的合作模式,建立稳定的人才引进渠道,夯实地方经济创新发展的良好基础。
文/图 吴健争
政校企三方联合办学
文章开头提及的一幕还要从3年前说起。“一开始,我们和省内的高校合作开展人才培训,效果不是特别好。”恩平市帕思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帕思高”)副总经理胡永刚表示,企业需要寻找更加稳定、成熟的人才培训模式。2017年年底,一次偶然机会,胡永刚接触到贺州学院,让学生过来了解帕思高。作为出口导向型企业,帕思高的生产、管理在行业内都首屈一指。当时,10多名学生与企业签约来到恩平。正是这一次人才引进机会,开启了帕思高与贺州学院的人才合作。恩平市人社局深入追踪,了解企业人才需求以及贺州学院的办学情况。2018年4月,恩平市人社局组织15家电声企业到贺州学院开展校招,双方合作迎来“蜜月期”。
2019年6月,在恩平市人社局、恩平市电声行业协会的共同推动下,恩平与广西贺州学院信息与通讯工程学院签订政校企三方联合办学人才培养协议,并确定在贺州学院筹建“恩平市电声班”。10月,首届“贺州学院恩平市电声班”开班,共招收学生38人。电声班课程设置除完成学校专业教学计划任务外,按照“定制化”培养协议要求,还相应增设电声产品类专业课程5至6门。同时,恩平市在贺州学院设立“电声产品体验室”供学生学习研究相应产品。
去年12月,恩平市人民政府与贺州学院签订了人才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校地双方融合了恩平市发展定位、产业资源、政策开放等优势和贺州学院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优势,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建共赢。
恩平出资定向培养人才
“每个学生在恩平实习期间,为了让他们安心求学,政府都提供相应的生活补贴。”恩平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每个学生的学费均由恩平市承担,作为合作的义务,学生毕业后需到恩平就业。
经过3年的合作,恩平市与贺州学院已经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合作机制。此前,经过招聘进入恩平企业工作的学生已经适应本地,留了下来,随着两地不断交流碰撞,人才合作逐渐深入。
课程完毕后,在实习安排方面,企业会充分考虑学生的主观意愿和客观条件,帮助学生开展职业规划。“他们想做什么?他们能做什么?要充分沟通,然后通过考核进入岗位。”恩平市声电行业协会一家企业的负责人表示。
胡永刚表示,随着声电行业逐步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精细化,本科人才的需求并没那么旺盛,反而大专毕业的专业人才是需求的主流。“以恩平声电行业目前的体量来看,我预估本科生的需求量大约是100人以内,而大专的人才缺口更大,三五百人的技工人才是完全可以消化的。”胡永刚分析道。综合行业的需求,恩平市人社局牵头与贺州学院展开办学合作,由恩平市出资,贺州学院培养,建设大专班。2020年,恩平市与贺州学院签订政校企合作协议,声电大专班正式成立,由政府出资、贺州学院培养、企业引入使用的模式雏形初现。大学将设置专业课程,引入师资,两地还将对人才培养的方式进行探讨,确保3年后提供的人才可以发挥最优效能。
“人社部门主动服务,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可以让企业更加专注于创新、生产。”胡永刚说。今年疫情对以出口为主导的帕思高造成较大影响。随着国内外疫情形势好转,帕思高逐步站稳脚跟,出口呈现良好的增长趋势。“人才是竞争的最重要要素,可以为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原动力,而恩平声电行业的政校企合作为企业发展确立了稳定的人才输入渠道”。如今,以贺州学院的成功模式为蓝本,恩平市人社局在机械行业等领域也进行积极的人才探索,为更多行业引进人才。
帮助学生制订职业规划
近日,在帕思高实习的贺州学院谢贵春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表示,目前,已经在企业开始工作,但工作岗位还没有定下来,“现在的任务主要是在产线上面熟悉生产流程,未来的话应该是往研发方向发展。”就在记者采访期间,谢贵春等同学正在生产线上对自己画的电路板元器件进行测试。
贺州学院这批学生来到恩平已经一个多月,进入企业工作已经超过半个月,而与谢贵春一样进入帕思高的同学一共有6名,他们对恩平以及恩平的声电产业情况也逐渐熟悉。“这方面主要得益于企业、地方政府和学校的帮助,特别是企业和政府这边,给我们安排了很多电声行业的专业课。”谢贵春告诉记者。谈及未来的职业规划,谢贵春有自己的想法,企业也帮助学生制订职业规划。他说:“自己的职业规划是这样的,目前还在生产线上熟悉流程,未来应该从事软件和硬件设计方面的工作。”
对贺州学院来说,企业也是检验人才培养的实战场,通过学生、企业的反馈,从各方面修正人才培养的方式,为学校的职业乃至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坐标。
创新发展,人才先行。除了在广西开展招聘,恩平市人社局足迹还遍及周边省市,如组织企业到贵州、江西等地的高校开展招聘活动,为各行业引入良才。多年来,恩平市人社局已经探索出线下招聘、线上招聘、高校合作、异地引进等多条腿走路的人才招聘模式,保证稳定的人才引进渠道,为恩平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