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对于牛江镇冯壹(化名)以及吴冰(化名)两位来自贫困家庭的学子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月份——他们都在今年高考中被省内本科院校录取。在各方的援助下,他们如愿开启了精彩的大学生活。
严厉家教
成就优秀学子
在位于牛江镇牛江圩路边的一间小杂货店门前,一位老人静静地坐着。老人名叫冯瑞南,视力不太好,还有点耳背。老人平时话不多,但谈起他的大孙子冯壹的时候就“来劲儿”了。
冯壹今年高考考了569分,被汕头大学录取。“我心里很欢喜,考大学可不容易!”老人感慨道。据了解,冯壹自小失去父母,由冯瑞南抚养长大。一直以来,冯瑞南都秉持着“管教孩子不严不行”的理念教育冯壹。
冯壹高中就读于恩平一中,由于在学校寄宿,为了方便他与家里联系,冯瑞南为孙子买了一台手机。不料,冯壹因沉迷网络而耽误了学习,冯瑞南一气之下将手机摔在地上。“我对冯壹的管教十分严格。他每一年的家长会我都参加,即使课室在六楼,我也坚持走上去。”老人说。在爷爷的严格管教下,冯壹自初中以来,学习成绩都在学校里名列前茅。
在家中,冯壹还担任着哥哥的角色:除了要帮助爷爷照顾弟弟、妹妹的生活,还要为弟弟、妹妹解答学习上的疑惑。现在,读高中的妹妹还经常向他请教数学问题,冯壹每次都耐心解答。
今年,冯壹终于如愿考上大学,成为家人的骄傲。
不过,冯瑞南开杂货店的收入只能维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开销。拿到录取通知后,在高兴之余,冯壹也担心上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问题。牛江镇政府想方设法为他减轻负担,除每月向他发放孤儿津贴外,还为他牵线搭桥,发动更多爱心力量帮助这位寒门学子。今年中秋节,恩平市泰北特新材料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到冯壹家中慰问,向他送上3000元的资助金。除此以外,根据国家现行政策,冯壹大学期间的学杂费也得到了减免。
现在的冯壹已经逐渐适应了大学生活。冯壹说,他与室友相处融洽,最近还打算加入学校的英语社团。
“直到考上大学,我才明白爷爷的良苦用心,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现在,我已经能照顾好自己,以后也会照顾好弟弟和妹妹。”冯壹说。
政企合力
圆女孩大学梦
“477分。”面对自己的高考分数,吴冰稍显失落。“其实,按照孩子平常的表现,本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可惜高考前夕她旧病复发,影响了发挥。”吴冰的妈妈谢徐秋惋惜地说。
谢徐秋在牛江镇岭南圩经营着一间理发店,有时还接点裁缝的活计。过去,理发店的生意尚可,但近两年,店里的客人不断流失,如今只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吴冰今年参加高考,尽管成绩不尽如人意,但能顺利考上大学,对她和妈妈来说也是一件幸事。
“妈妈,我想当一名人民教师,给特殊孩子带去知识。”填写志愿时,吴冰一眼就看中了与特殊教育有关的专业。谢徐秋表示,吴冰的爸爸生前右手残疾,照顾爸爸的经验让吴冰认为自己有耐心照顾有特殊需求的学生。于是,吴冰的前三个高考志愿都填报了师范类专业。但最后,吴冰没能考上理想的专业,而是被韶关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录取。
没能考到理想的分数、没能就读理想的专业,都没有浇灭吴冰对学习的兴趣。“女儿三四岁时,有一次不小心在公园里走丢了,我最后在一所幼儿园找到了她。看到我后,她没有着急跟我回家,而是告诉我‘妈妈你回去吧,我想在这里读书’。”谢徐秋回忆说,学习的种子早在女儿的心里生根发芽。吴冰也告诉记者,她打算完成本科学业后考研,继续深造。
一直以来,牛江镇政府都积极帮扶谢徐秋一家。借助恩平市政府在牛江镇梨园村委会建设的马铃薯示范基地和牛江镇积极打造的精准扶贫产业基地,包括谢徐秋一家在内的牛江镇2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接受了技能培训和就业帮扶。2019年,谢徐秋一家领到低保金6000元、助学资金5500元,加上扶贫基地的分红,一家人当年领到了20300元。此外,当地企业也因吴冰在校出色的表现,资助其高中三年的学费。今年中秋节,恩平市泰北特新材料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谢徐秋一家送上3000元的资助金。
如今,吴冰已开启精彩的大学生活。她总是迫不及待地跟母亲分享自己在大学里的所见所闻:“大学里,空调、洗衣机等生活设备一应俱全,食堂里的饭菜也很丰富。”谢徐秋在闲暇时候也会拿起女儿读过的《学会感恩》一书看一看。相信在政企合力的帮扶模式下,谢徐秋一家将早日迈向小康之路。
文/图 周晓营 黄晓敏